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rec=1&run=13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3121公里,居全国沿海各省的第三位。了解山东
省的海洋环境,追踪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足迹,对于开发利用海洋,建设“海上山
东”,有重大意义。
  20世纪初,山东开始对海洋进行科学观测和调查。青岛观象台于1911年把潮汐
观测列为主要业务之一;1922年开展山东若干近岸海域调查;1928年设立海洋科,
编算青岛港潮汐表。1930年创办《海洋半年刊》。同年蔡元培等人在青岛发起筹建
水族馆,于1932年建成开馆。1935年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组织进行渤海和山东
沿海的海洋物理、化学要素和海洋生物调查,于1937年2月出版了专题考察报告。
1935~1936年,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开展了胶州湾海洋动物系统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的海洋调查在规模、人力组织、观测手段及范围
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从1957年第一艘调查船“金星号”算起,到1985年共有调查
船19艘,其中最大的“向阳红09”号排水量为4335吨。配备的仪器仪表不断完善。
从山东省首次研制的“颠倒温度计”与“标准海水”用于1958年全国第一次海洋综
合调查开始,60年代共研制出了温、盐、深自记仪等46种常用海洋调查仪器,70年
代又研制并配备了较先进的走航温盐深自记仪、走航测流仪等。其中青岛仪器仪表
研究所研制的“HFB-1”型水文气象浮标,是全国第一台大型海洋环境资料浮标。
海洋观测和监测手段也日趋现代化。激光水下散射仪和氦-氖激光衰减仪用于黄海、
渤海水下激光基本参数的测量和传输特性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
  1957~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进行了渤海和北黄海西部海洋综合调
查,并与黄海水产所、山东大学海洋系等单位协作,完成了多次同步观测。1958~
1960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期间,对渤、黄海山东沿岸进行综合调查。1959年,地质
部第五物探大队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协作,对渤海海区进行以寻找石油资源为
目标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同年,地质部航空测量大队对山东沿海首次进行海上航
空磁力测量。
  1981~1987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有5000余人参加的山东省海岸带和滩涂资
源综合调查,首次取得了全省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系统完整的综合资料。调查工作历
时8年,实际调查海域面积2.9万平方公里,进行了海洋地质地貌、海洋水文、海洋
化学、海洋生物等专业调查,共完成各类定点观测取样2万多站次,其中仅渔业试
捕一项,获取鱼类及海洋无脊椎动物样品352万多个;滩涂林业植被调查共采集植
物标本7265种,提供了海洋生物和海洋陆生植物全部名录,分别为1200多种和1331
种。首次取得了全省海岸带与滩涂资源系统的完整的综合资料,基本上掌握了调查
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变化情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和利用情况,
沿海各县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情况,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山东海岸带和滩
涂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9世纪中叶,英、美、德、日等国的一些地理、地质学家为其本国的利益相继
来到中国沿海地区,开始对中国海岸、河口湾及大河三角洲进行地貌、地质学研究。
1898~1911年,先后发表了有关这些海岸的海洋地质学论文数篇。20世纪初期以来,
一些外国学者继续开展山东半岛及其邻海水域的调查研究,并发表了《中国之研究》
(Willis,B,1907)、《胶州湾》(福地信世,1914)、《芝罘附近的地形和地质》(
田中馆秀,1922)等论文。
  1911年白月恒在《地学杂志》上发表的《渤海的过去和未来》,开创了中国学
者对山东及其邻区海洋地质学研究的历史。1911年,俞肇康撰写的《渤海地域之研
究》一文,是国内最早运用地壳变动的观点讨论“渤海之现况与未来变化之趋势”
的论文。涉及山东海岸及浅海地质特征的论文还有:《蓬莱县地理沿革及地文之概
况》(邹树春,1918),《历代治黄史》(林修竹,1926),《山东海岸变化之初步观
察及青岛火成岩之研究》(叶良辅,1930),《山东省胶东各县地质概要》(王绍文,
1934),《中国岸线升降问题》(李庆远,1935),《造礁珊瑚与中国沿海珊瑚礁的
成长率》(马廷英,1936)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洋地质学的先驱马廷英发表了
《亚洲最近时期气候的变迁与第四纪后期冰川的原因及海底地形问题》等一系列论
文。上述论著对山东海岸及沿岸浅海地质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山东海洋地质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的海洋地质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研究机构相继增
加,设备、条件不断完善,取得很大进展。
  20世纪50年代初,山东海洋工作者利用烟台、威海和黄河口附近的调查资料,
开始对其海洋物理要素的分布、变化进行描述性的研究。1957年调查研究范围扩展
