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存世之目(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5&rec=58&run=13

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 天宝十三载(754年)作。
颜真卿在平原察觉安禄山反叛野心,预为防备。安禄山派心腹平冽等人到平原
郡窥伺时,颜真卿亲迎之于境,热情款待,相与狎游东方朔庙,见《画赞碑》磨损,
于是援翰重书,复刊于石,并撰书碑阴记介绍《东方先生画赞碑》的作者夏侯湛以
及东方朔庙的位置,说明书刻《东方先生画赞碑》的缘由。
鲜于氏离堆记 上元元年(760年)八月作。
上元元年八月,颜真卿由刑部侍郎出贬蓬州长史,途经新政县,应成都兵曹鲜
于昱之请,为其父鲜于仲通撰写《鲜于氏离堆记》。描写离堆的位置、山势和离堆
石堂的形制及周围景色,介绍鲜于仲通其人及颜氏与鲜于氏的通家之谊。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 大历四年(769年)四月作。 又名《谢康乐翻经台记》。
在吉州任内,旧友靖居寺住持智清、本州道士谭仙岩修葺谢灵运翻经台旧宇告竣,
颜真卿亲临法会,撰此记,历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出身、政历、文学成就和翻译《
涅 经》的事迹,以及住持智清、道士谭仙岩等修葺谢灵运翻经台的经过,状写翻
经台的巍峨。
抚州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 大历六年(771年)三月, 临川县宝应寺创建律藏院
戒坛,颜真卿为之作记,历述佛教律宗传授渊源及律藏院戒坛创建缘由。
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大历六年(771年)四月作。 颜真卿于闰三月罢抚州
任,游览南城县麻姑山仙坛,撰书此记。记述麻姑得道事及麻姑山仙坛形胜。
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 大历七年(772年)五月作。
颜真卿罢抚州任,回京途中经宋州(治所睢阳,今属河南)时,适逢州刺史徐向
替患病的河南节度使田神功设八关斋会,禳祈报恩,并求颜真卿撰记颂述。记中歌
颂田神功在平复“安史之乱”和刘展叛乱中对唐王朝的贡献,描述八关斋会盛况。
吴兴沈氏述祖德记 大历八年十二月(774年1月)作。
颜氏姻亲沈怡为其十八世祖、南齐沈 士重修《述祖德碑》,颜真卿为其撰写
碑阴记。内容介绍隐士沈 士的德行,及其后人沈怡重立《述祖德碑》的情况。
乞御书题额恩敕批答碑阴记 大历九年(774年)七月作。
上元元年(760年)七月,颜真卿书写了《天下放生池碑铭》,请肃宗书写碑额。
八月,颜真卿被贬为蓬州长史,此事未果。大历九年,颜真卿在湖州刺史任上于州
治城中 溪之骆驼桥东,立《乞御书题额恩敕批答碑》,碑额系集当年肃宗批答字。
颜真卿写此记,回顾了14年前,作者在上《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后“累蒙窜
谪”,以致当年所写之碑“未遑崇树”的情况,及此次立碑过程。由家僮镌刻于碑
阴。
湖州石柱记 作于大历十二年(777年)四月。又名《吴兴地记》。 记述辖区内
各县地理、山川、故宅、墓葬、庙观及文物等。
通议大夫守太子宾客东都副留守云骑尉赠尚书左仆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
大历十一年(776年)四月作。此系应友崔佑甫之请,为其父崔沔故居遗址撰写, 叙
述崔沔先人事迹及本人名教盛德。
