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鲈形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rec=253&run=13

(一)小黄鱼(图5-3-1-9)
俗称黄花鱼。体长圆形,稍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倍,头较大。 上下颌几
等长。颏部无触须,有3对细孔。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 两颌均
无犬牙。犁骨与腭骨均无牙。头部及体前部被圆鳞,体后部被栉鳞,鳞较大,侧线
完全。侧线上鳞5~6个,背鳍鳍条及臀鳍鳍膜的2/3以上均被小圆鳞, 背鳍连续,
具10~11鳍棘,31~36鳍条。臀鳍具2鳍棘,9~10鳍条。胸鳍尖长,较腹鳍略长。
尾鳍呈楔形。脊椎骨29个。鳔侧具26~32对侧枝。前小分枝细长,后小分枝短小。
为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是仅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地方性种,向南不越
过台湾海峡。曾为中国四大捕捞对象之一。1952~1958年产量波动于6.2万~15. 6
万吨之间,主要产于黄海,东海和渤海次之。1960年后由于各种原因,资源严重破
坏,年产量常不足1万吨。

图5-3-1-9小黄鱼
(二)真鲷(图5-3-1-10)
属鲷科真鲷属,俗名加吉鱼。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大,前端稍尖。眼中等大,
上侧位。口较小,上下颌约等长。头部及体上均被弱栉鳞。为暖温带近海底层鱼类,
喜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沙砾及沙泥底质的海域,山东沿海南部连青石渔场和莱州湾曾
是真鲷著名渔场。为中国北部沿海名贵食用经济鱼类。

图5-3-1-10真鲷
(三)带鱼(图5-3-1-11)
属带鱼科,带鱼属,俗名刀鱼。体延长,侧扁,呈带状,向尾部渐细。末端呈
鞭状。头尖长,侧扁。眼中等大,眼间隔平坦。口大,下颌突出,上颌为眶前骨所
遮盖,上下颌牙强大,侧扁,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显著
下弯。鳞退化。背鳍很长,臀鳍常由分离短棘组成,有时消失,或退化为一对鳞片
状突起。尾鳍消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各海区,以舟山渔场为
主要产地,山东沿海近年来产量已很少,但带鱼在全国的产量却逐年增长,1985年
超过50万吨,在各种鱼类捕获量中居第一位。

图5-3-1-11带鱼
(四)蓝点马鲛(图5-3-1-12)
俗名鲅鱼。体稍延长,略侧扁,头尖长。口大,牙强大,尖锐,排列疏松,舌
面无牙。体被细鳞,以胸鳞基上方鳞较大;腹部无鳞。侧线完全,呈不规则波浪状,
无分枝。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具19~20鳍棘,第二背鳍具15~16鳍条。 背
鳍后具8~9个分离小鳍。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后方具8~9个分离小鳍。胸鳍短,
宽镰形,腹鳍胸位。尾鳍叉形。为暖温性中上层鱼类,游泳敏捷,常集群远距离洄
游,广泛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渤海。每年春季产卵季节和秋季索饵期为捕捞旺汛,
春汛产量占全年的70%左右,近年来山东年捕捞量在3~4万吨左右,是目前山东沿
海主要捕捞对象之一。

图5-3-1-12蓝点马鲛
(五)银鲳(图5-3-1-13)
俗名昌鱼、镜鱼。体近菱形,很侧扁。头较小,吻短而圆钝。眼较小,口小。
吻及上颌突出。上下颌各具细牙1行,牙三峰,排列紧密。犁骨、 腭骨及舌上均无
牙,食道侧囊1个,长椭圆形,鳃孔小,体被细小圆鳞,极易脱落。侧线完全, 上
侧位,背鳍1个,鳍棘短,小戟状,幼鱼时明显,成鱼时埋于皮下, 背鳍和臀鳍的
前方鳍条延长,但达不到尾鳍。尾鳍深叉状,脊椎骨39~42个,5~6月产卵。山东
南部沿海海阳与乳山县沿海为产卵主要水域。银鲳肉质鲜美,骨刺少,深为群众所
喜爱,视为上等海产鱼。

图5-3-1-13银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