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档案科研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3&rec=134&run=13

从建国至1990年底,全省获得省以上奖励的档案科研成果共76项(次),其中获
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奖的7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的2项,获省档案局科技进步奖的
9项,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奖的10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4项,
获山东省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奖的46项。详见表6-1,表6-2。现将其中获国家档
案局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奖及山东省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的成果选介如下:
山东省档案库房建筑形式与功能的研究 完成单位:山东省档案局、山东工业大
学数传教研室。该项目对档案库房的建筑形式与功能以及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
了综合研究,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并在建库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档案库房建筑的
方向。该项目根据不同物质间热阻值有很大差异的原理,提出了利用空气环廊围护档
案库的设想并付诸实施,建成了环廊式的馆库,并于1978年正式投入使用。几年来,
在不使用任何机电设备的情况下,在隔热、保温、防潮、阻尘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
果。该项目获1987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用Ge(Li)r谱测氡的方法研究及其在档案馆调查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山东省
档案馆、山东省医科院中心实验室。该项目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方面研究了活性炭
吸附氡的特性及规律,为档案馆等环境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工作提高了监测灵敏度,
克服了空气温度造成的测量误差,采样时间由3天缩短到1天,有很大的实用性,便于
大规模调查,可重复利用,成本低,采样不需要电源,也可测量氡的逸出率;在方法
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档案馆环境中氡浓度测定,通过对130多个库房和
500多个样品的测量分析,总结出了氡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估算了档案工作者呼吸系
统受氡及子体照射有效剂量当量及其影响,提出了潜在危险性,对档案资料的长期保
存,改善档案工作者的劳动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护档案工作者的健康提供
了科学依据,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于1989年8月通过鉴定,1991年获山东省档
案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DWH型档案文字图象恢复系统 完成单位:山东省档案局、山东工业大学数传教
研室。该系统是利用高灵敏度的光电转换设备,把已褪变模糊的档案文字图象,通过
可见光的反差,变成幅度不同的电信号,输入计算机;经过图象处理算法,使文字变
得比原文清晰可辨,再打印输出,得到便于长期保存的档案文件。这种方法,具有不
损坏档案原件、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该
系统的研制成功,为档案的抢救工作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实用的方法,有较大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于1990年通过部级鉴定,1992年获省档案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基层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工作内容、范围的浅见》 作者:济南机车工厂张
承涟、韩治国。该论文论证了科技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总系统中
的系统要素;论证了科技档案工作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提出以六个环节为内容的
科技档案工作,不能包括科技档案工作的全部内容,应对其重新认识,并对科技档案
工作的范围,企业、事业内科技档案工作与科技情报、科技图书、科技资料工作的关
系问题,做了深入探讨。该论文发表于《山东档案》1983年第5期。1986年1月获山东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86年12月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实现基层档案馆工作现代化必须从整顿代号起步》 作者:潍坊市档案局郑明
杰。该论文首先概述了符号学对现代科学各科发展的条件作用,指出了档案管理学对
符号学的依赖关系。具体论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符号(代号)在档案管
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指出符号作为一种人工语言形式,给档案管理现代化创造了极为
有利的条件:一是用简单的字母、数字代替复杂的概念、术语,可节省大量述说、书
写、载入与检索时间;二是代号可以把档案的科学分类整理排放成果固定下来,使其
成为长期发挥作用的有机体系;三是有利于档案的保密;四是为档案管理由手工操作
向机械化、电子化发展打下必要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档案馆工作诸环节都要以代号
作为依托,指出了研究代号使用规律的重要性,提出了运用代号的五条原则:一是顺
应档案的整理排放体系,使其成为该体系的概括和体现;二是牢记便于保管和利用这
个目的;三是各种代号的关系必须协调一致;四是严格强调代号的层次性;五是强调
代号的排它性即独占性。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对部分省、地、县档案馆的考察情况的
分析,指出了忽视代号或滥用代号的普遍性及其原因与后果。最后,作者在总结本地
区各档案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整顿代号的主张和具体做法。该论文发表
于《档案学通讯》1984年第3期,1985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86年
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掌握利用特点,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山东省档案局 张尚瀛。论文通过分
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档案利用工作的情况和特点,提出了提高服务质量的设想。
具体内容分三部分:一、从档案馆档案利用频率利用范围、利用方式等方面,分析了
当前档案利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二、为提高服务质量,县档案馆应重点抓
好三项工作,一是编制科学、适用、系统、多样化的检索工具;二是编纂有实用价值
的参考资料,县档案馆应以单项、小型为主;三是丰富馆藏,县档案馆应接收和征集
反映地方特点的档案和基层单位的微观性档案;三、端正服务思想,正确处理利用与
保密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该论文曾提交中国档案学会召开的县
档案馆专题学术讨论会,1983年12月收入《县档案馆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由
