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聊城市主要旅游景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2&rec=48&run=13

光岳楼位于聊城旧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洪武二年(1369年)东昌
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为了加强这一军事重镇的防御能力,将宋熙宁三年(1070年)所筑
土城改建为砖城。之后,利用修城剩余木料,在城中心修建一座更鼓楼,初名“余木
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重修时又因地而名“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
河南西平李赞与太守金天锡命名光岳楼之时,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此后历代重
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六百多年来,光岳楼共进行过多少次维修,已无从
确考,仅据历代碑刻和《聊城县志》《东昌府志》记载,明、清、民国时期,对光岳
楼进行过11次维修。 建国40年来,又对光岳楼进行了6次维修。最后一次维修从1984
年5月动工到1985年12月竣工,历时19个月,耗资45万元。
光岳楼为四重檐十字脊楼阁,由楼基和四层主楼构成,高33米,占地面积1236平
方米。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38米,底边边长34.43米,上缘边长31.93米。
四层主楼全为木结构, 方形带廊,高24米,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一座高3
米、 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光岳楼虽始建于明初,却在形式上承袭了宋元楼阁遗
制,结构上继承了唐宋时代的传统作法,开“官式”建筑之先河,是宋元建筑向明清
建筑过度的代表作。 光岳楼上原有石碑9块,横条壁碑16方。清乾隆帝9次过东昌,5
次登光岳楼,先后做诗13首,并题写“光岳楼”匾额,悬于四楼南檐下,其御题手书
的碑石仍立于一楼廊中。康熙帝亲题的“神光钟瑛”匾则悬于二楼南檐下。
新中国成立后,陈从周、陶逸仲、祁英涛等古建专家多次来聊考察。舒同、启功
等许多名家先后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和楹联。 1974年,为纪念光岳楼建造600周年,
郭沫若题写了“光岳楼”匾额(现悬挂于二楼北向檐下)。著名书画家丰子恺题写了楹
联: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楼高强大祖国文物永昌。1977年光岳楼被公布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以来年均接
待中外游客7万余人次,1993年接待中外游客近10万人次。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东关古运河西岸。明清时代,京杭大运河漕运畅通,聊城位于
会通河西岸,地处南北交通要冲,是鲁西北政治经济中心。清乾隆年间,聊城的商业
尤为繁盛,外地商人中,又以山西、陕西两省的为最多,常在千人之上。山陕商人于
清乾隆八年(1743年)始建山陕会馆,作为山西、陕西两省商贾集会宴游、奉祀关帝的
处所。会馆最初只有正殿、戏台和群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一次重修,增修了
南北看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时,修建了南北亭厅和两楼游廊。从清嘉庆
八年(1803年) 始到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时7年竣工,又进行了诸次工程中最大、用
工最多的一次重修,增筑了春秋阁、享亭(即献殿)和钟鼓楼,会馆大致扩展到了现在
的规模。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会馆的戏台、山门、钟鼓二楼毁于火灾,后又集
资重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了旗杆和大门,并对大门进行了油漆彩绘。清光绪
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增加了山门外的石栏杆。1925年冬季,会馆成为奉系军阀张
宗昌军队的兵营。 1929年,山陕会馆珍藏的名人字画等被土匪王金发兵洗劫一空。1
938年11月日军侵占聊城后, 会馆又被日伪汉奸所盘据。1947年聊城解放后,山陕会
馆长期作聊城一中的学生宿舍使用,其间,政府曾拨款对会馆的主要建筑进行过修缮。
1978年,会馆被辟为聊城地区博物馆,此后,省政府拨款40万元,对山陕会馆进行了
全面维修。
会馆坐西朝东,面河而立,为砖木石结构,东西阔77米,南北长43米,占地面积
3311平方米,有山门、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享亭、南北中
三殿游廊、 春秋阁、望楼等殿阁堂楼160余间。山门三间,为牌坊式门楼,门额正中
上书“山陕会馆”,两侧门柱上刻有表现山陕商人对关羽敬崇的木质楹联一幅。门内
正面是戏楼,楼门两侧有近两米高大幅线雕石版画,左为松鹤,右为梅鹿。戏楼正面
为三间台口、檐坊、藻井均以透雕、彩绘装饰。正面有石刻匾额题“岑楼凝霞”四字,
寓戏楼虽小但高可与彩霞相接之意。戏楼两侧为南北对称的夹楼,两层三间单檐夹楼
外侧分别耸立着重檐十字脊式的钟楼和鼓楼。戏楼正面为享亭,与南北两侧对称面阔
五间的看楼, 围成一四合院落。院中有两尊高约2.8米的石狮和两株古槐。穿过享亭
进入第二院落,迎面三座主殿一字排列,原供关帝、火神、财神、水神等。殿后为春
秋阁和左右配房,阁旁是望楼。
会馆内保存有历年重修大小碑刻19块,石雕方形檐柱26根,浮雕、透雕额坊21方,
刻有各种花草鸟兽等装饰的柱础116个, 石狮子、大象、麒麟12座,照壁、人物、花
鸟、山水等石刻画12幅,镌刻于木柱、石柱上的楹联12幅。戏楼内壁还留有清道光二
