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洋地质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rec=295&run=13

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海洋地质工作者利用近海海洋调查所获的水深和底质资
料,开展了山东近海地貌、沉积物组成和分布的研究,所得成果直接用于生产。
1958~1960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结束后,于1964年出版了《海洋地貌、地质图
集》、《调查资料集》及《海洋地质调查报告》,其中有山东近海地质、地貌资料。
1960~1965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在渤海进行石油普查时,对该海域进行了
水深、沉积物、重力、航空磁力和地震等项测量。这些调查研究对深入了解山东沿
海渤海地貌、地质的基本特征以及基底构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1961~1964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渤海进行过502个点的地质观测, 测
量了海底地形,获取280个底质样品。
1968~1974年,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对黄海进行寻找石油的海上地球物
理调查时,也对123°E以西的区域进行了水深及沉积物调查。经过多年分析研究,
于1983年出版了《南黄海西部海底地貌沉积物图集》。
1975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完成渤海海峡1:10万比例尺的海底地形、
海底浅地层、底质和磁力调查。
1976~1977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黄海2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了
1/100万沉积物调查,获取684个站的表层样和94个站的柱状样,并在黄海发现了泥
炭层、土壤层等。对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和研究后,编绘出分别为1/100万、1/250万
和1/350万的一套图件。圈定了各种底质类型的分布范围,论述了7万年来黄海的海
面变化、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演变,并初步建立起黄海7万年来的沉积模式。 此项调
查结果,于1978年出版了《黄海沉积调查报告》和以1/100万的底质图(124°E以西)
为主的附图一册。此后,于1979~1980年又对黄海作了补充取样,最长柱样达6米。
以上主要研究成果由刘敏厚编纂成专著《黄海第四纪沉积》。
1977年,国家地质总局第三海洋地质大队对北黄海岛屿进行了地质调查,填制
了1:20万岛屿地质图,测定岛屿岩石磁化率和密度,调查了岛屿矿产。1978 年出
版了《北黄海岛屿地质调查报告》。
1981~1982年,山东海洋学院进行了黄海调查,断面包括山东沿海,发现了钙
质结核(前人误认为砾石)、铁质结核、高镁方解石结核及黄海海绿石等。
1985年对渤海湾及黄河口进行了沉积动力学调查。该研究对正确认识黄河口的
沉积作用,评价该区海底稳定性和灾害地质环境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