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长清县主要旅游景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2&rec=9&run=13

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县万德镇境内。灵岩寺历史悠久,建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
前秦苻坚永兴中(357年) “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数十区”。据载:“东晋京兆
竺僧朗,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初止琨瑞山降锡焉,往来于此说法,猛兽归伏,乱石
点头”,故称“灵岩”。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寺院遭灭佛之劫,全部被毁。
北魏孝明帝正光初年(520年) ,法定禅师又重建寺院,先在方山之阴建神宝寺,后迁
至方山之阳、甘露泉西,始名灵岩寺。法定也因此被称为“开山第一祖”。唐贞观年
间(627年-649年),高僧慧崇又迁建于甘露泉西南山麓。宋景佑年间(1034年-1038年),
琼环长老进一步扩建,并重建五花殿,宋嘉佑七年(1062年)重修千佛殿,扩大了寺院。
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改敕赐崇善禅寺,到明世宗嘉靖年间又沿用灵岩寺至今。
据记载,灵岩寺在唐宋最盛时有殿阁40余处,禅房500多间,僧侣500余人,与天台山
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同称天下寺院“四绝”,并有“四绝之中处最先”
的美誉。金代《十方灵岩禅寺田园记》碑载,灵岩寺及田园的范围东至棋子岭,西至
鸡鸣山, 南至明孔山,北至神宝寺,东西为10公里,南北为5公里,从寺院到山顶有
殿阁36处,寺阁18座。
灵岩胜境坊等灵岩胜境坊位于金舆谷山口,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上书
“灵岩胜境”,为灵岩寺的第一道山门。坊处前的山谷右侧有一山,名明孔山。峭壁
上有一圆形穴孔,大如车轮,似明镜高悬,名“明孔洞”,山也因此而得名。坊前行
有一拱形石桥,叫崇兴桥,又名通灵桥,是宋代大观二年(1108年)仁钦禅师修建。桥
西有一宋碑,即“大观碑”,镌仁钦禅师重修崇兴桥的经过。过崇兴桥前走是对松桥,
又名明空桥,俗称小石桥,为曲拱单孔石桥。桥两侧石壁上长着5棵苍柏,枝叶繁茂,
在桥上方对接,对松桥因此而得名,也称“合松门”。桥头右侧山岗便是黄茅冈,岗
上乱石,细看似一群神态各异的牧羊。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赋诗:“醉中走上黄茅冈,
满山乱石如群羊”。黄茅冈上建黄茅亭,是当时灵岩寺僧人迎客接官的地方。自灵岩
胜境坊沿途十里的松柏,称“十里松”,亭旁不远石壁古人曾有“十里灵岩翠如荫”
的赞语。
大灵岩寺碑矗立在寺院门前,上书“大灵岩寺”,为元至正三年(1343年)按察使
文书讷(西夏人)手书。
金刚殿是灵岩寺寺院南大门,亦称山门,明清风格建筑,内塑有护法金刚,俗称
“哼哈二将”。
天王殿金刚殿后是天王殿,建于明代。殿内存有唐至清的历代碑刻,系从各地迁
移而来的,记载着灵岩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钟鼓楼位于寺前院内,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均为明代建筑。鼓已不存,明代铜
钟尚存,用铜5000余斤铸造而成。
大雄宝殿位于钟鼓楼北,原名献殿,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年-1110年) 由住持
僧仁钦建造。原为礼拜五花殿的前堂,是寺僧诵经礼佛的地方。明代封德王朱见嶙于
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 捐资塑三大士像于其内,更名为大雄宝殿。现存大殿是清
朝中叶所建。 大雄宝殿共7间,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是硬山顶,建造精巧,勾角玲