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 大历十二年(777年)四月作。
乌程县令李清,向颜真卿请示修葺梁吴兴太守柳恽所建之西亭,颜真卿为之作
碑记。记述西亭环境之美,略述梁吴兴太守柳恽与郡主簿吴均事迹;褒扬了乌程县
令李清主县两年,“励精于政事”,物阜民安的政绩。
唐故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侧记 大历十三年(778年)三月,应宋俨之请,
为其祖宋 撰。宋 ,唐政治家,开元间贤相,封广平郡公,谥号“文贞”。该记
首写贤相宋 的威德和廉洁之操,次写尚书左仆射薛嵩慕其德业,命邢州刺史封演
购石立碑事,最后介绍其六子宋浑为国立功的事迹。
家庙碑后记 建中元年(780年)十月作。
《颜氏家庙碑》又称《颜惟贞家庙碑》,于七月镌刻完毕。八月颜真卿迁太子
少师,十月与子侄八人受封,因此撰后记,叙述朝廷所封官职爵位和封地。
家庙碑额阴记 建中元年(780年), 以敦化坊真卿高祖颜思鲁宅为颜氏家庙,
十月颜真卿作此记,记述家庙原为高祖、祖、伯、父居住地的情况。
谢公碑阴记 约写于大历八年(773年)至大历十二年(777年)。
东晋谢安曾主吴兴郡,有惠政。去郡后,郡人刻石以志。唐天宝末碑失,颜真
卿访求无得,遂借旧史遗文重立谢公碑,以此记刻于碑阴。记述东晋谢安以吴兴山
水清远而求典此郡,以及郡人刻石记功,后碑失所在,“眷求芜没”,重立谢公碑
的情况。
项王碑阴述 大历十二年(777年)五月作。
颜真卿离湖州刺史任前,重树项王碑,作此记刻于碑阴,介绍西楚霸王项羽与
湖州的关系及作此记缘由。
左纳言史务滋像赞 为史务滋画像所作,写作时间无考。史务滋,官至内史。
天授中,酷吏来俊臣诬告其好友刘行感兄弟谋反,并诬史“与囚善,掩其反状”,
触怒武则天,令来俊臣鞫审,史遂自杀。颜真卿赞扬了史务滋的正直。
李侍御写真赞并序 写作时间无考。为前殿中侍御史、正议大夫、行洛阳县令
陇西人李构画像所作。内容赞扬李构的刚直,“强项称贤”,称誉画像的逼真。
永字八法颂 写作时间无考。内容以“永”字所构成的八种点画写法概括说明
楷书乃至一切书体用笔之法。
蒲塘辨 永泰二年(766年)作。
颜真卿被贬出任吉州别驾,路经浔阳,复见左伯桃墓,题旧诗于蒲塘客舍。因
此蒲塘与江州(今九江市)蒲塘同名,作《蒲塘辨》以示区别。指出江州博阳山下之
蒲塘属古历陵县(今德安县)。
华岳庙题名 又名《金天王庙题名》。金天王:华岳之神。乾元元年(758年 )
十月九日题写。
乾元元年十月初,因酷吏唐诬告,颜真卿左迁饶州刺史,九日途经华阴县,
与监察御史王延昌,大理评事穆宁、张澹,华阴县令刘 、主薄郑镇游华岳庙,题
名。
东林寺题名·西林寺题名 永泰二年(766年)六月题写。
永泰二年,颜真卿贬硖州别驾,旬余改吉州别驾,途中游庐山。六月八日题名
于东林寺,九日题名于西林寺。叙述题写时间、同行人员,介绍僧、寺情况。
靖居寺题名 大历二年十二月(768年1月)题写。
十二月二十六日,颜真卿偕评事韦甫已等及子侄同游青原山靖居寺。二十七日,
题名“勒于碑阴”。叙述永泰二年佐吉州,闻青原山幽绝,欲游不果,今得遂其愿
的情况。
周太师蜀国公尉迟公庙碑铭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二月,为北周太师、 蜀国
公尉迟迥庙撰写。
首先介绍尉迟迥作为北周元辅“屏内藩外,经文纬武”以及“统蜀制梁”的功
绩和威名;其次赞美尉迟迥讨伐杨坚篡位,兵败邺城而自杀的气节;最后叙述唐朝
廷为其隆重改葬并在邺城为其建庙的情形。
天下放生池碑铭 乾元二年(759年)冬作。
乾元二年,诏天下建放生池,颜真卿撰此碑铭,赞扬肃宗好生之仁德。
宋苏轼《题鲁公放生池碑》:“湖州鲁公放生池碑,载其所上肃宗表云:一日
三朝,大明天子之孝,问安侍(视)膳,不改家人之礼。鲁公知肃宗有愧于是( 指逼
迁玄宗于西内)也,故以此谏,孰谓鲁公区区于放生哉!”
