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垂直分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rec=56&run=13

  (一)冬季
  冬季盐度垂直分布除黄河口、龙口与烟台近岸一带,表、底层有0.43~0.83的
差异外,其余海区盐度分布呈垂直均匀一致状态。
  从断面分布看,在山东南部近海(35°30′N,123°E以东),33等盐线于35米
附近呈闭合状态而不再向上发展。这一现象反映,该海区深底层终年盘踞着南黄海
高盐水团,而且这一高盐水自下层楔入该海区并不直达海面,直达海面的则是盐度
约32的黄海混合水。混合水冬季可由海区东南向西北延伸至渤海海峡附近海面。
  (二)夏季
  夏季盐度垂直分布的最大特点是,分层现象显著,各海区普遍出现盐度跃层。
  8月,在北部Ⅰ海区沿岸浅水区内,虽盐度梯度较大,却未形成强跃层。但在
深度较大的渤海中部海域,来自黄河口和莱州湾的低盐水,向下扩散到5~10米并
与下层高盐水叠加,形成强度大于0.5/米的盐跃层。北部Ⅱ海区,夏季盐度垂直分
布层化现象明显。近岸10米以上水层,几乎为盐度小于31的低盐水所占据;远岸区
20米以上水层,为盐度约31~32的混合水所覆盖;25米以下深层,则被盐度大于32
的高盐水所控制,表现出夏季北黄海深层盐度结构比较稳定的特性。
  南部海区,青岛沿岸一带盐度垂直分布较均匀,没有明显的跃层现象。但海州
湾内,表层至5米已有强度大于0.2/米的弱盐跃层形成。在近海深水区,盐度垂直
梯度比较大,分层现象较显著。15米以上水层基本上为盐度31~31.5的低盐水所披
覆;30米以下深层,为盐度大于33的高盐水所盘踞。15~30米之间,等盐线分布较
密集,两种不同性质的海水在此相遇,而产生强度约0.2/米左右的盐跃层。
  春秋两季为过度性季节。盐度分布介于冬、夏季之间,具有过渡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