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类 滨州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2&rec=54&run=13

滨州地区位于山东省北部,北临渤海,西北与河北省沧州地区交界,西部与德州
地区接壤,西南毗邻济南市,东、南两面分别与淄博市、东营市相连。面积为9609.6
平方公里,人口352.06万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6县。
滨州地区早在商时就有了人类的活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成为齐国的领地。在五千
多年的历史中,滨州出现了孙武、田横、范仲淹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孕育了诸如秦
台、三姑台、龙山、商周等古文化遗址,留存了泰山行宫、范公祠、唐李庵、魏集地
主庄园、吴氏故居等代表各时期的典型古建筑,还有不同年代的寺庙、塔祠、楼阁、
湖园等众多的古迹、古址。这些具有自然和人文内涵的古旅游资源,同黄河大桥的现
代化气势和素有“鲁北黄山”之誉的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滨州黄河
之滨旅游独具的特点。
滨州黄河大桥位于滨州市区南部,原名北镇黄河公路大桥,1985年改称今名。桥
于1972年元旦动工修建,同年国庆节建成通车,为当时黄河上最好的公路桥。1984年
春至1987年9月对大桥进行改造。桥总长为2931.5米。桥面车行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
宽1.5米,桥下为四级航道。桥身共12个孔,125个墩台。大桥分主桥、引桥两部分。
南北接线共长4.8公里。北引桥端的交通环岛中,矗有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 领导
农民起义的滨州女英雄唐赛儿的铜塑像,塑像高40米。南引桥端的交通环岛上建有大
理石镶面的对三角菱形桥标一座,高44米,内设旋转式楼梯,登临顶端,黄河之水、
平原景色和大桥全景可尽收眼底。大桥北部与蒲园、蒲湖园林风景区融为一体,构成
滨州市的特有景致并形成旅游长廊。
蒲园也称蒲湖公园, 位于滨州市南隅、黄河旧堤之下,1986年建成。公园占地1
3公顷,水面176公顷,与滨州黄河大桥桥头风景区连为一体,为滨州地区最大的游乐
场所。全园由大桥景观、湖山景观和园内活动三部分组成。蒲园内有假山,山前为广
场,山下为蓄水池。石山北侧有一处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内设各种服务设施。西南隅
为儿童乐园。石山东北方向有一个人工湖,谓浦湖,湖心建有碧波亭,湖中可泛舟。
湖西北岸建有游泳池,东岸为旱冰场。在蒲园与蒲湖交汇处建有赏月亭,登亭夜可观
赏明月,昼可北瞰蒲园风姿,南望蒲湖秀色。
马踏湖又名锦秋湖,俗称麻大泊官湖、马踏湖,位于博兴与桓台两县之间。湖面
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8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任密州知州时,
曾来游湖并赋诗:“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市,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
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五盟在白鸥。”后人即取其诗前两句尾字将此湖称为
“锦秋湖”。麻大湖原名马踏湖,传说齐桓公曾在这里会盟六国诸侯,大批兵马踏平
地为湖湾,故名马踏湖。据《水经注》记载:水又东北流,汇为渊渚,谓之平州。按
今之麻大湖即古济水所汇成的“平州”这一说,至少有近1500年的历史。
麻大湖西南高, 东北低,湖水深约1米~7米,正常蓄水量达640万立方米,湖中
河叉交错,阡陌纵横,有水田两万余亩,整个湖区蒲苇丛生,盛产40多种鱼和其他多
种水产品。著名的有金丝鲤鱼、黄鳝鱼、大毛蟹和鸭蛋等,历史上曾是向宫廷晋献的
贡品。芦苇、蒲草、莲藕、箕柳为湖区四大经济作物。栖息于此鸟类有80多种。麻大
湖素有“北国江南”之称。日本游客则称为“天然乐园”。夏秋两季为旅游的最好时
节。
董永墓位于博兴县陈户镇董家庄东南7公里处,是汉代孝子董永之墓。墓高约2.5
米,占地约100平方米,地面封土完整。墓前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所立的“汉孝
