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邹城市主要旅游景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2&rec=21&run=13

邹城历史悠久,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乡。自70年代末发展旅游
业以来,已形成了以孟庙、孟府、孟林为主体的旅游产品。目前,邹城有各种文物古
迹14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
处。
孟庙位于旧城南门外,占地面积65.3亩。据《三迁志》载:孟庙始建于北宋景佑
四年(1037年) ,坐落在邹县城东北四基山西麓的孟子墓旁,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
085年),迁至邹县旧城东门外,后因濒受水损,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又迁至现址。
孟庙呈长方型,为五进院落。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
右对称式配例, 有的地方又因地制宜进行了适当安排,共有各种殿宇64楹,御碑亭2
座, 木坊4座,石坊1座,各种碑碣石刻350余块。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棂星门是孟庙的第一座门坊。“棂星,天田星也。欲祭天先祭棂星”(《后汉书》)。
古人将“棂星”作天上的文星。此门即意味着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圣职
天之意。门坊始建于明代,重檐斗拱,雕梁画栋,坊额上楷书“棂星门”三个贴金大
字。棂星门只有在农历二、八月举行大典祭祀孟子之日,或皇帝或钦差大臣前来祭祀
时才开门。棂星门内即第一进院落,东西各有一座木坊,东名“继往圣”,西称“开
来学”,意为孟子对孔子学说有“继往开来”之贡献。
石坊位于院北正中,为第二道门,始建于明万历初年。坊为四柱三门、柱为八棱,
顶端饰以古瓶、云朵,类似华表。正中坊额镌刻楷书“亚圣庙”三字,左右两侧坊额
刻以云龙。院落中间有一条青砖铺设的甬道,在其西侧的桧柏丛中,有一口用石柱铁
梁悬挂着的金代大安三年(1211年) 铸造的巨型铁钟,高2米,上铸有铸造年代、工匠
姓名,“重臣千秋,皇帝万岁”等字样及铸造年代和工匠姓名。
仪门是一座歇山式半拱承托的门楼,为孟庙第三道门。门额悬一竖匾,上书“泰
山气象” 4字,门内便是第三院落。院北东西两侧各有一门,东为“知音门”,西为
“养气门”,名皆源于《孟子·七篇》。“知音门”两侧建有“省牺所”三楹,“养
气门”南侧建有“祭器库”三楹。此院北面以次有“启贤”、“致敬”、“承圣”三
门。
康熙御碑亭坐落于第三进院落东侧,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琉璃碧瓦覆
盖、重檐半拱的方形建筑。亭高11.3米,长宽均为7.41米。亭内竖康熙二十六年 (16
87年) 玄烨皇帝手书《御制孟子庙碑》,是年四月,由内务府广储司员外郎皂保、二
部都水司员外郎卞永式等奉旨所建,并增修孟庙。康熙御碑亭为孟庙现存碑刻中最大
的一座。碑额浮雕泰山祥云、二龙戏珠,碑座是一巨大立体石雕,为狮头、龟背、鹰
爪、蛇龙的怪兽,名“赑屃”。御碑亭左侧有“孟母断机处”和“子思作中庸处”两
块石碑。
亚圣殿位于第四进院落,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是孟庙的主体建筑。殿为
7楹,高17米,宽27.7米,进深20.48米,为绿色琉璃瓦覆顶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
四周有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 竖的26根八棱巨型石柱,柱础石鼓以宋代遗物
石刻覆莲作承托。 柱高3.05米,础高0.65米。其中殿前廊下的8根柱上,都饰以浅线
雕刻。 殿门侧4根石柱上南面刻有云中翱游的双翅翼龙,其余各面皆刻有宝相牡丹花
和缠绕西番花莲,为典型的明代石雕风格。正面重檐间高悬一竖匾,上书楷体“亚圣
殿”3个贴金大字,匾周盘绕着精工雕刻的5条立体云龙。正中门楣上悬挂横匾一块,
上书“道禅尼山”4个金字。殿内承以8根巨型木柱,迎门的两柱上悬挂一副巨型凸镌
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切同禹颜”。联、匾均为清乾隆皇帝御笔。殿
正中有雕龙贴金神龛,内供孟子塑像,衮冕九旒,沿袭宋代元佑元年(1086年)始旧制,
为公爵之服。神龛上有团龙彩绘的承尘藻井,藻井之下横悬清皇帝雍正手书“守先待
后”金字巨匾。神龛东侧又有一神龛,内供其弟子、利国候乐正子塑像。“文化大革
命”期间,殿内神龛、像、匾莲祭器均被毁。1985年,国家拔专款整修复原。
东庑、 西庑简称“两庑”,各7间,祀太高祖以下五世,再上则祧而迁其主,兹
