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泰山景区主要旅游景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2&rec=16&run=13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宗,主峰海拔1545米,相对高度为1395米,由古老
变质的泰山杂岩组成,形成于25亿年前,是中国最早的古陆之一。春秋时始称“泰山”。
据《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 封禅书》说:“自无怀
氏至周有七十二代君王兴起,在泰山会诸候定大位,刻石记号”。据史籍载:帝王登
泰山者始于秦始皇,相继有汉武帝,光武帝,唐代的高宗、玄宗、武则天,宋代的真
宗,清代的康熙、乾隆等帝,都到泰山封禅、巡游,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迹,有尧观顶、
周明堂、秦刻石、汉明堂等遗址。同时,泰山又是佛、道两教盛行之地,因而庙宇、
名胜遍布全山。
泰山有风景壮丽、四季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观,又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黄河金
带、晚霞夕照、天门云梯、云龙三现、碧霞佛光等十大自然奇观。自古以来,泰山吸
引着历代名人、诗人、文学家,如孔子、曹植、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人到泰山漫游,
吸取泰山之精髓,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和描写泰山优美风光的诗篇。
泰山旅游区内有自古命名的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岩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
130条,瀑潭64处,山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历代碑碣
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按其游览路线分,
泰山有岱庙、中路、岱顶、岱阴、西路、岱麓及其他景观景点等七个游览景区,旅游
景点均分布在各游览景区内。
泰山主要景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分为秀、幽、奇、奥、旷五个游览区。登泰山
自古有东路、中路、西路三道。东路早已废弃,徙步登山者多由中路而行。从岱庙北
门至岱顶全程9公里, 登山台阶6660级。景区内的主要风景名胜点56处,摩崖刻石10
00多处。

一、岱庙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东北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俗称泰庙、泰山庙。据北魏
《水经注》载:“东岳大帝有上、中、下三庙,岱庙为下庙。”上庙,即岱顶的东岳
庙,中庙,即岱麓南的岱岳观,均已圮,现岱庙是泰山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岱庙何时创建无考,但东汉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宋代史料有“秦既作畴,汉亦起宫”
的记载。魏晋南北朝均有增建,直到唐宋时代,岱庙才定型为今日所见之制范。唐开
元十三年(725年) 增修时,唐玄宗李隆基诏封泰山神为“天齐王”,“令所管崇饰祠
庙”,之后就有了长期供奉泰山神的祠祀殿堂。宋祥符二年(1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
扩建。宋宣和六年(1174年)重修岱庙,“大其制一如王者居”,其殿、堂、阁、门、
亭、库、馆、楼、观、廊、庑共计813间。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 ,岱庙毁于火灾。
南宋淳熙六年至八年 (1179年-1181年) 历时三年按旧制重新修复。元至正十三年 (1
353年) 、明天顺五年(1461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均重修过。清康熙七年(16
68年)地震,泰城“环城垣民房几尽”,又重修岱庙,历经十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
