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物资源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rec=315&run=13

自30年代中期开始,曾呈奎等人在近50年的时间里,调查了南自东沙、西沙群
岛,北至旅大、秦皇岛等地海区的底栖海藻,系统地研究了北太平洋西部海藻区系
和中国沿海海藻区系,对海藻光合作用与色素吸收以及海藻不同门类的进化等进行
了研究。在系统调查和精心探索的基础上,基本搞清了中国海域底栖藻类的种类、
分布和区系特点,发现了109个新种、4个新属和1个新科,阐明了藻类进化的途径,
提出了藻类系统发育的新论点和新的分类系统,编著《中国经济海藻志》(1962年,
科学出版社)等书,发表了150多篇分类区系的研究论文。其中,“紫菜生活史的研
究”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还结合海带增养殖生产研究,解决了海
带栽培中的几个技术关键。1959年朱树屏等提出水产生产农牧化的试验设想,并进
行了长江以南的东海沿岸移栽海带的实验。
吴超元等研究的“代谢产物在海带叶片中的运转和海带养殖切梢增产法”,获
1981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自60年代中期以来,方宗熙等在海藻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1964年,方
宗熙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选育出“海青一号”、“海青二号”、“海青三号”、
“海青四号”和其他海带自交系品种。1973年,他与同事们进行了海带单倍体遗传
育种研究,首次发现海带的雌性生活史。利用海带单倍体材料培育出新品种“单海
一号”,1983年通过了新品种技术鉴定。1985年又培育成功“单杂十号”海带杂交
优势种,为海带育种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其
中方宗熙关于“海带单倍体的应用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蒋本禹等
“海杂一号”海带新品种的培育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
等奖。
据普查,山东沿海可供养殖的藻类主要有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江篱、
巨藻等,许多单细胞藻的培养,已成为对虾、扇贝、海参等经济海产动物幼体饵料
的重要来源。
吴宝铃于1957 年开始对多毛类环节动物进行系统的研究。 在中国近海已发现
900种多毛类,发现了10个新属和30多个新种, 并订正了外国学者在分类上的一些
错误。1949年之后,在张玺的组织和参加下,开展了全国各海区的贝类调查,搜集
了大量的比较完整的标本与资料,选择与国民经济有密切关系的种群进行分布区系、
形态和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于可供食用的科属(如贻贝科、牡蛎科、帘蛤科、 竹蛏
科、骨螺科、头足类)和许多有害科属(如船蛆科、海笋科等) 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
究,基本上掌握了这些类群的利用及生物学特征。
198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把美国的海湾扇贝引进山东,经人工控温蓄
养,于1983年室内人工育苗获得成功,现已推广养殖。
据普查,到1985年,山东省可供养殖的贝类主要有:扇贝、贻贝、牡蛎、缢蛏、
文蛤、泥蚶、鲍等。
对甲壳动物,1929~1949年,沈嘉瑞主要进行中国海蟹类的分类,基本上弄清
了山东半岛沿岸带蟹类的种类组成。1950年以后,注重于甲壳类分类学与生产实践
相联系。在进行海洋寄生性和自由生活性桡足类研究时,着重研究种类组成、生态
分布与氯度的关系,为海况的综合研究及渔场探测,提供了基本资料。
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等对中国海洋虾类、口足类、糠虾
类、蔓足类等的分类、生活史、区系及地理分布,作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上
弄清了中国甲壳类主要种类组成及分布情况,并且发现了一些新属、新种,澄清了
分类学上的一些疑难种类。
1950年以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凤瀛、吴宝铃对中国近海棘皮动物作了
较深入调查,对食用海参,特别是刺参的生活史及增养殖进行了研究,基本弄清了
中国棘皮动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澄清了海盘车等分类上的混乱,并发现了一些
新属新种。
1931年,朱元鼎著的《中国鱼类索引》中记述黄、渤海鱼类116种, 伍献文、
王以康报告烟台4种新鱼;1932年,刘发煊报告华北软骨鱼31种, 伍献文在《中国
比目鱼志》内记述黄、渤海的比目鱼19种,方炳文和王以康著《山东鲨鱼志》记述
29种;1933年,伍献文、王以康的《中国狮子鱼》一文记载山东狮子鱼5种, 王以
康发表的《山东沿海硬骨鱼类之调查(一)》一文记载74种,顾光中著《烟台鱼类志》
中报告食用鱼类54种;1934年,方炳文在《中国银鱼科之研究》一文中记述华北有
4种;1935年,王以康上述论文之(二)记述50种,同年, 王以康与王成共同发表的
上述论文之(三)内记述65种。
建国后,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山东
沿海及全国海洋鱼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张孝威、徐恭昭等关于“烟台鲐鱼场调
查”,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罗秉征等对带鱼的发育、生长习性进
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关于“带鱼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获1981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
技成果二等奖。
80年代以来,围绕着渔业资源特别是对虾的捕捞和人工养殖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生长环境条件、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开展专题试验研究,取得一批水平较高、效
益较大的研究成果。其中高兰生等完成的《全国沿海渔港图集》,获1981年国家水
产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乔镇南等研究的“长天井对虾拖网”,获1981年国家水产
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曹登宫等关于“对虾大规模人工育苗的研究”,获1981年中
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金文灿等完成的“中型水面对虾高产养殖”, 获
1983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邓景耀等关于“对虾渔业资源的开发、预报及
合理利用的研究”,获1984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林庆礼等关于“浅海地
震勘探对水产资源的影响”,获1984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赵法箴、王克
行等研究成功的“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文兴、
孙修勤等关于“对虾微生物病害和防除研究”,获1985年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一等
奖。
本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具有驱虫作用的海藻调
查。70年代,先后发表了《海洋药物资源汇编》、《中国药用海洋生物》等专著。
1980~1985年,海洋生物药品的研制取得较大突破,其中吴宝玲与联邦德国合
作研制成功合成多毛类内激素(信息素)等,并编纂出版《中国近海沙蚕的研究》,
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山东省海洋药物研究所研制的河豚素已出口
日本。山东海洋学院管华诗的藻酸双酯钠(PSS),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病的良药, 荣
获南斯南夫第15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田学琳等研制的PS型硫酸钠制剂,超过日本的
同类产品。以褐藻胶为原料的排铅药物和降血脂药物研究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海
洋生物材料方面,娄宝成、林华英等的人工皮肤是烧伤治疗史上第一张全生物的敷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