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齐勇、快速、灵活用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6&rec=53&run=13

  齐勇、快速、灵活用兵是戚继光重要的战术思想。

  一、齐勇
  所谓“齐勇”,就是“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
,因为在战场上“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纪效
新书》(十八卷本)卷首《纪效或问》。)。
  怎样才能做到“齐勇”呢?戚继光认为:“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故万人一
心,形名之效。”(《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二《紧要操敌号令简明条款》。)这
里所谓“形”指的是旌旗,所谓“名”指的是金鼓,全句的意思是说,要使在战斗
中指挥人数多的队伍如同指挥人数少的队伍一样容易,需要旌旗、金鼓的联络,才
能做到步调统一、齐进齐退、万众一心。
  旌旗、金鼓,犹如全军的灵魂。戚继光要求士兵,耳只听金鼓,眼只看旌旗(
夜看灯火),不许听信口传的言语,不准擅自行动。如果旗帜、金鼓不动,就是主
将口说要如何也不许依从;如擂鼓该进,就是前面有水有火,也要往水里火里跳;
如鸣金该退,就是前面有金山银山,也要依令退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大家共作
一只眼,共作一只耳,共作一颗心。为此,戚继光规定了各种旌旗、金鼓所代表的
意思和使用的方法。凡是违反统一号令、破坏“齐勇”精神的,都要受到严厉的惩
处。
  过去临阵,士兵们往往争割倭寇首级或争拾倭寇遗弃的金帛器械,严重影响了
“齐勇”的精神。针对这一情况,戚继光作了统一的规定:今后“长兵”决不许带
解首刀,只管当先杀敌,不许立定顾恋贼级;杀倒之贼,由各队“短兵”砍首,每
一颗贼级只许一人提到阵后;待杀完收兵,有令催验,方许离阵赴验。谁有功,谁
无功,俱听当先队长对众从公报审。打胜仗后如有缴获,每队只留队中一人收拾看
守,其他各兵照常奋勇前进。所获战利品,待贼平后公平分配。若不遵守,军法重
处。在严格的军纪基础之上,戚家军做到了“齐勇”的要求。

  二、快速
  所谓“快速”,就是指行军快速,作战快速。
  当时戚家军防守的地区相当辽阔。倭寇随时随地都会登陆。而戚家军人数有限,
为了救援各地,为了夺取主动,戚继光不得不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调动部队,
以绝对优势兵力,迅速歼灭尚未集结的敌人。所以,戚继光认为:“军中之机宜贵
速”(《明经世文编》卷三四六《经略广东条陈戡定机宜疏》。),只有快速,才能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斯伐谋之上策”(《戚少保年谱耆编》卷八。)。
  要想做到行军快速,必须有严密的组织、统一的号令、严格的军纪、旺盛的士
气。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倏进倏退,忽东忽西,来如电掣,去如狂飚,使敌人迷
离恍惚,难以捉摸。
  要想做到作战快速,必须掌握敌人的情况,了解地理情况,熟悉部下情况。只
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速战速决,全歼敌人。
  戚家军具备士卒训练有素、主将知己知彼的条件,因此在对倭作战时行动迅速,
每战必捷。在戚家军御倭的战史中,有很多这样生动的事例。嘉靖四十年(1561年)
四月的花街之战,戚家军从宁海西南的梁王经过日夜奔驰赶到台州,发现敌人后快
速列阵,快速进击,迅速解决战斗。如果不是戚家军这样“飙发电举”(《谭襄敏
公奏议》卷二。)的快速,兵力空虚、城池倾圯的台州府城是难以保住的。纵观这
次战斗,戚家军快速行军、抓住战机速战速决,是取胜的关键,正体现了戚继光“
快速”的军事思想。

  三、灵活
  所谓“灵活”,就是在战争中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及其他客观条件,灵活
地使用兵力。
  戚继光一向以号令严明著称。平时军中一切行止动静,没有命令谁也不得自由
行动。但是遇到紧急情况,不分昼夜,戚继光均允许各官兵不必等候常令,或各自
扎营,或遇敌即战,把总、哨官皆可自主,无须取禀中军号令。对此,戚继光解释
说:“缓急之变,贼势叵测,苟或遇出于此格之外,偶有警急,岂能候中军号令?”
(《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八《操练营阵旗鼓篇》。)兵情变化,瞬息多端,万一
不能因时制宜,势必将陷全军于被动的境地。戚继光能够在军情紧急时不以常令要
求部下,正说明他能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采取及时而恰当的处置办法。
  戚继光不仅能做到因时制宜,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江南一带多水田曲径,用
兵时人数稍多,道路便被阻塞,特别是一遇失败,前后拥迫,容易跌落田港中,为
田港泥水所困,往往损失甚大。针对这种情况,戚继光除创立鸳鸯阵外,还教给士
兵分合作战之法。其法大致是:如遇径多路歧之地,有路若干,则将队伍分成若干
支(务尽占其路),单行前进,队形要保持疏而不断、密而不杂。队伍的前面是藤牌
手,后面的士兵各赤下体。遇倭寇则牌手不动,正面迎敌交锋;赤下体士兵下出田
中,迂回侧击。战斗进行中,如何分合变化,如何出入伸缩,听随前队长官主张,
临机应变,不必羁禀于中军。
  从《纪效新书》中可以看出,戚继光在通常情况下,是一个非常强调“营阵之
制”的人,但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他主张打破常规,不必株守一定之阵,即“
善用形者,亦因地形措战,岂有一定之阵哉”(《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八《操
练营阵旗鼓篇》。)。他还指出:“因地形措阵,因敌情异用,因兵情转化,无一
定之习。”(《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卷八《行营篇》。)并称:“战间翼击以分其
力,游伏以疑其事,出奇以乘其众,更番妙处俱在临时制变,将所自出。”(《纪
效新书》(十八卷本)卷首《纪效或问》。)用兵十分灵活。
  综上所述,戚继光的“齐勇、快速、灵活”的战术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
互间紧密联系。没有齐勇,很难谈灵活;没有灵活,也很难谈齐勇;没齐勇、灵活,
很难谈快速;没有快速,也很难谈齐勇、灵活。齐勇、快速、灵活的战术要求,是
和戚继光御倭战略上的主动进攻思想相一致的。戚继光的这种御倭的战略思想和战
术要求,又是根据当时御倭战争的总形势和戚家军本身所具备的条件而提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戚家军才能在许多战役中取得局部的、压倒敌人的主动地位,然后通
过许多局部的优势和局部的主动地位,逐渐形成战略优势和战略上的主动地位,从
而保证御倭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