十五年 (1845年) 至1919年在此演出的戏班艺人题壁及京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
120个传统剧目, 是研究地方戏剧发展史的重要史料。1977年山陕会馆被公布为山东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以来,年均接待
游客1.5万余人次,1993年接待中外游客5万余人次。
聊城铁塔位于聊城市东关古运河河畔,原护国隆兴寺内东南角。塔始建年代无文
字记载,据推测,当在南宋或辽金。1973年,政府拨款重修。施工期间,在五层塔身
和基座发现石函,石函外陈列有铜菩萨、瓷瓶、宋元古钱多枚。函内有小型银棺,内
有僧人骨灰及舍利子。石函外侧有石刻铭文,说明原有的铁塔在明代永乐年间 (1403
年-1424年) 倒塌,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由东昌府僧纲司都、纲性深及隆兴寺主
持祖崇僧德宁募捐重修。塔为生铁铸造,13层,高约15.8米。塔下基座占地16平方米,
上有石刻佛教浮雕孔雀、麒麟、龙凤及乐舞人物等各类图饰。塔四面有门窗、斗拱、
瓦垅、房檐等,只供观瞻,不能攀登。1977年,铁塔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984年以来,年均接待游客3500余人次,1993年接待中外游客5000余人次。
环城湖环绕在聊城旧城的四周,是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拓展而成。聊城旧城于宋
熙宁三年(1070年)掘土筑城,形成了护城河及周围的洼地。为防止附近河水浸城,清
乾隆九年(1744年),在城四周洼地之外修筑护城堤。由于筑堤用土,护城河与大堤之
间更加低洼,加之数百年来城建用土多取于护城河外,使护城堤以内洼地逐年加深。
明清两代,护城河水源由运河调剂,大淤河码头和铁塔附近修有进水闸,可以启闭。
清末,运河淤塞,漕运废弃,护城河曾一度断绝水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运河得
到重新疏浚,护城河又获得水源补给,保持了一定水面。建国后,随着引黄灌溉的发
展,进一步疏浚了运河,并在龙湾修建了新的进水闸,把黄河水引进环城湖。同时,
政府对护城河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措施。第一期工程于1963年动工,在城北破堤修涵,
把污水排入周公河;第二期工程于1964年动工,拓展了护城河东北片,清淤,遂将护
城河更名为环城湖。 1977年政府投资54万元又进行了第三次治理,对西北片800亩水
面进行了加深改造,使环城湖达到今日之规模。
环城湖共有8个大湖区,分20余块水面,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湖区风光秀丽,
四季风光各具特色。自1984年起,环城湖相继修建了湖心岛、环城公园、游船码头、
荷香公园、铁塔公园等一批新景点。位于西环城湖东岸的龙字碑,由著名书法家杨萱
庭题写,立于1987年10月,高3.5米,宽1.6米,成为环城湖的一景。位于古城北门至
西门之间的钓鱼台, 全长850米,由天津大学建筑系规划设计,投资34万元建成,为
环城湖垂钓佳处。 1989年5月27日经中国钓鱼协会确定,将环城湖正式命名为“中国
钓鱼协会聊城钓鱼基地”,并投资45万元在龙字碑南建高级钓鱼区和宾馆,承办全国
钓鱼比赛。 环城湖内养有各种鱼类30多个品种,养殖白莲藕600多亩,芦苇及蒲草20
00余亩。1984年以来,年均接待游客近5万人,1993年近8万人。
海源阁位于聊城旧城万寿观街路北,由清代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创建于清道光二十
年(1840年)。杨以增,字益之,号至堂,一号东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于聊
城。杨以增勤奋好学,博览群书,35岁中进士,累官至湖北按察使,51岁为父居家守
丧时建海源阁。 该阁最盛时,有藏书3680部,计22.46万余卷。自清末到建国前,杨
氏的家具、 书橱、书架等日渐损毁。1947年1月聊城解放时,解放军向入城部队发布
三项命令,其中第二项就是“保护中国四大书库之一的海源阁图书馆。”朱德总司令、
刘伯承、陈毅将军等先后视察了海源阁。“文化大革命”时期,海源阁藏书楼连同杨
氏五进院子被毁。1992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将海源阁重新修复,修复后的海源阁,坐其
原址,因其旧制,单檐歇山,上下两层,馆内收藏有大批图书文物和名人字画。
清代,海源阁与北京的文渊阁、皇史 、宁波的天一阁合称为中国四大藏书楼。
1960年,北京文物出版社编印的《中国刻板图录》里,海源阁收藏的44种宋元珍本被
收录其中。1961年后,北京中华书局相继出版了标点本《二十四史》其中前四史,就
是以海源阁的藏本为主要参考文本,进行标点、排印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到
北京时,毛泽东主席送给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198 4年以来,
年均接待游客3万人,1993年接待近4万人次。
聊城古运河聊城古运河是近代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纵贯聊城地区。元朝定都大
都(今北京),依靠隋运河与江南水路联系必须向西绕过洛阳,元至二十五年(1289年),
开挖会通河和通惠河,由北京才可顺水路直达杭州。从元时起,会通河经过今聊城。
聊城古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聊城经济、文化四五百年的空前繁荣,直到1855年运河被
废。1959年,开挖了南起位山、北至临清的位临运河,在周店遇古运河分流,改道西
行,取代了聊城古运河。从周店到四河头的古运河在1970年后改为二干渠,在四河头
设渡槽南北跨徒骇河,主流向东北入二干渠,支流入古运河,使古运河再度有了充足
的水源。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的运河小码头,原为商贾私用码头,明清时期修建。
小码头由青石砌垒, 平面呈凹形,宽8米,左右各有石砌台阶,台阶最上层青石上有
圆形穿孔,为系舟船之用。小码头现保存完好。沿运河还有铁塔、山陕会馆等胜迹和
大码头、崇武驿、免税牌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