子董永之墓”石碑一通。相传,董永自幼以孝为先,唯父命是从,因家贫卖身葬父,
感动天下,一农妇慕名而来,以身相许,与之结为终生伴侣。这段佳话后来被人演义
为《天仙配》神话故事,从而驰名中外。该墓曾有汉砖出土,证明其历史悠久。据博
兴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邑人高学礼等人曾重修董永墓。此外,在博兴
城内曾有仙孝祠,在董家庄曾有董公庙,并塑有大型董永像。清末民初,董家庄一带
村民逢年过节,都要在董公庙和董永墓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并家家悬挂董永像,
以示纪念。
滨州三姑台位于黄河北大堤之南,滨州黄河大桥以西。相传汉代此地有一位名叫
蒲茂的老翁,膝下无子。其三个女儿誓不嫁人。蒲茂临终前,三个姑娘各自给父亲建
造了墓穴,问父亲愿葬在哪里。蒲茂要三个女儿在他死后,把尸体放到自己的马车上,
绕三个墓转,马车停在哪个墓旁就葬在哪里。蒲茂死后,三个姑娘遵照父亲有遗嘱,
结果,马车最后落在三姑娘所修的墓地旁。三个姑娘终身未嫁,百年后也葬在了蒲茂
的墓前,由此人们将这里称为“三姑坟”。三姑坟,呈东南、西北方向排列,以大姑
娘居中,三姑娘在北,二姑娘在南。后人曾在此筑台修祠,扩建山门庙宇。后因黄河
改道于此,庙宇因河灾被毁,现只存高台。人称滨州三姑台。有旧日修祠碑文传世。
丈八佛石造像位于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又称兴国寺石
造像, 因身高丈八,俗称丈八佛。据史料记载,公元534年,这里始建一个很大有寺
院,名兴国寺。此像就坐落在寺中正殿内,该寺曾于元元贞二年(1296年)、明景泰元
年(1450年)、明万历元年(1573年)、清道光六年(1826年)多次重修。每年逢农历十月
十五庙会,其香火盛势远近闻名。至清末,兴国寺因年久失修而败落倒塌,石碑亦失,
现仅存丈八佛立于原地。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米,
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面方圆微笑,丰颐大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
式”通肩袈裟,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人体比例准确,堪称艺术珍品。
秦台位于新滨城东北5公里处的单寺乡西石村西南500米处,台高19米,底部周长
1884米,面积2826平方米,顶部周长628米,面积314平方米。据《齐乘》载:“秦台,
滨州东十三里,高八丈,周二百步,相传秦始皇东游萦蒲系马之处,亦名蒲台,般阳
之蒲台县以此氏焉”。相传秦始皇遣徐福求长生不老药,久而未还,筑台望之,故名
秦台。也有人认为是古时峰火台。秦台,为人工夯土筑成。台东侧剖面,夯土层次分
明,每十五六厘米为一层,夹有红烧土及陶片,并发现了汉代瓦当。秦台顶上原有一
玉皇殿。据《滨州志》记载,系宋朝渤海勋绩万氏修建。元、明期间都曾修复。台下
有一八角井,俗称八角琉璃井,系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僧人海静及居民李青所掘,
万历年间复浚。清乾隆年间重新砖砌井壁,并在周边加设了石栏栅门。现因年久失修,
已废。出旧滨城东门,秦台即隐约可见,其状如枣核。特别是清晨,远处的秦台在云
雾缭绕中似缓缓转动,是滨州奇观之一。
魏集地主庄园位于惠民县魏集乡魏集街,建于清光绪十六至十九年 (1890年-189
3年),建筑面积为3818平方米,是清朝户部郎中魏玉炳之四世孙魏肇庆的住宅。庄园
为城堡式建筑, 东西、南北排列层叠有序,有殿舍房间256间。院大门有四层,院内
有水井三眼, 殿房内外,画梁雕柱,工艺精湛。四周砖石围墙南北长83米,东西宽4
6米, 高10米,底宽30米,顶宽1.5米,上修高1米的垛口并有弹药坑数十个,可备防
御射击。围墙东南和西北两角及正门二门设有三层碉堡。围墙与房以吊桥连接,并有
暗道相通。庄院内共有13个院落。各院落之间既可以随意贯通,如遇危急情况,即可
以围墙、碉堡三侧射击,控制四周,以大墙垛口和墙腰暗孔之正面火力独挡一面,形
成上下左右立体交叉火力网,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魏集地主庄园以设计独特,高大
坚固,雕画技艺精湛,为研究清代民居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子故园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城内, 建于1991年,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为一园