方才告成。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再次重修。民国时期因战争之祸,岱庙曾受破坏。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对岱庙进行维护和整修。今存岱庙建
筑基本上属于明清时代的产物,一些主要建筑仍保留着唐宋遗范。
岱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地方, 有着重要的游览价值。现存建筑物150余间,
仿古建36间。重要文物有秦二世刻石、汉张迁碑、衡方碑、晋孙夫人碑等历代碑、碣
184块, 汉画像石48块,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的宋天贶殿,宋道教巨幅壁画《泰
山神启跸回銮图》,著名的泰山“镇山三宝”,历代文人学士、名人墨客留下的诗歌
词赋以及苍劲的汉柏、侧柏、古桧、银杏212株和可供观赏的植物86科292种。建国前,
岱庙由道士管理。 建国后,曾为泰山管理机构驻地,今为泰安市博物馆管理。198 8
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是一座城堞宫庭式建筑, 总面积为96459平方米,因部分建筑院落被占用,
实际面积只有68265.2平方米,可游空地面积为58835.5平方米。整个建筑以一条
南北方向的纵轴为中心,均衡对称向东西轴线横向扩展。中轴线上,从南向北建有遥
参亭、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东轴线上,前后置有汉
柏院(原炳灵殿院) 、东御座(原迎宾堂)、后花园,西轴线上前后置有唐槐院(原延禧
殿院) 、环咏亭院(已圮)、雨花道院(今为博物馆)。岱庙四周为城堞式院墙,高约10
米。 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周环长约3华里。庙有8门,南向5个,分别是
正阳门、左掖门、右掖门、仰高门、见大门,东西向各一门,分别是东华门(青阳门)、
西华门(素景门),北向一门,称后宰门,又叫厚载门,俗名鲁瞻门。每个城门上皆有
城楼,尤以正阳门城楼为最大,高11米,城楼九脊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檐下高
悬“岱庙”匾额,名为五凤楼(1985年重建),门通高20米。庙城的四个隅角分别重建
巽、艮、乾、坤四个角楼,如同北京紫禁城的角楼式样。
遥参亭又名草参亭,南北长66米,东西宽52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二进过亭
式院落,由南山门、正殿、配殿及后山门等组成,是岱庙的前庭,也是一组独立的建
筑群。古代帝王凡有事于岱宗,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祀、登封。据明
《岱史》记载:亭列屏鉴(后移至岱庙天贶殿内,俗称照妖宝镜),鉴前置有元君坐像,
四方香客谒岱庙与岳顶神庙者,先拜于此,故名遥参亭,亦称遥参门、草参亭,即含
遥遥参拜之意。 唐代为遥参门, 宋代在门内筑高亭,遂改为草参亭。明嘉靖十三年
(1534年)升任右副都御使的吕禺,临行前改称为遥参亭。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
在山门前修石坊一座称遥参坊。遥参坊的南面有株古槐,相传为唐代所植。古槐蔽荫
之下有一池,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池为方石垒砌,因池中西北、东南各有一
石雕龙头而取名龙跃天池,池前有《双龙池碑》、《万古流芳碑》,均为清光绪七年
(1881年) 引水竣工记事碑。池后有1929年所立《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记载了192
8年日军侵占济南屠杀中国军民数千人的罪行。
遥参亭,名畅曰亭,实为殿。亭前院中为正殿五间。殿内明、清时祀奉碧霞元君
像。192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驻泰时,将神像拆除,1993年又重塑。建国后曾设置图
书馆,今为泰山书画展室。亭南山门两侧有掖门,东掖门内有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
年) 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规劝往来香客不要到舍身崖去舍身。遥
参亭后院中有四角亭。亭北是后山门。后山门外为岱庙坊,位于岱庙正阳门与遥参亭