孟氏大宗,孟子为不祧之主。“远依始祖,昭穆秩然。盖自孟氏二世以下,以六十六
世之木主牌位,安放于此以享祭祀。绳绳继继,远溯华胄于两千年前,此亦宗法替之
一大观也。”正中悬挂“孟氏大宗祧主祠”竖匾一方。
天震井位于“亚圣殿”前露台下,始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井畔东竖一石碑,
碑首题额“天震井”三字,碑文记载此井形成的始末:“读三氏志,孔氏井在尼山以
东,曾子井在徐州北九里山,颜子井在陋巷内。独孟氏无以井传。康熙十一年春,庙
前喧剧,忽日中声震如雷,闻见者环顾失色。见阶前地陷有甓甃园痕,熟视之乃井也。
噫!异矣!系惟吾祖道接尼山,与颜氏、曾氏光照千古,天开斯井与三井并重,以见圣
圣相符,后先一辙欲……于十二年为修庙取水之用。谓之曰‘天震井’,砌之以甓,
环之以石并书其迹以志异云。六十四代孙庠生孟尚锦识”。井边石栏为清道光二十一
年(1841年)所建。
乾隆御碑亭位于第四进院落东侧,高6.5米,长宽均3.87米,为黄色琉璃瓦覆顶、
单檐斗拱的方形建筑。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御书“亚圣孟子赞”,并奉敕勒石庙中。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御碑亭。
寝殿位于亚圣殿后, 为5楹歇山式建筑,高10.67米,进深12.58米,东西宽21.2
3米,始建于元贞元年(1295年) ,名“邾国公祠堂”,为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明弘
治十年 (1479年) ,孟子57代裔孙、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重修增建孟庙时改称
“寝殿”,为供奉孟子夫人的殿堂,名为“邹国公祠堂”。殿中神龛内供奉着“亚圣
夫人田氏之位”的木牌位。
亚圣木坊位于孟庙西墙外,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是一座木架结构建筑。
四柱三门,丹薨青瓦,飞檐翘角,正中一间悬山式坊顶高出两侧歇山式坊顶,主次格
外分明。四个歇山式坊角向外伸出高高翘起。木坊正中门楣横书“亚圣”二字。
孟府位于孟庙西侧,是孟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处。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皇
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 故孟府又称“亚圣府”。孟府始建于北宋末期,至今已有8
00余年历史。孟府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7进院落。
以主体建筑“大堂” 为界,前为宫衙,后为内宅,共有楼、堂、亭、阁100多间,占
地面积60多亩,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古建筑之一。建国后,这里成为收藏、展出大量
出土文物及孟府遗留文物的地方。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为3楹, 俗称“衙门” 。 门前东、西原各有一座四柱三门式木坊,分别称
“旌忠坊” 、 “旌表节孝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两坊上额正中皆悬有
“圣旨”二字的竖匾,为明代熹宗皇帝朱由校为表彰孟子第60代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
博士孟承光及其母孔氏、长子孟宏所建。两坊之间建有高大的影壁,北向直对孟府大
门。 大门正中悬有“亚圣府”三个贴金大字的竖匾。门前左右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
雌雄石狮,还有一对上马石列于门阶两旁。黑漆大门上,画有2米多高的武士门神像。
大门内东、西两厢各有一排差役和守卫人员住用的砖瓦小房。
二门又称“礼门” ,建筑格局与大门基本相同,但门洞为3扉6扇黑漆门。正中2
扇彩绘着顶盔冠甲的执刀武士, 两侧4扇彩绘着执笏文官。正中门楣上横书“礼门义
路”4字。
屏门位于礼门内迎面正中,木架结构,门坊顶仅有两根圆柱,柱基有石鼓夹抱,
两柱之上承托着一簇彩绘坊顶, 前后缀着倒垂的4个木雕花蕾,故又名“垂花门。此
门平时不启,只有在孟府喜庆大典、皇帝亲临、迎接圣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鸣
礼炮13响后才能开启,故又称“仪门”或“塞门”。
大堂为5楹出厦正厅,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政府官员、
申饬家法族规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建在一片高出院落的方形台基,两