林式古建筑群。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园内塑有高
达8米、 重20吨的花岗岩孙子塑像,上有郭化若将军题写的“兵圣孙武”四个大字。
规划中的主体建筑为孙子书院、 孙子博物馆以及孙子阁与学术会堂。孙子书院已于1
990年竣工。 书院大殿内有孙武坐像和六幅反映孙武主要事迹的大型壁画,配殿放有
关于孙武及《孙子兵法》研究和应用的历史资料。院内回廊壁上刻有《孙子兵法》全
文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 聂荣臻、费孝通等的题词。故园内还有1.5万平方米的
天然水面,建有中心亭、三线曲桥,为游人提供多景观的活动空间。
醴泉寺位于邹平县境内西南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后圮。唐中宗时,寺
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寺坐
南面北。迎门为文昌阁,阁上有殿。殿西有一古钟,径可2米,高3米有余,撞击之声
响彻数里。阁南为大雄宝殿,能容千人,中有释加牟尼石像,系一巨石刻成,仅头部
就有一米多高。殿后有东西两个跨院,东为范公祠,西为三星殿等。宋代政治家、文
学家范仲淹幼年随母嫁适长山,曾寄读醴泉寺。范仲淹去世后,县人为其建祠纪念,
醴泉寺香火也随之日盛。 寺南5里为黉堂岭,山峪纵深,古木参天,中有一石洞,相
传当年范仲淹曾避寺中喧嚣来此攻读,世称“读书洞”,又称“上书堂”。抗日战争
爆发前,梁漱溟先生曾在醴泉寺建乡学并设医院。抗战中,曾为八路军兵工厂和后方
医院。1939年清明时,日军扫荡,千年古寺被毁于一炬,现仅存唐志公之碑与石佛头
像。1980年被列为县级古文化遗址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公祠位于邹平县长白山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
淹的享堂。据旧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
持修建,此后历代曾多次修缮,最后一次是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范公祠坐北面南,
左右分立两碑:左书“先忧”,右书“后乐”。门左右联“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
二十年长白山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
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全
面的概括和评价。祠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
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坐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一株,高达十
丈。院内还有槐三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
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额两块,
一块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因年久失修,祠已面目全非,仅大殿五间
及“怀中抱子”树尚存。
唐李庵位于邹平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相传唐代有名为李二仙的僧人曾在此修炼,
故名。唐李庵,兴建年代已不可考。据碑记记载,其最早的一次重建是在明隆庆年间,
距今已有400多年。 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三间,另有跨院僧房、藏经楼
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 寺东的姑子庵草房等,总计有房屋32间,建筑面积820平方
米。大殿、屋脊、檐角均饰有双龙和吻兽,内部绘有钟馗捉鬼、菩萨像、唐三藏取经、
八仙人物、哪咤闹海、彩色神仙飞升图、墨色老虎、竹子、彩色三国演义故事,以及
墨色山水、人物画等大量壁画。庵内还有有明隆庆元年至清道光年间增修唐李庵石碑
4座,丁香、柏树数株和一株相传有500年树龄的文冠果树一株。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仙山位于邹平县城西南7.5公里处,海拔590.8米,为长白山脉北部山群的主峰。
