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其他地区主要旅游景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2&rec=49&run=13

舍利塔位于临清城北永寿寺南 (今在河套内) 。始建年代无考。据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临清县志》载: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工部尚书柳佐(临清人)重修,
历时9年乃成。舍利塔为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9级8面,高约60米。塔座为条石砌基,
周长39米, 高约5.3米,南面辟门。九层塔身,自下而上,逐层递减。二层之上,每
层八面设门, 四明四暗,每层密檐宽度1.5米,檐下有陶质花纹斗拱,转角空柱下皆
雕莲花承托。各角均有雕花木缘挑出,上系铜钟。塔内有通天柱为中轴,壁有转角形
梯道可迂回攀登至塔顶。第五层内壁有《修观世音菩萨宝塔疏》石刻。第六层内壁有
“秀聚中天”四字,东西二窗楣额刻有“东兴岱岳”、“西行太行”。塔刹为盔形。
明清两代多有官宦文人来此登塔赏景,吟诗礼赞。1956年,舍利塔被定为地级文物保
护单位,并收入《中国名胜辞典》。1982年秋,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古塔研究专家路
秉杰对其进行测绘鉴定,认为塔心木柱乃唐代建筑风格,其收分小至近似垂直和用油
灰纸浆混凝而成的盔形之顶,皆属罕见。舍利塔是临清的象征。1984年以来,年均接
待中外游客7000余人。1993年接待游客7800多人。
临清西清真寺俗称北礼拜寺,位于城西北隅卫运河先锋桥畔,是一座保存较为完
整的古代建筑群。寺始建年代无考,据碑文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清嘉庆
十四年(1809年) 曾两次重修。从第一次重修算起,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寺由前
殿、后殿、抱厦等组成勾连式结构。现存大门、钟鼓楼、望月楼、穿厅楼、正殿 (礼
拜堂)、北讲堂、沐浴室、后门等建筑80余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大门有清代“彝伦
攸叙”四字匾额。正殿覆绿色琉璃瓦,葫芦形尖顶。殿背有三,中间较高,均置桃形
空心铜顶,飞檐四出,犹雄鹰展翼,呈印度寺庙风格。殿内壁画色彩鲜艳,图案工整。
外壁嵌记事石刻若干。后门正面留存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石刻。殿后塔楼高耸,殿前左
右角亭对立,正前方有一精致秀丽的望月楼。寺内尚存十余株古柏,使此寺显得古老、
庄严、幽静。198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拨款11.5万元,临清市人民政府拨款2万元修葺。
1984年以来,年均接待中外游客7500人,1993年为8100余人。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头矶位于临清市中区汶河分汊处。据清康熙十七年《临清州志》载,建于明代
正德年间。明嘉靖年间续修。明初,临清治所由旧县村迁至今之市中区考棚街,周围
方圆数里,称为“中洲”。鳌头矶在中洲翘首之地,如鳌足分列左右,广济桥尾其后。
鳌头矶是一座古式的木结构小型建筑群。内有北殿三间,俗称李公祠;西殿三间,曰
吕祖堂;南楼三间,名望月楼;东楼三间,楼上建观音阁,呈方形,飞檐四挑,木隔
落地。鳌头矶底部以砖砌成方台,台中东西间有门洞,洞楣上书“独占”二字,为明
嘉靖年间州人方元焕所题。台上阁楼歇山重檐,主体用三梁架、五梁架、七梁架构成,
上覆筒瓦,脊背上有陶制兽形装饰,飞檐四排,整个建筑精密朴实。明清时期,“鳌
矶凝秀”为临清十六景之一。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咏鳌头矶》云:“鳌头矶下征帆发,
江山帆樯万斛来” , 是当年鳌头矶附近运河景观的生动写照。1984年省文物局拨款
3.5万元重新彩绘修缮, 并将临清市博物馆设置于此。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1984年以来,年均接待中外游客7000余人,1993年度接待游客达780 0多
