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集》前言(节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5&rec=97&run=13

  颜真卿似乎不以文名世,或以为已为其名德与书艺所掩。其实,他家学渊源深
厚,又系科第、制举出身,纯属正宗儒士文人;而且议谥褒美,定以“文”字,依
朝典论,他更是当时第一等文臣。平生与颜真卿有文字往还的著名文人约有:李白、
岑参、元结、卢纶、戎昱、诗僧皎然、道士吴筠、处士陆羽、隐士张志和等,大诗
人杜甫号称“诗史”,与颜又为同时代人,集中却无一语及之。据前人考证,杜甫
因疏救房语涉狂悖获罪时,颜真卿曾以刑部大员会审其案,是则颜于杜无恩,故
不通往问,杜以诗作史,于颜也就隐而不书了。颜真卿在官喜与文士接游,公务之
暇,每以主持诗文酒会为乐,修《韵海镜源》周围网罗了济济多士,被时人视为一
代文宗,亦非虚誉。他本人能诗善文,笔耕不辍,志存不朽,所作在生时即已结集
为《又庐集》(又作《庐陵集》)、《临川集》、《湖州集》、《礼乐集》各十卷,
此外尚有《颜氏家谱》一卷,《历古创置仪》五卷等,合《元陵仪注》及《韵海镜
源》三百六十卷,可谓洋洋大观(详黄本骥《颜鲁公著作考》)。惜至宋代已散佚大
半。
  一般文学史论著,对颜真卿大多不置一辞。当然,就文学成就论,颜真卿不至
于与李杜、韩柳、元白比肩,但他的诗文在万花繁茂的唐代文坛上也自有其特色,
即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典雅庄重,称其为人。”寻绎其现存作品,我
们会很容易发现:大多因事而发,有所为而作,总是那么严肃认真,循实不苟,就
连记述神仙异怪也是如此,或如严霜烈日,不可亵近;或如忠臣烈士,令人敬仰;
或如良辅名将,处机指画;或如情亲语话,娓娓情深;或如故友执握,无言而神通;
殆言发于诚心,心出于至性,故情不怒勃而感人至深。行文骈散兼具而自然交融,
词藻典雅而素朴,无华而自妍。凡此皆足以体现文与儒相结合、学与艺相统一,言
与行相扇翼的特点。言文如其人,则真卿实有之;讥文人无行,则鲁公无相及。其
诗作存留甚少,很难窥其全貌,仅可知:多五言,多古体,多唱和联句之作;少有
大可惊人之处,而斯文雅集遗踪沓然,引人遐思。其中可引人注意者有三事:一、
其《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虽涉怪诞,卒后久远却有李德裕、皮日休、陆龟蒙诸
人遥相追和,前人曾目之为“一时唱和之盛”;二、与李白、岑参等名家可相并存
之作今已无存;三、清黄本骥所辑《逸诗存目》中诸题颇令人神往。颜诗之品评,
只好略陈管见:综而观之,颜真卿的多数诗篇具有古雅端整的特点,在唐诗苑中虽
不能占居上乘,也不至沦落下尘。其《大言》、《小言》等联句颇诙谐,前人或疑
非颜作,抑或出于一时文字游戏,难于 断。颜集中所存文多诗少,都属于仅存之
残余,只能略陈管见如上,依价值而论,还应以文为上。
  颜集中的文,体制大略有:赋、表、奏、议、疏、记、序、书、帖、判、碑铭、
墓志、仪注等,多属于实用性的,又多系时人、时事、时文,加以颜真卿严肃认真
的写作态度与风格,就使得其中很多作品的价值,于文之外更偏重于史,其自叙经
历、记人记事,多可与史传相参证,或补阙遗,或讨讹谬,或备异说。颜真卿练于
典章制度,又曾两典国礼,其议礼之文多为史志、政典之书所采纳,其中《元陵仪
注》洋洋大观,为现存历代帝王丧礼之最详尽而完备者,前人曾盛赞:“经世文章
之大,莫过于此。”颜真卿现存作品不仅是研究他本人行事、思想、书艺等问题的
根据性珍贵材料,也是研究唐代、甚至其他时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至于
研究书法艺术、书法史,此书恐怕就更不可缺了。
  既然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的第一流大家,讨论他的文集,而不及其书法,恐怕
