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代表作品评价(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5&rec=20&run=13

一、《多宝塔碑》(752年)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为颜真卿44岁时书,寸楷,是迄今
所见颜真卿传世书法最早的一件,极为世人所重,故学颜书未有不习此碑者。碑文
写的是西京千福寺沙门楚金夜读《法华经》,常见多宝佛塔,遂立志建塔之事。颜
真卿和唐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是正统儒家,也信佛教,书写此碑,自然恭谨诚恳。
此碑已初步形成了“雄媚”的风格。其起、行、止都有明显的交代。笔力贯注
厚重,行笔映带丰腴,笔画粗细相衬,结体平稳谨严,一丝不苟,匀称缜密,墨酣
意足,在笔墨流动处颇显媚秀之姿。此书保留晋和初唐楷书的风韵,与唐代经生手
楷书之迹相近,可见颜真卿注意从民间书艺中汲取营养;同时在笔法上可以看出从
张旭《郎官石柱记》胎息而来,亦与徐浩暗通脉络。清王澍跋此碑说:“鲁公书多
以骨力健古为工,独此碑腴不剩肉,健不剩骨,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
其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也有人认为此碑“最为窘束”,“第微带俗,正是近世
掾史家鼻祖”。

二、《东方朔画赞碑》(754年)
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为颜真卿46岁时所书,大楷,字径三寸。
颜真卿书写此碑正值壮年,故神明焕发,意气干云,颇为后世珍重。
此碑笔墨酣畅淋漓,点画刚峻丰厚,如浇如铸,笔画中段每以中锋铺毫,沉雄
深稳,点画起收、转折多出于峭劲的方笔。这些都可以看到颜氏对于汉碑笔意的熔
冶。从用笔看,此碑在线条的形质与意蕴上已经突破羲、褚风范而以壮美厚重为其
审美特质,奠定了“颜体”的基础。从结体看,端庄雄伟的体势,充溢着恢宏的力
量。“颜体”独特的结体,在此已初具规模:其一是字内大胆留白,笔势不向旁溢,
亦即宏中而敛外,气象开阔,劲力内充;其二是字势满格,并由此造成“字间栉比”
,章法茂密;其三是动有姿态。这姿态也独具“颜体”特征:不少字已开始变化左
右结构单位所占空间的常规比例,以正面形象示人。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此碑已略
见“拙美”的意味。但总体结字仍基本取左右相背之势,未用“颜体”成熟期最具
特征的左右相向内抱之势。而这是与此碑涵蕴隶意的特征相联系的。苏轼在《东坡
题跋》中说:“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本,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值得注意的是,
此碑碑阳有篆书书额,碑阴有隶书书额,古雅峻拔,俊秀飞动,为当时很多篆隶高
手所不及。

三、《鲜于氏离堆记》(762年)
楷书,字大三寸,为颜真卿53岁所作,正值其书法艺术中期,书风渐熟。其用
笔雄逸,字画刚健,结体宽博挺然,形势精绝,斩金截铁。且是摩崖大字,丰硕伟
岸,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为颜书大字的杰出代表。可惜只残存47个整字和7 个残
字。

四、《郭氏家庙碑》(764年)
又名《郭敬之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
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颜真卿56岁时书写。此碑笔画一丝不苟,庄重雍容,用笔
流畅爽朗,圆劲雄健,左右竖笔略向内弯,间架宽博中疏,丰腴恬适,气骨风流,
且具清灵古拙韵趣,诚为其中晚期书法艺术典型作品。清王澍跋此碑说:“今观此
书,与《自书告身》略同,而朗畅处更出《自书告身》之上。”(《虚舟题跋》)

五、《逍遥楼刻石》(770年)
书时,颜真卿已是62岁的老人。但是“逍遥楼”赫赫三个楷书大字,字近三尺,
原大书写,一丝不苟,可见其气盛魄强。书体端庄浑厚,茂密雄强,正不拘窘,庄
不板滞,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颜书,也是“颜体”中风格独特的一幅匾书。

六、《麻姑仙坛记》(771年)
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时年63岁,正值仕途失意之际,
此作反映其有问道向禅的心境。
楷书大字本,字径约五厘米,为颜真卿变法初具规模时的代表作。与早期的《
多宝塔碑》相比,面目完全不同。此作打破横细竖粗、四平八稳的规范,碑中不少
字一反常态,横粗而竖细。“麻”字“林”的捺笔几乎无波脚,显得含而不露,近
乎篆法。这时,“颜体”正趋于成熟,笔法、结构随机应变,有许多字的结构和用
笔近乎丑怪,这是颜真卿有意追求朴拙之美,有助于丰富书法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历代书法家偏好此记。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此记遒峻紧结,尤为精悍,
此所以或者疑之也。余初亦颇以为惑,及把习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
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宋朱长文评为“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续书断》
)。清何绍基独爱此碑。他认为此记“神光炳峙,朴逸厚远,实为颜书各碑之冠”(
《跋黄瀛石大字麻姑仙坛记摹刻本》)。
传世的小字本《麻姑仙坛记》,至为精彩。犹远山入眼,虽其形小,其巍峻之
态未变。清王澍评道:“颜鲁公书,大者无过《中兴颂》,小者无过《麻姑坛》。
然大小虽殊,精神结构无毫发异。熟玩久之,知《中兴》非大,《麻姑》非小,则
于颜书思过半矣。”(《虚舟题跋》)

