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海洋钻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rec=312&run=13

以科研为目的的海洋钻探于1980年在渤海进行。1980~1984年,在海上打浅钻
452孔,其中1980年10月在渤海中部水深27米处打了一口编号为BC-1孔的钻井, 实
际钻进240.5米,取芯156.85米。1983~1984年, 地质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在三山岛
附近打了编号为ZK4、ZK5、ZK6的三个孔,并见到了砂金颗粒。
1985年山东海洋学院河口海岸带研究所在黄河口拦门沙、烂泥塘、清水沟等处,用
冲击钻与回旋钻相结合钻孔6个,总进尺42.28米。石臼港用于码头勘探、胶州湾为
查清底质和基岩埋深,打探井20多孔。秦蕴珊等“渤海勘探工程地质的调查研究”,
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0~198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对渤海的BC-1孔的岩芯进行粒度、古
地磁测量、碳14测年、有孔虫、介形类、海陆相软体动物群和孢粉等项分析工作。
根据生物化石的分析,全套地层代表20万年以来的产物,共包括七期海相地层和界
于其间的陆相层。该孔岩芯的研究对了解渤海自中更新世以来的演化过程、恢复渤
海的古地理变化、海侵海退过程、海面变动和岸线变迁等,均有重要意义。该所秦
蕴珊等根据他们对渤海的调查和地矿部、石油部的地球物理测量资料撰写的《渤海
地质》,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杨光复等1980年研制的“光电
法泥沙颗粒分析及光电颗粒分析仪”,获1981年水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张君元等
1983~1984年研制的“CH-1型重力活塞取样管”,获1984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
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