到山东大部分沿海水域。1960年前后,赫崇本、毛汉礼等人对海水温度、盐度、密
度分布及其跃层现象作出分析,并对黄海冷水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开展初步研究。
1964年在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中,绘制出山东近海海洋水文要素的分布、变化图,
沿岸流系和外海流系模式图及其有关说明。1976~1985年进一步研究山东近海沿岸
水系及各个海湾的流系。
  1953年,在青岛小麦岛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海浪观测站,1960年前后,石臼所、
千里岩、石岛、成山角、龙口等波浪站也相继建立。在观测海浪的同时,还开展了
海浪预报和理论探讨。文圣常于1960年提出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理论,1962年出版
《海浪原理》专著。
  山东沿岸潮汐现象显著。50年代中期和1959年分别提出11个分潮和60个分潮的
分析和预报方法,此后推广到全国。1958~1960年提出准调和分潮分析方法,后被
编入海洋调查规范。
  20世纪60年代初,山东开始进行水温预报方法的试验。后来组建海洋水温预报
研究协作组,将多元统计学中的方法(回归分析、经验正交分析、判断分析等)应用
于水温预报。经过多次改进,提出阶段回归和优选因子场的预报作为水温预报的主
要方法。
  1928年青岛观象台测定了青岛沿岸海水的盐度,1935年分析了胶州湾和山东北
部沿海海水盐度、pH值和硅酸盐,1950年山东大学研究了胶州湾海水中营养盐的含
量,并逐月观测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氧、pH值、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年变化。1955~
1957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进行了上述几种基本海水化学要素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
并制定《全国海水化学调查规范》。1958年举办了“全国海水化学调查研究培训班”
,首次为国内34个单位培养100余名海洋化学专业调研人员。他们在1958~1960年
参加了中国四大海区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中国近海积累了上述几种海水化学要
素的基础资料,并编写出相应的调研报告。1955年,试制副标准海水;1957年国家
正式确定由山东大学研制的“中国标准海水”作为全国盐度监测标准,满足了国家
海洋调查及生产上的需要。1962~1965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先后开展了胶州湾海
水中氮和铁的地球化学研究。70年代以来,山东海洋化学工作者逐步建立起自己的
研究体系。
  山东沿海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海洋生物主要是温水性和广温性的暖水性种类。黄
海40~50米等深线以外的深水区,主要是暖温带和温带种的栖息场所。在山东半岛
的南北两岸水域,尽管都以温水性种为主,但区系组成略有差异,有些暖水种仅分
布于山东南部水域。
  山东近代海洋生物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31~1933年,出现了一批记载
渤、黄海鱼类的研究成果。1934年,童第周对海鞘卵子的分裂球进行了多种配合研
究。1935~1937年,他又开始研究文昌鱼卵子发育规律。从50年代起,继续研究在
生物进化中占重要位置的脊索动物文昌鱼。1952年,以文昌鱼为材料,在实验室里
获得人工授精卵子。人工授精的成功,改变了Hatschek和Conklin等人认为文昌鱼
不能用人工方法授精的结论,并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文昌鱼卵子的发育。
  1933~1942年,曾呈奎发表中国海藻分类研究论文多篇。1962年他主编《中国
经济海藻志》,并不断努力开拓中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初,设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建立生物系,开始讲授海洋生物学课程。
当时的青岛已成为国内研究海洋生物学的一个中心。
  建国后,山东的海洋科学技术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
理、基础较为厚实的科研和教学队伍。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青岛
成立了以童第周为主任的海洋生物研究室,后经扩建逐步成为现代化、综合性的中
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设立海洋系。1959
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这是国内唯一的一所培养海洋科技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在青
岛的国家海洋研究机构还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
海洋研究所和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到1985年,全省共有20多个海洋研究、教
学单位,职工4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300多名,占全国该系
统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一半以上。30多年来,山东的海洋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成果,
广大科技人员立志把海洋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为开发利用海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