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并序 广德
二年(764年)为郭子仪之父郭敬之撰。首考其先世贤宦, 次述郭敬之之美仪政历及
皇帝封谥,再写其子唐中兴佐命功臣郭子仪。
晋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魏夫人仙坛碑铭 大历四年(769年) 三月作。
魏夫人,即魏华存,紫虚元君系其道号。大历三年四月,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游临
川井山道教上清派始祖、晋代女道士魏华存仙坛观,见“豺狼窟聚”,“悄然若失”
。即从仙坛观道士谭仙岩之请,增修鼎新。颜真卿撰此碑铭,记述晋女道士魏华存
矢志修道成仙事。
抚州临川县井山华姑仙坛碑铭 大历四年(769年)作。
颜真卿游临川井山华姑仙坛,写此碑铭。讲述抚州临川女道士黄令微(华姑)寻
访、修葺井山魏夫人仙坛及修道成仙事。
华盖山王郭二真君坛碑铭 大历四年(769年)作。
颜真卿抚州任上,得知崇仁县华盖山王、郭二真君修道异事,遣使寻访,得仙
坛碑铭一石,乃修崇殿宇,扩大门廓并撰写碑铭。记述访寻王、郭二真君仙坛得碑
石经过,王、郭二真君异事及济世利人之芳泽。
东莞臧氏纠宗碑铭 写作时间无考。内容记叙东莞臧氏氏族发端及隋唐以来为
官者之宦绩。
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铭 大历六年(771年) 十一
月作。
颜公,即颜含,随晋元帝渡江,官至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封西平
靖侯,谥曰“靖”,葬南京。颜真卿罢抚州刺史任归京,途经上元县,于十一月祭
扫祖茔,为其十三世祖颜含撰写碑铭。记述颜氏从颜盛始自鲁迁居琅邪临沂,代传
孝恭,颜含孝悌德行政绩及以下十四世孙的名字、仕宦、事迹。
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 大历十一年(776年)作。 李君即广陵江都李
含光,本姓宏,避孝敬皇帝庙讳改姓李。含光死,颜真卿应韦景昭法师之邀为其撰
写碑铭。记述李含光修道经历,与唐玄宗的交往,著作、书法及作者对李含光的倾
慕。
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 大历九年(774年)正月作。
颜真卿任校书郎时,即发凡编纂《韵海镜源》,任平原太守时编成200卷, 因
安禄山叛乱而止。继增于抚州,成500卷。在湖州删定为360卷。杼山妙喜寺即颜真
卿与文朋诗友时常游赏并最终编纂完成《韵海镜源》的地方。
碑铭叙述妙喜寺缘起,杼山风光、人文名胜,主持建筑三癸亭的经过;记载了
《韵海镜源》的编纂过程和编纂人员姓名。
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 大历十一年(776年)作。
张志和,金华人,号玄真子,唐代隐者。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相与
为至友。本年张志和溺水而死,颜真卿为之撰碑铭。主要写张志和文学、书画造诣
和不求仕宦、放浪山水的性情。
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 建中元年
(780年)六月为其父颜惟贞撰写,简称《颜氏家庙碑》。上溯颜氏渊源, 下述历代
先人及子侄仕宦功业、道德文章、家学递传。
河南府参军赠秘书丞郭君神道碑铭 天宝九载(750年) 五月为河南府参军郭揆
撰写,赞其风流才华,叹其年少夭亡。
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铭 大历十四年(779年) 为其
曾祖颜勤礼撰写。介绍颜勤礼并其高祖颜见远至作者子侄宦履事迹。碑四面刻,阴
阳两面及右侧文存,左侧为铭文,北宋时被磨去。