侧竖着精雕的石栏和青砖丹墀,东南角设置“日晷”、西南角设置“嘉量”各一座。
堂前檐下正中悬挂清雍正三年(1725年)皇帝胤礻真手书,钦赐孟子第65代孙孟衍泰的
“七篇贻矩”堂匾,门两旁檐下明柱上悬挂着隶书金字抱柱楹联,上书:“继往开来
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光烈”。大堂堂中设有木制暖阁,阁内设公案,
案上摆文房四宝、签筒、印盒。暖阁两侧陈列“肃静”、“回避”两块木牌和旗、锣、
伞、扇等各种执事及“世袭翰林五经博士”等一些红底金字的官衔牌。大堂前有东、
西两厢房,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务、礼生、乐生、司书、执事等机构办公场所。大堂
左右设有专供乐队奏乐的鼓乐楼。
五代祠位于大堂东侧一处独立小院中,3楹硬山式前出厦建筑,是孟氏宗族家祠。
祠前悬挂楹联两幅:其一书“溯懿训於三迁二千载踵出哲嗣,荐蒸尝於五世亿万祀礼
重宗孙”,下款为“道光七年丁亥夏五月,萧山汤金钏书”。其二书“德备七篇极之
  元仍元承世泽,祠分五代序召九高曾祖近荑馨香”,下款为“古舒、姚元之拜书”。
祠内安放孟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五代之木牌位,再上则迁放至孟庙“祧主祠”内。
见山堂位于大堂西侧,为一处曲尺型的独特建筑,是孟氏嫡系后裔接待和宴请宾
客之所。
内宅门位于大堂与孟府内宅之间,设有一道禁门,名为“内宅门”。旧时一般人
不得擅自入内。门外檐坊木坊上镂空雕刻着“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鹤鹿
同春”等图案。门两侧倒悬挂着雕花垂珠。门前有一东西向幽径。东、西各设一角门,
是孟府内宅巡逻值更的更夫行走的通道,名“更道”。
世恩堂是孟子第74代孙孟繁骥居室,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正厅“世恩堂”,
明三暗五,正中高悬“世恩堂”金字大匾,中堂之上悬挂一幅海屋添筹、蟠桃盛宴图,
为孟繁骥夫妇祝寿工笔画。堂内装饰豪华,陈设文物古玩。东里间是接待室,摆设家
具,墙壁上悬挂着中外友人赠送的字画。里套间是孟繁骥和夫人王淑芳的卧室,置有
床榻橱柜,东墙悬挂的镜框内有孟繁骥夫妇合影照片。堂前东、西两配房北侧各开一
角门,东角门内是专为孟氏奉祀官烹饪的小厨房院,西角门可通往第四进院落的“赐
书楼”院。
赐书楼是二层楼房, 每层3间,前后出厦硬山式明代建筑。书楼专为孟氏后裔存
放皇帝钦赐墨宝、圣旨、诰封、古籍文献和孟氏家族档案之用。上层正中悬挂清代吴
企宽所书篆体“赐书楼”横匾一方。
延绿楼位于孟府第6进院落,二层楼房,每层各5间,为前出厦的台楼,与“赐书
楼”后的小四院,均为孟氏嫡裔任奉祀官的前五代近族居住处,现成为存放各类铜器、
陶瓷、金石、书画等及邹县珍贵文物的库房。
前学、 后学“前学” 位于孟府第一进院落西侧,“后学”位于孟府第六进院落
“延绿楼”西侧,均为四合院。清道光年间,孟子第70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
均曾在此办学,招收孟氏后裔中有才学的子弟学习。后“两学”府荒废。清末民初,
在孟府世恩堂西侧建一座二层楼房, 每层各5间,招收孟氏嫡系后裔,并聘任社会上
的知名教师,在此开办“孟氏子弟学校”。至建国前夕停办。
孟林位于邹县城东北12.5公里处的四基山西麓,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据《三
迁志》记载,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于四基山访得孟子墓,并在
墓旁修建孟庙祭祀,庙于北宋元丰年间搬迁至邹县县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朝
廷又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后经金元明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康熙时,祭田、
墓田已达730余亩。
孟林前有神道, 长约1.5公里,直通享殿大门。道中有一石拱桥,俗称御桥。桥
旁旧时有碑,已圮,上书“亚圣林”。享殿5楹,为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建。
殿内存石碑6块,其中,宋景佑五年(1038年)所立“新建孟子庙碑记”,记载了孟庙、
孟林的建造和增修情况,是研究“三孟”文物的珍贵资料。享殿之后即孟子墓,墓碑
刻“亚圣孟子墓” 。墓周围石砌陵园,保存完整。墓西北约300米处有古冢三座,世
传为孟孙、季孙、叔孙之墓。孟林现有柏树万余株,多为明清所植。
明鲁王墓群位于邹城城东北10公里九龙山南麓,于1971年发掘。1986年6月16日,
县人民政府投资224.7万元对其进行了开发建设。 地上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 0