人。
五样松位于临清城东一公里处, 树高16米,树围1.9米,树冠形似巨伞,树干虬
曲斑突。因树叶呈针、刺、米粒、竹蔑、喇叭五样而得名。据传,五样松植于明代永
乐年间,由五种松树苗扭结,日久而成一体。1935年《临清县志》以“东郊孤松”之
名,列入“临清十景”。1943年、1969年两次内燃,历时八十余日,树干腹空,枯枝
渐多。1987年市城管会张荣楷等人筹款万余元,垒砌台阶石栏,加以养护。1984年以
来,每年约5千余人来此观看五样松。
景阳岗遗址位于阳谷县张秋镇景阳岗村西约100米外, 南北长250米,东西宽约2
0米, 最高点高出地面约5米, 为缓起的沙岗, 文化层积厚约1.5米,1973年鉴定为
“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有龙山文化文物、商代文物、战国文物等。此地传为武松
打虎地。现仅存一高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土岗,岗上建有武松庙3间,内塑武松
打虎像, 四壁彩绘《水浒传》 故事壁画多幅。庙宇左前方有一“虎”字石碑,上镌
“景阳岗”三字,为现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手笔;右前方有一草体“虎”字碑,为现代
著名书法家杨萱庭所书。庙宇四周古柏参天。岗东南侧有碑亭一座,立碑年代不详。
著名艺术家刘海粟、李苦禅、刘继卣等曾为景阳岗题词或赋诗作画。1977年被公布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以来,来此旅游观光的客人与日俱增,已成为县内重
要旅游点之一。1984年以来年均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1993年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
狮子楼坐落于阳谷县城十字街首,始建于宋仁宗景佑年间,几经重修。现在的狮
子楼,为1983年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指导设计,山东曲阜古建
筑队施工修建, 1984年6月全面竣工,投资70余万元。狮子楼为仿宋式建筑,二层开
间三进深, 建筑面积451平方米,高15.8米,楼身坐西朝东,青砖灰瓦,飞檐斗拱。
楼前列古狮4对,内有《水浒传》故事壁画多幅,水浒人物塑像8尊。此楼因水浒英雄
武松斗杀西门庆的故事而闻名远近。当代文化、学术界名人沈雁冰、刘海粟、李苦禅、
顾颉刚等对其均有题咏。1993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迷魂阵位于阳谷县城北6公里处。 传说战国时,齐国军师孙膑曾于此设迷魂阵大
败魏军。现该处有大小迷魂阵村。村中有孙膑阁、孙膑庙,还有1938年所立万民感灵
碑,碑文阴刻正楷,历述孙膑生平事迹。这两个村庄的田垅、街道斜曲,房屋朝向各
异,村内巷道迂回曲折,外人进村往往迷失方向。这里曾多次接待日本、朝鲜及台湾、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1993年接待中外游客约6万人次。
海慧寺位于阳谷县阿城镇南街,其主体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清乾隆、光绪年间
又两次扩建,形成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寺占地百余亩,由刘公祠、海慧寺、运司会
馆三部分组成。原有殿堂、僧房、楼阁200余间,各种佛塑500余尊,常住僧人40余名。
建国前夕,僧众散尽。建国后,一直为粮所占用。1958年和1966年两次遭破坏,寺内
佛塑、碑刻毁坏无遗。殿堂室宇现存81间,大雄宝殿、方丈阁等处保存尚完好。
尚庄遗址位于茌平县西2公里尚庄村。 村外有一大土丘,南高北低,缓坡南北长
340米, 东西宽230米,面积7.8万平方米。土堆高出地面1.5米,文化深层5米。
1975年至1976年,山东省博物馆和聊城地区文化局进行了两次挖掘,揭露面积7500平
方米。出土商代、汉代比较完整的文物4500余件,其中有骨针、蚌、石器、普通陶器
和罕见的灰陶、规鬲、红陶鼎等珍贵文物,系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遗址。1977年遗