摄常山郡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赠太子太保谥忠节京兆颜公神道碑铭 大历九
年(774年)为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撰写。
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设计杀死叛军将领李钦凑,收复华北要隘井陉口。
后常山被陷,颜杲卿及子季明、孙诞、侄诩、甥卢逖等一门30余人壮烈殉国。由于
奸相当权,颜杲卿非但无功,反受不白之冤。颜真卿转蒲州后,幸遇颜杲卿子颜泉
明,得知事情真相,命泉明找回流落河北的常山烈士遗属300余人,妥善安置。 同
时,上书朝廷,说明真相,使冤情得以昭雪。《碑铭》颂扬颜杲卿在“安史之乱”
中挺身拒敌、壮烈殉国的崇高节操。
正议大夫行国子司业上柱国金乡县开国男颜府君神道碑铭 大历四年(769年 )
四月为仲兄颜允南撰写。
和政公主神道碑铭 广德二年(764年)八月,为肃宗第三女、 代宗同母妹和政
公主撰写。颂扬和政公主不以“帝女之崇”为贵,孝悌恭亲,躬俭温良,智勇助国
的懿德。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都督河南淮南淮西荆南山南东道五节
度行营事东都留守上柱国赠太保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 广德二年(764年) 十一
月为李光弼撰。颂扬中兴佐命功臣李光弼的文韬武略;在抗击“安史之乱”中的杰
出贡献和维护唐朝社会安定的重大作用;追叙平复“安史之乱”中与作者互相支援
的深厚友谊,表达了朝野上下的怀念之情。
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 大历五年(770年)初作。 系应旧
友殿中侍御史徐 之请,为其父朝议大夫徐秀所撰。叙述其家世,称赞其忠诚正直、
奉公执法的品德和威武不屈的节操。
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傅兼宗正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铭
上元二年(761年)为李齐物撰写。叙述唐宗室李齐物的世系、 政绩及治理黄河的事
迹。
此神道碑铭不全,至“时国忠包藏于内”下缺。
朝议大夫守华州刺史上柱国赠秘书监颜君神道碑铭 永泰元年(765年) 为伯父
颜元孙作。颂述伯父颜元孙文学书法造诣、履历德行,以及子春卿、杲卿、曜卿、
旭卿、茂曾,孙 、泉明、威明等人事迹。
特进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赠开府仪同三司兼夏州都督康公神道
碑铭 永泰二年(766年)十月应旧友康没野波之请,为其父康阿义屈达干撰写。 叙
述康公于天宝元年率北蕃部落归唐,与其子孙忠于唐王朝,与安禄山、史思明斗争
的事迹。
康阿义屈达干,藏族,可汗宰相,天宝元年归唐。广德二年(764年) 十一月二
十日卒。
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 大历二年(767年) 为
御史台同事鲜于仲通撰。记述鲜于仲通二十始学、四十进士高第及其与诸子的宦履
事迹,颜氏、鲜于氏通家之谊。
朝请大夫行江陵少尹兼侍御史荆南行军司马上柱国颜君神道碑铭 大历四年 (
769年)四月为胞弟颜允臧所撰。称述允藏之才干政历,寄托同胞手足之情。
左卫率府兵曹参军赐紫金鱼袋颜君神道碑铭 大历四年(769年) 四月为胞兄颜
幼舆作。
颜幼舆,天宝九载七月卒,葬万年县先茔。幼舆夫人殷氏,广德二年(764年 )
十月卒,大历四年四月 葬。真卿撰写神道碑铭,赞其美容器度、孝悌仁和,悲其
英年早逝。
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 约写于大历七
年(772年),为故友臧怀恪撰。追记臧氏源起,记述臧怀恪功绩、 智勇和其诸子职