米,占地面积60亩。陵园分前后两院。园南墙正中为三洞式大门,中墙有悬山式三楹
仪门,以次有神道、御桥、陵门、二门、明楼、地宫及管理所、接待室等,后院正中
有规模宏大享殿基址。 复制了270多件朱檀墓出土文物, 并按墓内原貌布置陈列。
1988年3月17日鲁荒王陵正式向游人开放,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1992年被公布为省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荒王,名朱檀,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子,出生两月受封鲁王,15岁就
藩兖州,为觅长生不老药,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
目”,及至身亡,年仅19岁。朱元璋恶其荒唐,因谥为“荒”。朱檀墓墓室坐北朝南,
依山凿石开圹于地表以下26米。 前为长80多米的斜坡状墓道,墓道后紧接高8.2米、
绿琉璃瓦覆顶、敷红色墙皮的金刚墙。金刚墙下部正中有墓门,前后两墓室均有双扉
枢轴式石门,每扇重约2吨。两墓室南北长20.66米,东西宽8.2米,高5.5米。朱檀棺
椁位于后室正中,置砖雕棺床之上。棺椁系楠木所制,坚实厚重。朱檀身着龙袍,腰
束玉带,头贯金簪,身铺19枚金币。墓内各类随葬品共2000多件。其主要文物珍品有
织锦缎龙袍、冕、皮弁、“鲁王之宝”印、金镶玉透雕玉带、梅花形羊脂玉环、宋代
“天风海涛”琴、宋代高宗皇帝赵构题诗扇面、元代钱选白莲手轴、元版古籍、元青
花云龙纹罐等。 墓内432个彩绘俑,色彩鲜艳,比例匀称,雕刻精细,形象逼真。墓
葬中的出土文物先后在北京和日本各大城市展出,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铁山摩崖石刻亦称“小铁山摩崖刻经”、“匡刻经”,位于邹城北铁山之阳一倾
斜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 石坪南北长66.2米,东西宽16.4米,面积1085.68平方
米。刻石正上方有阴线刻巨龙、云气、佛光图案。佛光图下镌字,右侧刻佛教《大集
经》,左侧刻《颂文》,经文下部刻《题名》三部分。
《大集经》南北长33.55米,东西宽12米,经文共17行,940字。由于风化剥蚀,
现能辨认795字。经文内容为佛教《大集经·穿菩提品》。字径一般在40至60厘米间,
最大者78厘米,最小者30厘米。字体以隶为主,然篆楷亦浓,又夹行草。用笔以圆为
主,个别笔画辅以方笔。被誉为“通隶楷、备方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颂文》 部分,上篆刻“石颂”两大字,每字字径近1米见方,是颂文的标目。
今“石”字仍较完整,“颂”字仅有“公”旁可辨,“页”字已残缺不清。颂文2行,
614字,已残毁177字,现存437字。每字径22厘米左右。其内容有对铁山摩崖的位置、
地理环境的记述;有对铁山刻经经主西汉丞相匡衡的后代匡吉吉于北周大象元年(579
年) 请大沙门名僧安道壹敬写《大集经·穿菩提品》”的记述;有对经文周围刻画的
祥瑞图象的记述; 还有对刻经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之语。 以颂文中“寻师宝翰”、
“敢辑遗训”之词句分析,颂文的作者当系安道壹的弟子。
《题名》原应10行60字,现仅存6行44字。据《邹县续志·金石志》及清代拓片,
题名为□任城郡/功曹南平阳县/功曹大都维那/赵郡李巨敖/宁朔将军大都督任/城郡
守经主孙洽县令/东岭僧安道壹署经/齐搜扬好人平越将军周/任城郡主薄大都维那/闾
长嵩/,以其中“东岭僧安道壹署经”一句,当系安道壹为刻经的题名。
1988年, 铁山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山东省文
物局拔专款4万元, 由邹县文管所组织,在铁山摩崖刻经四周设立了铁栅栏,并建看
管所。
岗山摩崖石刻位于铁山东的岗山之阴山峪(俗称狼沟)中。刻经以中部俗称“鸡嘴
石” 的岩石为中心,顺“狼沟”两侧,共有刻石24处、400余字,分散地刻在摩崖石
壁或岩石之上。 据刻经内容及分布状况,岗山刻经可分为4种:一为题名,在鸡嘴石
北面;二为《佛说无量寿经》,在鸡嘴石东、南两面;三为《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
在鸡嘴石南约40米的摩崖石壁上;四为嵌刻《入楞伽经·请佛品》,分散在狼沟自东
向西28块岩石或摩崖石壁上,内容与《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相同。从石壁上刻有
“大象二年七月”可知,刻石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葛山刻经位于邹城城东15公里的葛娄山(亦简称葛山)西侧。摩崖刻石较平缓。刻
面东西长26.6米, 南北宽8.4米,面积为173平方米。刻经共有10行,每行42字,共4
20字, 今存完整者292字。内容为《维摩诘所说经·阿 佛品》,字体隶楷相间,书