珑。殿前古柏参天,银杏合围,雄伟壮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爱新觉罗·弘
历帝为殿题写“卓锡名蓝”匾额及“奇松尔日犹回向,诡石何心忽点头”楹联。
五花殿又名五花阁,位于大雄宝殿北,建于宋代,琼环禅师所建,为全石结构。
殿顶毁于火灾,现存石柱及复莲柱础,是宋代遗物。殿西侧有一株千年古柏,名摩顶
松。据记载,此树3丈高,5抱粗。相传,唐僧取经前曾来灵岩寺,手摩松曰:“吾西
去求佛,教汝枝西长,归时东向,使吾门弟子知之。”数年后,西指的树枝忽然东指,
寺僧见之曰:“吾师回矣。”摩顶松就是由这个故事而得名的。柏树称松则因“柏”
与“悲”同意,古人忌讳“悲’字,故将“柏”称“松”。后人在此树旁植柿子树,
取百(柏)事(柿)如意之意。摩顶松护以石栏,台基东西有“珠树莲台”、“名山胜水”
二石刻,为明代嘉靖年间巡按史张鹏所书。
千佛殿位于五花殿后,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为唐代高僧慧崇创建,宋代扩修。
现存殿宇为明嘉靖年间重建,梁间尚有“时大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岁次丁亥九月初
八日德府重修” 题字。殿前8根石柱及覆莲柱础等建筑构件,雕刻线条生动流畅,花
纹精细。 殿建在高2米的台座上,阔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上施黑瓦及绿琉璃
瓦,雕梁画栋,斗拱交错。檐下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殿内正中置长方形须
弥座, 上有大佛三躯。 中间是宋代用藤脉漆塑造的毗卢遮那佛;东为明成化十三年
(1477年)用5000斤铜铸造的卢舍那佛;西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铸造的弥陀佛。
殿内四壁台座上的40尊宋代彩塑罗汉。台座高0.8米,罗汉皆座像,高1.1米~1.2米,
塑造技法精湛,线条流畅,身体比例匀称,动态变化各有特色。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
称赞其为“海内第一名塑”,现代著名书画家刘海粟观后挥毫“灵岩名塑,天下第一,
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大殿面上下原有高约0.3米的明制铜、木佛千尊,今尚存293
尊。
辟支塔位于千佛殿西侧,是灵岩寺的主要标志,建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 ,宋
淳化五年 (994年) 重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辟支”之意出于佛教,梵语叫
“辟支迦佛陀”,简称“辟支佛”,辟支塔即佛塔。塔高54米,底周长48米,是八角
九层楼阁式砖砌建筑。各层高度与塔径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收分得体,挺拔雄伟。塔
内底层有塔心柱,至第4层内设登塔阶梯,第5层起为实砌塔体,登塔时须沿塔檐平座
绕转而上。 塔顶置铁莲刹,由复体、相托、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各有8根铁链分
别由9层塔上各角的8尊金刚拽引加固。宋代大文学家曾巩曾赞道:“法定禅房临峭谷,
辟支灵塔冠层峦。”
御书阁位于辟支塔东,是一座飞檐丽瓦的两层古建筑,为唐慧崇和尚创建,“御
书阁”三字原是宋僧仁钦所书,明代又重新仿制的。唐宋时,阁内原藏有唐太宗、宋
真宗、宋仁宗等皇帝的御书。金代毁于兵火,唯阁幸存。明代重修,在里面塑了菩萨
像, 后又改塑玉皇像。 御书阁阁基上嵌有历代名人石刻,尤以宋代书法家蔡卞所书
《圆通经》和蔡安特的题记墨迹为佳。门洞壁间有檀树两株, 一株若卷云升舞,俗称
“云檀”;另一株形似蛟龙,谓之“龙檀”。两檀树已有千年高龄,为稀有树木。千
佛殿东有卓锡泉、双鹤泉、白鹤泉,因三泉相隔很近,故称“五步三泉”。泉水从石
涧冒出,注入镜池,泉水甘冽,终年不竭。附近还有甘露泉、袈裟泉、上方泉等。泉
南有茶社,中国北方饮茶的习惯,据说是从这里开始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
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餐食,皆许其饮
