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止止堂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6&rec=35&run=13

  戚继光在戎马倥偬之际,既写成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军事著作,
又留下了《止止堂集》等诗文篇章,当时就享有“伟负文武才如公者,一时鲜有其
俪”的赞誉。他的诗歌皆有为之作,“其在师中,凡誓戒、祭告、奏凯、悼亡、纪
行、赠答,则因事抒恩,搦管成章。故其文宏壮,可追乎古;其声慷慨,自合乎律
也”。(郭朝宾《止止堂集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衡文严格著称,亦称赞
戚诗“格律颇壮”,“近燕赵之音”。

  内容特点及版本

  内容及特点
  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戚继光把历年所写诗文合编成五卷,即《横槊稿》三
卷、《愚愚稿》二卷,合称《止止堂集》。止止堂是蓟州总理署中戚继光的三间书
房,也兼办公之用。(堂名“止止”,取《周易》“大畜”卦意。“大畜”之卦,
上卦为艮,下卦为乾。艮为山,为止;乾为天,为健。其卦意是“健而止”,谓刚
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止止堂集》以诗为主,也有戚继光“誓戒、祭告、奏
凯、悼亡、纪行、赠答”等方面的文章。《止止堂集》一书,从内容上看具有鲜明
的特点。
  第一是贴近现实,内容丰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戚继光之所以写诗,既
不是百无聊赖,也不是为炫耀自己,而是因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他的诗是他内
心世界的坦露,是对他自身形象的自我塑造,因而言之有物,感情真挚。如早期最
有代表性的一首《振衣台》:
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动里。
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中有千丈表,乘之临玉虚。
拂袖惊长风,浩歌空九衢。飘摇揖王母,如闻琼 琚。
幽人保之命,义士轻其躯;雉飞不逾阜,鹏转九万里。
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尘区。
  作者作为蓬莱人,诗中又有“佩剑游南纪”之名,可见并非泛泛之作,而是作
者挥兵浙闽、剿灭倭寇的自我写照。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借助于幻想的翅膀,
充分抒发了作者极其强烈的报国热忱、轻生重义的高尚情怀、睥睨一切的博大气魄。
  戚继光的军旅生涯,使他有较多的机会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不但在
诗中作了忠实的反映,而且倾注了由衷的同情。
  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
废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

--《宁德平》
不见郎君到,但见塞鸿归。
鸿归知妾意,故向楼前飞。

--《闺意》
  晚年时期的戚继光多写一些感叹壮志难酬、暴露社会黑暗的诗篇:
独夜秉青藜,往迹何历历!有恨拂龙泉,生不与时适。
古来兴废事,掩卷三太息。呜呼少保冤,九州目所击。
书空徒咨嗟,谁为吁天策?不知后世人,视今何知昔?
义士莫向江南行,尸祝家家正寒食。

--《读〈孤愤集〉》
  戚继光还借助常见的飞虫扑灯的现象,对那些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之徒予以形
象而辛辣的讽刺:
  ……宁趋热而速毙,不就凉而延长。岂熏之有馥,而煨之为芳?甘蹈火而俱焚,
以篝灯为昆岗?嗟物之外蔽,故昧死以附炎。乃人之内热,孰不知彼之 。嗜义易
厌,嗜利弥坚。或困难而止,或中道而迁。奉首幸免,蔑理苟全。方寸之欲胜,则
七尺其何悭;旦夕之谋,则百岁其可捐。贸贸汩汩,虫何辨焉!

--《露坐观飞虫扑灯赋》
  第二是利用诗歌对士兵进行教育。戚继光在《愚愚稿》中说:“歌诗不独可行
于经生学子,行伍中遇阴雨客邸之日,择好忠义激烈戎言戎诗歌之,感发意气,愤
悱志向,使司忠主庇民之道,亦一教也。”他曾编写了一首题为《凯歌》的军歌,
并配上军乐,亲自加以教授,以鼓舞士气,果然收到了“一唱三和,声震林木。兴
逸起舞,上下同情, 掌待旦,浩然南征”的效果。其歌词是: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
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歌词或晓以忠义和军纪,或动以名利和感情,主题明确,格调宏壮,语言通俗。
这说明作者不仅懂得以不同的诗歌施教于不同的对象的道理,而且付诸实践。这种
现象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极其罕见的。在一些诗文中,
戚继光还将“智、仁、信、勇、严”等内容,用儒家思想加以诠释,作为培养将领
和教育士兵的内容。诗文中还有一些军事内容,如大学精解,主要讲授对将领的军
事训练。
  第三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现象,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例如,《愚愚稿》中记载明
代宦官荣归时的炫耀:
  三十年前宦归,行李至国门尚多夜入,曰:‘勿使邻党见。’今之归者,动以
数百笥,必日中经闹市运之,惟恐其乡党不见,则不相荣矣。盛驰奴仆,索取夫马
于官,仆在马上,德色骄人,遇官府不避道。予所亲睹者,良可叹哉。
又如记市民对官员态度的变化:
  嘉靖三十年前后,市人群处剧谈,但云某某做官回,囊资何其厚也,是何其能
也。积薄者或骂之曰‘ 子’。至有犯颜批麟而得祸者,众必曰:‘著何苦。’国
初士大夫仕归,多无资囊,每每以任为籍,至今人皆美之。遇外客必谈曰:“某乃
某时宦籍子孙。’今乃畏属如虎,但得归报,必遥构之,预发行李。至期轻身而出,
尚有抛石吊逐者。此与攀辕卧辙为何等事,岂民之不古使然哉!
另外,书中还记载有边疆状况,各地的一些风俗习惯,以及百姓对军队态度等内容,
对于研究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世风民情及思想文化都有较高的价值。

  版本
  《止止堂集》最常见的为万历十年刻本(五卷本),被收入《四库全书》,在北
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处均有收藏。另外还有
万历二年刻本存二卷(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四卷(藏地不详)、清光绪十四年山东
书局刻本(山东省图书馆藏)、开明书局1941年排印本(上海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