难逃世人指责。关于其书法艺术的成就、风格等问题,古人、今人的评论、探讨与
研究业已十分充分,无须多赘浮辞,今仅强调如下几端:一、独出新意,变革二王、
初唐以来诸家妍美流畅的书风,创造了端庄、雄厚、质朴的新风格,为此前几乎一
花独放的书坛植入了一株新的参天巨木;二、初唐以来的各家所作多为中小字,颜
书则多大书深刻,而《中兴颂》、《东方朔像赞》尤为古今碑书之巨制,这就使临
习者、尤其是初学者能较快较好地从中领略到笔法和笔力;三、重字学,作字多准
“六书”,全面纠正了魏晋以来字严重混乱舛讹之弊,为汉字楷体的规范化作出了
杰出贡献;四、其楷字大多横细、竖粗,反差强烈,特征明显,便于初学者掌握,
后世楷字印刷体即从颜书演化而来,促进了汉字书写与印刷的普及、定型;五、重
书学,此前书艺承传多口传手授或自悟,进步迟缓而波及有限,其《张长史十二意
笔法记》、《永字八法颂》等书论则较前代更为深入而具体,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可一览而有得焉。
  总之,颜真卿的文集不失为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兼以阐扬其忠义大节,将对今
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该书的新整理本截至目前未得出版行世,
为适应学界、书法界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特将此书整理交付出版。
  致力于搜求、整理颜集者,北宋时有吴兴沈氏、宋敏求,所得各十五卷,时称
其该博。其本南宋时已散佚,留元刚集颜书刻成《忠义堂帖》,又就文集残本苴补
刊行,并撰《年谱》一卷附入,为后诸本所祖。尔后于颜集整理为功最巨者为清人,
黄本骥为力最勤,所成最完备。目前较常见的颜集本计有:一道光年间《三长物斋
丛书》黄本骥编订、蒋 参校本,收入《四部备要》(简称《备要》本),名《颜鲁
公文集》;二《丛书集成》本《文忠集》(简称《集成》本);三明安国刻本,收《
四部丛刊》(简称安氏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五《全唐
文》及《全唐诗》。此次整理即依据了这几种本子,此外还参考了两《唐书》、《
资治通鉴》、《唐会要》、《通典》、有关诸人集及传世颜书碑帖等。其中,以第
一种为底本。此本优点在于:其一,搜罗完备,资料丰富。本集十二卷于颜作采摭
略尽,有关资料以“案语”附于文后,或可备参证,或可助理解,或可资考证,虽
非颜作,亦为颜集之辅翼,有助于读者。外集大于本集,编为十八卷,又有补遗一
卷,凡可资参考者尽情编入,丰富而全面,可使治颜集颜书及唐代文史者免去寻访
搜求之劳;其中间有诠解考释之文,颇珍贵而有益。其二,此本在前人基础上经过
认真编订,次序较好,分类较明晰,但也有缺点,如前人所指出:一、有贪多涉滥
之嫌,卷次划分勉强,轻重不一,蹈明人陋习;二、务在求备,仍有所未备。本次
整理工作,力求在前人成果之上,吸收其优点,克服其不足,以图将一个更新、更
好的颜集奉献给读者。具体工作如下:
  一、将全书作了新式标点;二、对照诸本及有关资料作了初步校勘,其中讳字
(如“玄”之作“元”,“弘”之作“宏”,“ ”之作“ ”等),凡已经前人指
出或有他本为据者径改,其余则仍底本之旧,间或注以“应作某”;三、尽所能作
了简要注释;四、取消原书卷次,唯以类相从,类内以时为序,个别顺序作了适当
调整(如黄氏重编《年谱》列在书首,而留氏原编则收入外集,今黄在留后,并序
以一、二等);五、本集补入《元陵每日供羊奏》一篇,附录补入异文二篇,外集
补入书评十四条;六、为醒目计,改题为《颜真卿集》。

                              (凌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