第一辑 海浪观测和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rec=91&run=13

  中国进行系统的海浪观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山东是系统地开展海浪工
作最早的省份。50年代初,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国防的需要,利用台风浪
产生的涌浪,推算台风位置及其移动,作为台风预报的一种辅助手段。中国科学院
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青岛东郊小麦岛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浪观
测站。1954年8月,该站进行气象和海浪观测。与此同时,又在浙江省舟山群岛最
尖端--朱家尖设立了海浪观测站,进行辅助观测,试图通过该站与小麦岛站的海浪
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了解台风的移动和海浪在东海、黄海的传播与变化。1956年,
国际气象资料公开了,特别是测风雷达的应用,可准确地了解台风的位置及移动,
因而小麦岛海浪站观测工作转向资料积累。50年代中期,上述两个单位在小麦岛东
南方21海里的朝连岛、青岛市的团岛都曾进行过短期的海浪观测。
  小麦岛、朱家尖海浪观测站除进行海浪观测外,还绘制了小麦岛近海和朱家尖
近海不同潮位、不同波向、不同波长的波浪折射图,对于从远处海浪传入这两个海
区时,波高的变化作了分析。
  海浪观测与分析仪器的研制也是小麦岛站的一项主要工作。研制的仪器有热电
堆式海浪自记仪、继电器式测波杆和波谱分析仪。
  1958年全国开展海洋普查,大量的舰船参加海上调查并进行海浪目测。
  1959年,中央气象局在山东省境内建立的海洋水文观测台(站)有10余处。1964
年国家海洋局成立,调整了原来的海洋水文台(站),在山东省境内设立7个海洋站(
小麦岛站是其中之一),常年进行海滨水文观测。海浪观测是这些台站的一个主要
观测项目。
  1965年春,国家科委海洋组决定,由山东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青岛气象台等单位,组成海浪
预报方法研究组。该组对海浪预报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包括风场的选定、预报方
法的研究、风浪和涌浪的迭加、海浪预报图的编制发送和预报的检验等,撰写了一
些研究报告,并每日向海运和渔业部门发送黄海、渤海海浪预报图。这些研究成果,
为以后的海浪预报打下了基础。其中海浪计算方法为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所采
用。除了海浪观测、海浪预报工作外,在海浪要素分布、海浪生成、海浪计算方法
和海浪谱结构、海浪测量及分析仪器以及和海浪与海港工程、海上石油平台、船舶
设计等方面,山东的海浪工作者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许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