宦。
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 大历
五年(770年)十二月,应宋俨所请,为其祖宋 撰。赞述贤相宋 之学识才干、 仕
履政绩及其忠烈正直、关心民瘼、廉洁奉公的节操,兼述宋 诸子仕迹。
游击将军左领军卫大将军兼商州刺史武关防御使上柱国欧阳使君神道碑铭 大
历十年(775年)十月为欧阳 撰。追述欧阳 家世, 褒扬其在“安史之乱”中守土
拒乱、宁死不屈的气节和扶危救贫、清白廉慎的德政。
银青光禄大夫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上柱国汲郡开国公康使君神道碑铭 大历
十一年(776年)应姻亲秀州长史康元 之请,为康希铣撰。叙康氏渊源; 赞其年少
聪颖及以偏师抗突厥入侵之功,刺史六州之美政兼及门第书香。
京兆尹御史中丞梓遂杭三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杜公神道碑铭 大历十二年 (
777年)十一月作。颜真卿与杜济同为太子中书舍人韦迪之婿。杜济归柩万年县洪源
乡少陵原,颜真卿为其撰神道碑铭。记述杜济家世、才干、仕宦政绩及夫人韦氏之
才慧。
杭州钱塘县丞殷府君夫人颜君神道碣铭 大历十二年(777年), 颜真卿湖州刺
史任上,为姑母、钱塘县丞殷履直夫人颜真定撰书。颂述颜真定聪慧明达、孝仁敬
让的品德和作为武则天女史的才器,为叔父颜敬仲割耳伸冤的义烈和对作者的“诲
诱”之恩。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 大历七年(772年) 十一月
为故友元结撰。赞述元结“忠烈义激”、“文武直清”的品德,在“安史之乱”中,
招募士卒、抗击史思明叛军的义举,清廉明察的惠政及其文学成就。
京兆尹兼中丞杭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杜公墓志铭 大历十二年(777年) 十一
月为杜济撰。历数杜济职宦政历,赞其为政清简之风,表达对杜济的哀思。
曹州司法参军秘书省丽正殿二学士殷君墓碣铭 大历五年(770年)五月, 颜真
卿于抚州刺史任上,为舅父殷践猷撰写墓碣铭,并于州采石,正书铭之,遣使送往
河南新安县墓茔。颂述舅父殷践猷的孝悌、文学及对自己的训奖之恩,舅母萧氏的
学识及教子之德。
祭侄季明文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作。
颜真卿蒲州刺史任上,侄颜泉明于常山寻得其兄季明之首,九月三日扶榇归京,
道出蒲州,颜真卿撰此文祭奠。褒扬其崇高气节,表达了作者悲愤惨痛的哀思。颜
季明,常山郡太守颜杲卿之子,在抵御叛将史思明之战中,城破被俘,与父亲及阖
门三十余人壮烈殉国。
祭伯父濠州刺史文 乾元元年(758年)十月作。
十月初九,颜真卿因御史唐诬告,左迁饶州刺史。二十一日至洛阳,撰书此
祭文,奠告于鹞店高村伯父颜元孙墓前。祷述“安史之乱”中,作者与从兄杲卿联
手抗叛,杲卿与子季明、甥卢逖等壮烈殉国和朝廷封赠情形,以告慰伯父在天之灵。
横山庙碑此碑 只剩19字,即“神居武陵,其地有湖,每出则神兽前道,形如
白马。”黄本骥称此为横山庙残碑。横山,未详所在。考《湖州府志》,府城南十
六里有衡山,古“衡”、“横”二字通用。《吴兴掌故》载:“诸山中惟此山横列,
故名。”大历年间颜真卿在湖州时撰。
今人朱关田《颜真卿年表》称作于大历六年(771年) 八月:“书撰横山庙碑,
祈祷山神。”

附: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隋唐五代墓 汇编》陕西卷收有署名颜真卿撰
写的《大唐故冠军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东莞郡开国公上柱国臧府君墓志铭并序》。
此文各种颜真卿文集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