之间。石坊通高12米,宽9.8米,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
坊为四柱三门式,通体浮雕,龙凤禽兽,栩栩如生,气势雄伟,为石雕建筑艺术珍品。
坊联曰:“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配天门位于岱庙正阳门北60米。“配天”取之孔子“德配天地”之语,蓄含东岳
大帝“配天作镇”之意,现配天门匾额为当代书法家舒同所书。配天门,原为门后改
殿。此殿最初为宋真宗东封后,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建造的,清乾隆年间重建。
殿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两侧有配殿,殿内神像毁于1928年。
1968年两配殿又被拆掉,改建成现在的展览室。
门前有明代铸铜狮一对,分列两旁,铜狮高1.95米,长1.65米,宽0.95米。铜狮
前为岱庙前院,1958年改建为花圃。院内(配天门前)东西两侧有碑碣21块。其中东碑
台上立有《宋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碑高9.25米,记载了岱庙的规模早在北宋就已
初步形成,碑阴有明人题刻“万代瞻仰”四个大字,此碑称为岱庙两大丰碑之一。碑
台南北较著名的还有《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大元宋重修东岳蒿里山
神词记》、《创塑州学七十子记》、《康熙重修青帝宫记》等碑。西侧的西碑台上立
有《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碑高8.20米,记载了宋真宗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
继而又加封为“东岳天齐仁圣帝”的历史,碑阴有明人题刻“五岳独宗”四个大字,
也是岱庙两大丰碑之一。碑台南北有《大元创建藏峰寺记》、《供祀泰山蒿里词记》、
《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赞碑》等碑。
汉柏院旧称炳灵宫,或称东宫,位于配天门东南,因院内有古柏五株,传为汉武
帝登封泰山时所植,故称汉柏院。院西有山门,门额上悬“炳灵门”匾额,因院内原
有炳灵宫,内供奉泰山神三太子炳灵王而得名。原宫建筑毁于1929年。1959年在原址
建汉碑亭,内置《汉衡方碑》及汉画像石,1967年撤汉碑易为毛泽东诗碑,遂改称汉
柏亭。院南部原为北宋名儒孙明复、石介讲学学馆旧址,金大定初年创建,祀鲁二先
贤祠于此。后迁至普照寺西北,改称泰山书院。1965年在原址上改建茶室。1961年,
院中建八角石栏水池一座,名影翠池。
院内存有历代碑碣90块,其中亭台基四周嵌23块,东墙内嵌53块,院中立14块。
包括乾隆帝登泰山诗碑26块,诗30首。东墙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
亭四周较著名的有西晋文学家陆机和南宋诗人谢灵运所赋《泰山吟》。院中北侧土台
上有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御制汉柏图碑》,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陈昌言绘制的
《汉柏图碑》及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河道总督张鹏题书《汉柏诗碑》。院南侧土
台上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四川巡抚张钦书“观海”大字碑,高2.84米,宽1.38米。
院内还有宋米芾“第一山”碑,该碑原立于东阿城东的小泰山上,佚,此碑为1964年
根据拓片摹刻。另有汉石阙、宋经幢。1984年新立当代名人、书画大师题字碑四块:
邓颖超题《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舒同书“汉柏凌寒”,刘海粟书“汉柏”,
沙孟海书“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仁安门位于配天门以北,“仁安”之名取孔子“天下归仁”之语,含“以仁治天
下,天下太平”之意。仁安门创建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以后历代均重修过。
殿内原祀奉天聋地哑之神。大殿两侧有东西神门,均在1968年拆掉后改建为现在的展
览室。仁安门整个建筑面积和形式与配天门相同,门前有明代石狮一对。
岱庙主院仁安门北为岱庙的主院。据史书记载,宋时该院有殿、堂、库、房、楼