相传八仙曾会集于此,故名“会仙”。会仙山山势陡峻,北有石船谷,南有盘壑谷,
只有西坡几线羊肠小径可达山顶。山顶地势较平,原建有金母祠。山顶有一日观台,
若在晴朗的早晨,于此遥望东方日出,会隐隐见东海鳞鳞金波,古人曾有“东望沧,
一勺流”诗句描绘其景观。
会仙山周围大小山头几十座。山西北,绵延九峰,谓九节青龙山。青龙山二、三
峰之间,有一天然通道,古人谓之邹关,又名隘阜口。今有章(丘)索(镇)公路过此。
相传孔子曾路过此处,见妇人哑嗓,遂歌曰“哑妇之口,可以出走”,哑嗓遂灭迹,
故此口又称妇口。青龙山东为凤凰山,凤凰山与会仙山中间突起一峰,谓观湖顶,可
俯瞰西古浒山泺景色。
会仙山东为老人峰,因山顶巨石状似老人而得名,俗称“老蒋背老婆”。会仙山
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有时可幻现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观--会仙仙灯。旧志载:“岁
以三月三清明,仙灯夜见,状如星火,爝火大者如盘盂,飘渺空际,时远时近,乍开
乍合,如人持烛以行者,许时方没”。上番胜景今人虽未曾见,据记载实有其事。会
仙山矿产极为丰富,最著名的要数铜矿和花岗岩,而且蕴量极丰。会仙山还是中药材
的集中产地, 出产柴胡、远志、半夏、丹参、酸枣仁等药材200余种,还有金针菜、
磨菇、野韭菜等野味菜蔬。
海丰塔位于无棣县城东南关荷花湾畔的大觉寺内,原名舍利宝塔,又称大觉寺塔,
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 ,明洪武五年(1372年)更名为大觉寺宝塔,永乐年间无棣
县易名海丰,故称海丰塔。塔为楼阁八角砖塔,青砖到顶,飞檐挑角,角系铜铃,比
同类型级数较多的开元寺塔高出两级,先于北京万寿塔、杭州六和塔等诸名塔,而寿
龄高于西安大雁塔六岁,与以高寿著称的佑国寺铁塔比肩称奇,为旧无棣八景之一。
清康熙七年六月(1670年)地震,大觉寺塔裂,光绪十四年五月(1888年)地震时,塔身
圮其半,1956年因塔身破损严重,有倒塌之虞,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将地表以上塔身
拆除。 1991年7月12日,于大觉寺旧址重建海丰塔,1992年5月1日竣工。海丰新塔由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者无棣县籍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镈设计,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
题写了“海丰塔”的塔匾。新塔在原塔北50米处,八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座径11米,
塔高45米,基础增建地宫,并有隧道通连大觉寺旧基。外廓砖瓦结构,饰八棱飞檐挑
角,座基四门分陈。
吴式芬故居位于无棣县旧城区南门里,旧称“尚书第”,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一宅两院。吴式芬,清咸丰年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是著名金石学家、封泥研究
的奠基人。南院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 ,原系明户部尚书王佐府第。
宅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分南客厅、北砚堂、东门庭、西下院四组建筑。宝砚堂,
因吴氏珍藏苏东坡“雪堂宝砚”而得名,为吴氏翰墨会友之所。堂中竖置楠木雕透花
屏扇,上挂邓石如篆书“宝砚堂”竹青金字扇开匾额,中挂大理石刻山水条屏四扇。
北院是“尚书第”,建于清康熙甲辰年(1664年),为重檐歇山式高台门楼,是吴
氏迎接圣旨及官会活动的地方。门楣上悬大学士于敏中手书“尚书第”横匾,左右楹
联为“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室内迎门高悬军机大臣张
廷玉手书“父子进士”金匾。院内南北两月亮门后,便是吴氏家庙大厅,南厢是“陶
嘉书屋”,系吴氏藏书之处;北厢是“双虞壶斋”,为吴氏著录、休息和独步之处。
北出角门是深闺小院,再往西是西花园。吴氏故居系明清时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
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