风洒脱与铁山刻经相似。由经文第10行“大象两年”字迹,可知此刻石刻制年代与岗
山刻经相同。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尖山刻经位于邹城东6公里处的尖山(亦称朱雀山,因山上刻有“大空王佛”四大
字,故又俗称“大佛岭”)东约1公里处、坡度约为25度左右的花岗岩石坪上。刻经坐
南面北, 刻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6米。1960年春,当地村民开山采石,刻石受
到破坏,面目已不可得知。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邹县续志·金石编》记载,尖
山刻石有7种共600余字,刻于北齐武平六年(575年)。
野店遗址遗址位于峄山镇野店村南,系史前文化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
约800米, 面积约80万平方米。1971年至1972年发掘,揭露面积1660平方米,古文化
堆积厚0.5米至1.6米, 发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双叠层,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1
00余座、灰坑17个、房址6座、陶窑2座;龙山文化的房址1座、灰坑6个,出土各类文
物1000余件。经测定:该遗址距今4640年至6170年之间。野店遗址所表现的社会生产
水平及其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象:该遗址早期尚处在母系氏族末期,中期时父
系氏族制开始突出,为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晚期随着生产力的迅
速发展,父系氏族已基本形成和确立。1977年12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峄山又名邹山、 邹峄山、东山,位于邹城东南12公里处,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
拔高度582.8米, 素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灵通泰岱”之美誉。峄山距
其西北方向的泰山约110公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
即指峄山。
《史记》、《汉书》、《水经注》、《通典》、《齐乘》、《永乐大典》等古籍
对峄山均有记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慕名登峄山。此后,西汉刘邦、
东汉刘秀、三国曹操、唐太宗、宋世祖、元世祖、明太祖、清乾隆等都曾登临峄山。
季扎、庄子、老子、子思、孟子、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阳冰、王安石、欧
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陆游、赵明诚、赵孟兆页、董其昌、袁枚、郑板桥等都
曾登临峄山寻幽探胜,并留下诗文墨宝及碑碣刻石。清中叶后,峄山始遭到了不同程
度的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邹县县委、县政府开始重视开发建设峄山,并
决定将其建设成为风景名胜旅游区。1987年,邹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峄山风景名胜区
总体规划》,并投资对峄山进行开发建设。至1992年底,邹城市委、市政府先后拨出
专款300多万元, 修复了全部盘山道路,重建起五华山仙斋、白云宫、通明天宫、东
宫、浑天元君殿、子孙堂、灵宫殿、泰山行宫、半山亭、牌坊山门等古建筑群。开辟、
铺设了由邹城市城区至峄山的旅游专用沥青公路,购配了旅游专车,新建了白云宾馆,
架设了照明电线,安装了程控电话,建起了白云饭庄,停车场及一些饮食、照相、导
游等服务网点设施。
峄山由亿万块鹅卵状巨石自然堆积而成,因而形成“孔孔洞洞山,玲玲珑珑穴,
蜿蜿蜒蜒路,晶晶铃铃泉”的美妙奇景。其中最为奇绝的600多块象形石,组成24景、
5大奇观、20名石(元、明代有三百名石之说)、12福地、峄阳36洞天(峄山之阳、之阴、
东山、西山各三十六名洞,共一百四十四孔名洞)、72庙宇(峄山上曾先后建有庙宇二
百八十八座)、125处风景点。峄山还有大量的碑刻,其中较为清晰完整的有78块。当
代书法家杨萱所书“鳌” 字,于1989年春刻于五华峰一巨石上,字高15米,宽8米,
成为峄山一新景。1987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5年以来年均接待中外游客40
万人次,1993年为5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