数百余间,围成一座独立的院落。
院正南有一个方形石砌栏池,跨道中通。相传皇帝大典之时,这里是大臣及地方
官员肃立之处,故称为“阁老池”。池内外有九块奇异怪石,俗称“太湖玲珑石”,
是金大安元年(1209年)奉符县令吴侃和其母王氏所献。阁老池北依次有小露台、大露
台。小露台为15.5米见方的石台,正中立有一通有趣的怪石,约一人高,名曰“扶桑
石”或称“介石”,俗叫“迷魂石”。游人多在此蒙眼围石左右转三圈再摸索前行,
引人大笑不止。大露台建在石砌的须弥座上,为双重品级台,上层东西长29.5米,南
北宽21.85米,其面积约645平方米,而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周围石雕栏
板环抱, 云形望柱齐列, 东西两侧各有一座15米见方的小露台,以玉阶相通,通高
2.65米。大露台正中置明万历元年(1572年)所铸大铁香炉一尊,供旧时焚香烧纸所用。
左右两侧各配置一个宋代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所铸铁桶,为旧时蓄水防火之物。炉、
桶上皆铸有龙凤云纹,非常精致。大露台北端天贶殿前檐廊两端处有清代增建的六柱
御碑亭两座,东西对峙。亭内立乾隆帝游览岱庙、登岱诗碑各一通,东碑载诗五首,
西碑载诗三首。这些碑文是研究泰山封禅告祭的重要史料。露台前及其东西两侧有四
座碑台,散布着四十余通自宋代以来的碑刻。其中较具有文物文史研究价值的重要碑
刻有《大宋天贶殿碑铭》、《大观圣作之碑》、《大金重修东岳庙碑》、《明封东岳
泰山之神碑》、《清重修岱庙碑记》、《宋封祀坛颂碑》等等。
天贶殿位于仁安门、岱庙主院北首,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始建年代不详,现殿建
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元称仁安殿,明改峻极殿,清代沿袭。至民国间悬
挂匾额时更今名,为祭祠泰山神的神府。天贶殿是宋真宗取得“澶渊之战”胜利后导
演的一场降天书、 东封泰山、答谢上天骗局的产物。“贶”,恩赐之意。殿东西长4
8.7米,南北宽19.79米,高23.3米,重檐庑殿式,上履黄琉璃瓦,檐下8根大红明柱,
殿内六柱五架梁,天花板绘金色升龙,辉煌壮丽。与北京故宫泰和殿、曲阜孔庙大成
殿同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历代帝王登封泰山, 都先朝拜岱庙, 为泰山神加封晋级。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
(725年)始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帝加封为“天齐仁圣帝”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再次加封晋级为“天齐大生仁圣帝”。在半个多世纪
内,泰山由山为神,由神变王,再由王晋为帝,真可谓“配天作镇”。明太祖登基后
于洪武三年(1370年)去除一切封号,改封“东岳泰山之神”,从此岱庙享有“东岳神
府”盛名,全国各地都崇建东岳庙,塑像祭祀。
天贶殿与泰山神像历代皆有重修、重塑。《隋书》载文:“开皇十四年将祠泰山,
令使者致石像于神祠之所”。金代将神像更为白玉石。明重修大殿时,中置铜胎泥塑
像,并增左右侍者。清代屡加修茸。1928年像毁,1944年重塑。1966年“文化大革命”
期间又被毁。 现殿内神龛正中供奉的“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彩色泥塑座像是1 984
年重塑的, 高4.4米,九旒冕冠在顶,玉圭笏板执在手中,衮龙黄袍着身,俨然似帝
君。神龛前面高悬清康熙帝于二十三年(1684年)朝泰山时题“配天作镇”巨匾。殿门
内上悬清乾隆帝题“大德日生”巨匾。神像前置供案,案前有明铸大型铜质五供 (香
炉一个、香筒四个),案上陈列着清乾隆帝赐的铜质五供(香炉一个、香桶二个、蜡台
二个) ,供案两侧陈列森严卤簿:金瓜、月斧、朝天蹬、龙头仗、华盖等。殿东次间
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铸的铜“照妖宝镜”一架,镜宽四尺八寸,高五尺一寸,镜
面明澈,光可鉴人。此镜原是遥参亭碧霞元君神像身后的屏鉴供物,1936年移到这里。
天贶殿内北、东、西三面墙壁上绘有《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巨幅壁画。“启”是
出发之意;“跸”是清道,肃静之意。此画为宋代所创,画面通过泰山神出巡的浩荡
宏伟场面,表现宋真宗东封时威严气派。壁画分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启跸图”,