茶。人自怀挟,到外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至今,灵岩寺周围饮茶之风
甚浓。
墓塔林位于灵岩寺西, 为灵岩寺历代高僧墓地,存有自唐到清各代墓塔167座,
墓志铭石碑81块。墓塔多为石塔,始建年代不一,造型各异。塔底部浮雕底座,上有
相轮、宝盖、圆光、仰月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和尚邵元于元至正元年 (1341
年) 为灵岩寺第29代住持息庵禅师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碑》碑文。碑高1.63米,宽
0.74米。碑文记载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两国人民自古友好交往的珍贵实物资料。
慧崇塔高踞于墓塔林之首,单层重檐,是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 为高僧慧崇所建
的墓塔。塔高5.3米,每面宽3.74米,南面辟半圆形拱门,券额雕兽头、武士像,内为
方形室。塔顶为叠涩砌筑,上置露盘、仰莲、宝珠组成的塔刹,东西均系饰门,雕有
乐伎、舞伎、飞天等精美浮雕,保留着六朝、隋代的一些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
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
可公床白云洞证明殿可公床,俗称大石棚,有“名山石宝”的美誉,位于御书阁
东北峭壁上。可公,明代灵岩寺僧,自号“僧可”,皇帝赐号“达观大师”。因他常
在此石上坐禅,死后其弟子称此石为“可公床”。石床之上,有石刻《朗公传》。白
云洞门高2米, 主洞进深7米,洞壁上镶嵌着清乾隆皇帝钦书御碑文5篇。洞门上亦是
悬崖。证明殿在方山之巅,开凿于唐初,又名“方山积翠证明殿”,亦称“证明功德
龛” ,俗称“红门”。龛内北壁上有雕塑释迦牟尼像,高约5米,面容生动壮硕,体
态丰满自然, 身着袈裟,左右各塑菩萨1尊。龛上绝壁如削,状若斩云,山下塔影殿
廊,交映生辉,景色壮观。
自明代以来,灵岩寺就有“灵岩寺为泰山背幽绝处,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
之说。建国后,1956年-1985年省、市、县各级政府共拔款300万元,10余次对灵岩寺
主要建筑进行修缮。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80年代以来,灵岩寺
年均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1993年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
齐长城长清段位于长清县城南部, 有东西两段遗址。西段在广里村东北,长200
米, 高2米,底宽2米,夯土筑城。东段在万德镇长城村西,长200米,高2米,底宽6
米~8米,夯土而成。村北原有孟姜女庙(已圮) ,遗址上尚存明、清重修记事碑。界
首镇北麻套村北,沿北顶山脊长城遗址段长4公里,高4米~5米,底宽8米~10米,顶
宽5米~6米,石砌墙。长清、泰安交界的山口处两侧的城墙保存完整,雄伟高大,由
羊肠小道贯通其间。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长清县孝里铺南的孝堂山上,建于东汉初年,相传是汉代
孝子郭巨家的墓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上房屋建筑。石祠外面原有罩室,年久已废。
1954年重建了罩室,1976年再次扩建。院内东侧有明成化二年(1486年)立的“汉孝子
郭巨之墓” 碑。祠呈长方形,室内以青石砌成,宽3.8米,进深2.08米,前面正中用
八角石柱分隔为二,在八角石柱与后墙之间置三角石梁,使祠分为两间。前檐东、西
角各有一石柱支撑。墙壁以厚约20厘米的石块砌成。屋顶以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
瓦垄、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作单檐悬山顶式。山墙、八角形柱、大斗和瓦当上
均刻着垂帐纹、菱纹等简朴装饰。祠内的石壁和石梁上,雕刻着精美的画像。北壁横
刻一大幅画像,分东西两段,画面构图分作上下两层。上层是一个王者出巡的巨大行
列,下层是石祠画像中心,以三个殿阁为背景,三座殿阁皆为两层,旁有阙门如亭阁