七、《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
简称《中兴颂》,为颜真卿63岁时摩崖擘窠楷书。竖写左行。其文古雅豪放,
其书宏伟轩昂,气格雄奇,沉著痛快,足与唐中兴功德之盛相匹配。对此书法历来
评价很高。宋欧阳修《集古录》说此刻石“书字尤奇伟而古雅”。黄庭坚有诗赞称:
“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中兴颂》。”(《论书》)董 《广川书跋》说:
颜太师“以书名时,而此尤瑰玮,故世贵之。今数百年藓封莓固,远望云烟外,至
者仰而玩之,其亦天下之伟观者耶! ”明王世贞《 州山人四部稿》说此刻“字画
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当是鲁公法书第一”。清杨守敬《学书迩言》说:“《中兴
颂》雄伟奇特,自是笼罩一代。”

八、《八关斋会报德记》(772年)
此记书法雄伟刚劲,体方笔圆,行笔兼有篆隶笔意,巧运藏锋和中锋,写出“
蚕头燕尾”之态。为颜真卿64岁时所书,是“颜体”的典型之作。此碑与其他颜书
大异,笔画如刀斧之利,不见通常的凝重,别有一番姿态和风度,显现了颜体楷书
的多种风格。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八关斋》骨肉匀停,绝不矜才使气,
昔人以为似《鹤铭》,诚为近之。”

九、《元结墓碑》(772年)
又称《元次山铭》或《元结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
元君表墓碑铭》。此碑为颜真卿64岁所书,他极重元结的为人,故为其精力倾注之
作。宋朱长文《续书断》说:“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
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
未有如公者也。”清翁方纲谓:“《元结碑》乃鲁公正书上品。”

十、《宋 碑》(772年)
又称《广平文贞公宋公碑》,全称《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
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此碑从刻到立,经历四十年,颜真卿为其三次撰
书。正文为64岁所书,是“颜体”成熟后的典型书风,方整虚和,奇伟秀拔。碑侧
为其70岁所书,此时颜书已臻人书俱老之境,高浑绝俗,雍容闲雅,迹化天然。书
法似从《瘗鹤铭》中来,纡徐蕴藉,传达出古朴高浑之风流,雍容秀拔之气骨。宋
黄庭坚《论书》说此碑:“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清翁方纲《
复初斋文集》说:“颜楷以《宋广平碑》为最善,而其碑侧小楷书古朴淡远尤颜楷
所罕见。”

十一、《李玄靖碑》(777年)
全称《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简称《颜书茅山玄靖先生碑》或《
李含光碑》。颜真卿书时69岁。李玄靖是神仙道教上清派陶弘景的五代传人。颜与
李相知几近十年,所以极称其德,谓之“天下道学所宗”。故书此碑激情相倾,为
颜书代表作品之一。明王世贞《 州山人四部稿》称:“结体与《家庙》同,遒劲
郁勃,故是诚悬(柳公权)鼻祖。”清王澍《虚舟题跋》谓:“跌宕莫如《宋广平》,
肃恬莫如《家庙碑》,此碑风格正在《广平》、《家庙》之间,信是鲁公极笔。”
此碑笔力坚苍,笔质圆浑,朴多于华,拙多于巧,古意可掬。

十二、《颜勤礼碑》(779年)
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此为颜真卿71岁时
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书体大气磅礴,雍容华美,为颜真卿晚年书风代表作之一。
此碑是颜真卿书法进入完全成熟时期的作品。从字形上看,改变了“二王”以
来右肩微耸的欹侧结构,而借鉴篆隶书法,用较为平正的笔画,左右基本对称,示
之以正面形象。
从用笔看,他注重一个“筋”字,有“颜筋柳骨”之称。所谓“颜筋”,即字
外显出肌肉丰满的力感,内里却骨骼健强。颜书用笔多以篆法为之,每一笔均凝神
静气,使毫摄墨,不令溢出笔画之外。因用中锋书写,故圆厚而有立体感。他用笔
涩而不滑,如同屋漏痕,自然含蓄,骨气内蕴而又刚劲不挠。
在结体上既有规矩而又不为法度所囿,因字设体,随类赋形,根据字的不同结
构作巧妙处理,显示出楷书的重心安稳,结构停匀,四外撑足,外密中疏,展蹙分
明,避让有序,形成豁达端庄、大方雍容、遒劲豪宕、舒展开阔的特点。
《颜勤礼碑》在布局上也显示出“颜体”的气势美。整篇如排兵布阵,戟戈森
森,纵横成列,整齐大度,浑然一体。在庄严整齐的前提下,做到了黑白互用,疏
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
总之,此碑的书法集中了一切圆、厚、重、稳、拙、大等特点,创造出一种完
全不同于“二王”的新的风格和境界:浑厚、刚劲、方正、庄严,如“项羽挂甲,
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米芾《海岳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