档案出版社出版。1986年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科技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刍议》 作者:青岛市档案局 赵维国。该论文就城市
专业主管机关、基层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趋
势进行了论述。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科技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
些问题,作者认为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建立“两
个一体化”,即各专业主管机关信息管理一体化和基层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的一体化。
所谓信息管理一体化,就是指档案、情报、资料、图书等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作者
进一步论述了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信息管理的一体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总趋势,是科技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二、建立科技档案目录中心。作者认为,建立科技档案目录中心是发挥信息管理一体
化的外向型、开放型职能,开拓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档案商品化的新趋势,是实现科
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因此,它是各专业主管机关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
革的发展趋势和一项重要内容。该论文发表于《山东档案》1985年第4期,1986年获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帝国主义与胶海关》编纂者:青岛市档案馆。该书主要收集了帝国主义者把持
胶海关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档案史料,全部选自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档
案。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条约章程”,其中有1898年3月《胶澳租借条约》
(节录),1899年《会订青岛海关征税办法》、《胶州新关试行章程》,1905年《青
岛德境以内征税办法章程》,1915年《会订青岛重开海关办法》等文件。第二编为
“贸易报告”,其中有1928—1931年《胶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4年《胶海关历
年华洋贸易论略》,1925—1929年《胶海关历年华洋贸易统计报告书》等文件。第三
编为“来往文电”,其中有帝国主义者对胶海关管理权的控制,及其把持胶海关对中
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干涉方面的文件。该书所收档案资料中,有些涉及到山东全省各
方面的情况,如山东省自然特征、工业与运输,山东主要出产品和制成品,山东省内
铁路和矿业发展情况,山东省内教会概况,山东省内历任显要官吏姓名和经历,山东
禁烟运动,德日青岛战争及其经过等,对研究山东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于1986
年由档案出版社出版。1987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湿度误差试验报告——对湿度测量误差的探讨》 作者:胜利石油管理局档案
处 温源。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为了准确地控制与调节档案库的湿度,论文作者
从1982年开始,对所使用的10种测湿仪表进行了11项相互测定对比试验,发现不同类
型测湿仪表之间有较大的误差。在测试的基础上,作者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出现误差的原因,有仪表制作上的问题,人工操作上的问题,测湿时的风速问
题,以及测湿仪表是否定期校正等。作者根据测试分析结果,提出了消除误差的几项
措施。该论文在档案保护技术研究领域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对开展档案保护
技术研究有促进作用。该文被收入《全国第三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1990年
3月档案出版社出版),获山东省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档案学会档
案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济南市档案馆指南》 作者:济南市档案馆。该《指南》是按照国家档案局发
布的《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报批稿)》的要求,结合该馆的实际情况编辑出版的。
《指南》较系统地介绍了该馆的基本情况和馆藏档案资料内容。其正文部分以“档案
馆概况”、“馆藏档案介绍”、“馆藏资料介绍”三项内容组成;其附录部分包括济
南市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简介,馆藏档案一览表等内容。该《指南》向社
会各界揭示了馆藏175个全宗、270多个单位的档案和馆藏资料的内容和成分,并附有
照片20余幅。该书是全省市地级档案馆中首先编出的一部介绍性的档案资料工具书,
其内容翔实,文字简练,突出济南地方特色,宣传介绍档案馆工作和社会各界利用馆
藏档案资料提供了有效工具。该书于1990年6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档案学会
1986—1990年档案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关于开放历史档案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青岛市档案局 潘积仁。该论文
从历史档案已经开放了吗、开放历史档案的理论依据、开放历史档案的服务方向、开
放历史档案的服务模式、开放历史档案的基础工作等五个方面,对开放历史档案的某
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对各级档案馆按照《档案法》
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开放历史档案的各项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论
文被收入《全国第三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1989年由档案出版社出版),获
中国档案学会1986—1990年档案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档案分类理论与历史试探》 作者:青岛市档案局 徐葆琛。该论文共分三部
分:第一部分为“传统分类理论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者追溯了中国传统的档案分类
法(系统分类法)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迫使人们必须寻求新的分类
方法,以弥补它的不足。第二部分为“新技术革命对档案分类法的影响”。作者列举
了“信息爆炸与档案分类”、“办公室自动化与无纸办公室”、“网络结构”、“矩
阵体系”、“标准化”、“电子计算机引起的革命”等诸多因素,会给档案分类理论
和方法的变革带来巨大影响。第三部分为“改革分类法,开创新体系”。作者提出了
“通过题名检索、按责任者分类、依主题词排列、分类法和主题法一体化组配”的分
类方法体系,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它的优点。该论文被收入《档案分类文集》(1990
年档案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档案学会1986—1990年档案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