址被公布为省、地、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子高遗址位于茌平县城东北4公里台子高村。村南有一高出地面约2米的台子,
面积3484平方米。台子高春秋时叫牡邱。据《清一统志》记载,春秋僖公十五年 (前
645年),僖公与齐侯、陈侯、卫侯、郑伯、许男、宋公、曹伯在此共订盟约。1976年
和1978年,地、县文物考古工作者两次进行挖掘,发现了圆足盘、灰陶罐、盆、壶、
古刀、古斧、蚌等珍贵文物。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训纪念馆位于冠县柳林镇东门外,始建于1903年,又名武训祠堂。武训(1838-
1896) ,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他一生行乞兴学,成绩卓著,先后兴办冠县柳林崇贤义
塾、馆陶杨二庄义塾、临清御史巷义塾三处义学,使穷苦的孩子有机会上学,为世人
所敬仰,被称之为千古奇丐。武训于1896年6月5日在临清第三义学逝世,人们遵遗嘱
将其葬于柳林镇义学东侧。 清廷为表彰他,将他的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于189
8年9月施以“乐善好施”匾额,并为其修墓,立碑建祠。1903年,由堂邑、临清、馆
陶三县乡绅组织在“崇贤义塾”东侧建武训专祠。1936年,由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主修,
当地人民捐款,按原来武训专祠样正式修建了武训祠堂,因日本入侵,工程延长了工
期,后又续建。1967年武训墓被掘,武训祠被砸损。1988年再次修葺扩建。
祠堂和武墓呈中轴线南北排列,四周是青砖围墙,墙外是武河。整个建筑占地面
积110亩, 坐北朝南,有大门、祠堂、武墓、陈列室、武林五部分。祠堂大门上有门
楼青瓦覆盖,中门上有匾额“义学第一处”。祠堂前面东西两侧立有六通碑刻,记有
武训生平事略。祠堂面阔5间,进深3间,东西16米,南北12.5米,高20米,为木架结
构, 构思严谨,别具匠心。祠堂北面是武训墓,墓高2米,周长16米,半球形。1896
年葬时是土墓,1936年改为水泥墓,1967年被挖掘毁坏,1988年再次修建。墓东侧有
两株白杨树,建祠时所植,枝茂叶密。墓北是武训事迹陈列室,正面墙上武训画像两
边有联:“线头缠出千秋业,豆沫长留万古香”。室内展出有关武训的生平及各种资
料,并陈列各界名流的题词、留影。陈列室北面是武林。每年有数千人来此参观、考
察。1993年接待中外客人2500余人。
曹植墓位于东阿县东南20公里鱼山西麓,建于魏太和七年(233年) 三月。曹植(1
92-232) ,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才华高旷,为“建安七子”之一。魏太和三年(229
年)封东阿王,魏太和六年(232年)改徙陈(今河南淮阳)王,同年于封地去世,谥“思”。
曹植为东阿王时,常登鱼山,瞻岳望河,不禁感慨系之,有终焉之心。病逝后第二年,
子曹忘遵嘱将其归葬鱼山。
墓室坐东朝西, 为一座凿山而修的洞穴墓。据1977年3月在墓门上方墓壁中发现
的铭文砖上记载,当时修墓的共有200人,由姓侯的兖州刺史(时东阿属兖州) 负责督
修。从券拱式的墓门内往下看,有一深不见底的水井,据说曹子建的棺椁就悬在此井
中。 墓冢右前方有一高约3米的隋碑楼,门楣上刻“曹植隋碑”四个楷书大字。碑楼
内有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立的“东阿王曹植墓道碑”,碑圆首方趺,趺座半入土中,
高度不详。碑冠与碑身为整石雕出。通首高2.47米,宽1.03米,厚0.21米。碑首雕而
不 , 起龛有三身像。碑高1.80米,碑文22,935字。碑楼西壁嵌有石刻一方,东壁
嵌有一方竖碑, 年久风化,仅能辨认碑冠“魏陈思王传碑”5个小篆体大字标题,估
计当为叙写曹植生平事迹的铭刻。墓门前还有清末民初县知事的两方题词碑碣和清代
维修碑楼记事石。
1981年,东阿县人民政府投资维修了碑楼,修建了墓基围墙。1984年12月,中国
历史博物馆将珍藏的132件曹植墓出土文物交东阿县人民政府。1986年5月又对墓进行
了全面修复,并筹建曹植纪念馆。同济大学古建筑专家路秉杰为墓门楼绘了草图,画
家吴作人为纪念馆题了匾额,戴敦邦画了曹植像,孙瑜、刘海粟、颜文良、赵朴初、
溥杰为之题词写诗,沈雁冰题写的“东阿曹子建之墓”也勒石竖于墓前。1992年被公
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