式,组成一个威武雄壮的画面,在殿阁之中为王侯受礼的场面。殿阁、阙门之上装饰
着许多动物。殿顶上正中立一只身长毛的人,斜立欲飞。此外还刻有凤凰、鹳、锦鸡、
鹤、兔、猴、鸭等禽兽。东壁画像构图分三层:上层刻的是蛇首人身,西北手持曲尺
形物的是伏羲氏,身旁为欢乐声景,下层坐东击鼓者似为雷神,是一古代神话故事;
中层为两队相通的行列,似是群臣欢迎外宾或得胜回朝的场面,其下有周公辅成王的
故事;下层一区有庖厨、百戏、巡猎等场面。两壁画像也分三层:上层蛇身人首持物
状的是女娲氏;四人以木棍穿二人胸膛抬着行走的,可能是《山海经》上说的贯胸国
人;下边正中端坐一贵妇人,似是西王母祝寿的场面;中层一区上面像是王公贵族出
行仪容,胡王献俘和浴血酣战的场面;下层是紧密相连的狩猎场景。三角石梁画像,
正中是升鼎的故事,其引弓射鸟者是象征后羿射日的故事。三角石梁两壁,画的是在
一座桥上发生了坠车的事故;石梁的底面是一幅日月星辰图。1961年墓祠被公布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山位于长清县东南20公里处, 主峰海拔395米,属泰山山脉,因有会仙、志
仙、群仙、望仙、聚仙五峰而得名。它是山东金代全真教最著名的胜地。五峰山东南
青崖寨山系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民起义军孙化亭屯兵遗址,至今山上仍存有大
批营舍、储水槽、旗座等古遗址。五峰山山势峭拔,漫山积翠,寺观错落,风景宜人。
峪口有“一天门”,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820年)。望仙峰下有“青帝宫”遗址。
青帝宫后还有南观(德王陵遗址)、北观(洞真观)等道观多处。1979年公布为市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洞真观又名神虚宫,俗称大庵,在志仙峰下,始建于金代泰和年间 (1201年-120
8年),为全真教道士丘志原所建,是五峰山的主要建筑。建有三元殿、真武庙、玉皇
殿、三青殿、青帝宫、九莲殿、吕祖庙等。金贞佑年间(1213年-1217年) 定名为“洞
真观”,在元明两代皆有所扩建,元代又封其为“护国神虚宫”。明万历年间经道士
周云清整修扩建,“创构宫宇,横殿岿崇,金碧辉煌,号称极盛”。明神宗朱翊钧为
供奉其母李太后,建九莲殿,封太后为九莲菩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又派遣
全真道士周玄真(即周云清) 在这儿刻印了《道藏》全经680函,改洞真观为“保国隆
寿宫”,并敕建隆寿宫石坊。观内花木郁森,其中有13株古柏名为“十三太保”;院
外一株古银杏, 高达30米,树围6.5米,雌雄同株,国内罕见。观内元、明、清碑碣
林立,尤以金代道士《崔先生像赞》最为珍贵,碑刻为沈士元绘,像上端有元好问、
刘祁、杜仁杰的赞词,书体分籀、篆、隶三种,碑阳为崔真静小传,对研究金、元文
化具有较高的价值。玉皇殿东外墙下,有观内第一名泉--清冷泉,泉水清冽,涓流淙
淙。
莲花洞石刻造像在迎仙峰西侧的峭壁上,洞高3米,凿刻年代约在东魏至隋之间。
石窟高3米,券门额“圣佛莲花洞”为明天启六年(1621年) 石刻。洞内有大佛3尊,石
壁及拱门两侧雕有小佛242尊, 窟顶有藻井雕莲花30余朵,故名莲花洞或千佛洞。洞
内题字20余处,其中有石贵妃造像及卢义基为亡妻的造像,还有东魏武定五年 (54 7
年)、北齐乾明元年(560年)等年代的造像。
1985年, 长清县及各乡镇投资140万元,在五峰山建成别墅庭院11座,取名五峰
山庄。 同年7月开始接待游客。1989年维修了洞真观木牌坊、志仙亭等古建筑,1992
年又维修了玉皇殿、 龙王庙、虎神庙等,整修石盘路2500米,建挡土墙300余米。19
93年6月, 济南市以五峰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兴建“中华周易苑”,并建
立济南市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度假区规划控制面积38.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8平方
公里,主要有中华周易苑景区、钓鱼及水库景区、旅游经济区、高尔夫球场(韩国村)、
丛林别墅区、民俗商业街、崮山水库景区等7个功能小区。五峰山年均接待游客约6万
人次,1993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