描写出巡的盛况; 西部称“回銮图”,描写返宫情景。整幅壁画长62米,高3.3米,
除山水殿阁外, 共绘有各类人物675人。壁画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加以祥兽坐骑,
山川林立,宫殿桥涵,内容极为丰富。画面布局疏密相间,繁而不杂,堪称中国壁画
之珍品。据专家鉴定认为,岱庙壁画历经多次损坏、补绘。
天贶殿的后面是后寝宫。中间为正寝宫,共五间,原奉祀“淑明皇后”,左右为
配寝宫,各三间。宋真宗将泰山神封升为“天齐仁圣帝”后,于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 封“淑明后”供奉,并建三宫,作为居住之场所。现在这三宫辟为泰山风景文化
历史陈列室,院中甬道东西两侧各有一株古银杏树。
东御座位于汉柏院北,建于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其西向垂花门与配天门的东
神门相侍,院大门与汉柏亭相对,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东御座因在东华门内,
又为帝王驻跸之所在而得此名。明称迎宾堂,清康熙年间增建“三茅殿”,内祀三茅
真人(即《集仙传》中所称的东岳上卿,汉朝的茅盈、茅固、茅哀兄弟三人)。清乾隆
三十五年(1771年)改建为驻跸亭,为皇帝驻跸之所。1985年辟为泰山珍贵文物陈列室,
共陈列精品250余件。 正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乾隆帝腊人座像,有龙墩、
龙椅等紫檀古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纹饰和金丝绣古器型的挂屏以及文房四宝。院内东
西配殿陈列清代各种质地的泰山祭器。殿前东松树下有宋真宗御制《青帝广生帝君之
赞碑》,西有著名于世的《泰山秦刻石》残字碑。南门廊内嵌郭沫若1961年登岱诗碑
6块,并立有朱德、陈毅的赋词碑各1块。
东西碑廊在岱庙主院内,位于天贶殿东西两侧,泰山碑刻之精品集于此。宋时原
有环廊百余间,同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廊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工巧奇丽,
维妙维肖。东廊之中有鼓楼,西廊之中有钟楼,均毁于清末。1983年至1984年重建62
间。东廊现为历代碑刻陈列室,室内自北向南按朝代年序共陈列名碑19块。其中《泰
山秦刻》、汉《衡方碑》、《张迁碑》、晋《孙夫人碑》、唐《双束碑》、《神室寺
碑》皆闻名于世,真草隶篆,集书法艺术之大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
术价值。西廊内陈列汉画像石48块,汉画62幅。
铜亭铁塔位于后寝宫的后花园东西两隅。铜亭,又称金阙、金殿,建于明万历年
四十三年(1615年),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高5.6米,宽4.34米,进深3.3米,为铜铸
仿木构件组成,通体鎏金。铜亭原在岱顶碧霞祠内,称“金阙”,明末李自成大顺军
攻占泰城后,将其移至山下灵应宫大殿前,1972年移至岱庙。铜亭工艺精巧,造型优
美,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五大铜亭之一。铁塔,为明嘉靖年间河南开封府一带善男信女
捐款铸造,原为六角十三层,通体铸刻捐修者名姓籍贯,立于泰安旧城西门外天书观
(已圮)内,战乱期间被毁,现仅存三级,1973年移于此。
泰安市博物馆建于1986年, 以岱庙为其馆址,总面积为96637平方米,文物库房
建筑面积为798平方米。 其前身是泰山管理局和泰安市文物局。早在解放初期,当时
地方政府就有了文物管理部门,使大量流散民间各处的珍贵文物得以妥善保管,延续
至今。
截至1993年底,博物馆有展馆13处:《泰山祭祀》、《泰山风光》、《古代科技
与文化艺术》、《东御座复原陈列》、《泰山历代碑刻陈列》、《汉画像石陈列》、
《泰山钱币陈列馆》、《泰山封禅蜡像馆》及《泰山通史陈列馆》等。博物馆现有馆
藏文物近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28件、二级文物576件,三级文物2752件,其余为资料
等。沉香狮子、温凉玉和黄釉青花葫芦瓶,被视为泰山三宝,是稀世珍品,泰山祭器
是博物馆内特殊类的珍藏;北魏鎏金佛,隋蹲猴壶,战国雀虎纹戈,陶俑,秦李斯小
篆碑, 汉张迁碑,为稀世珍宝。另外,库藏文物中还有三万余册珍贵的古籍,其中9
60册工具书及8000余册专业书可供学者研究、查阅。

二、泰山东路
泰山东路, 原称泰山中路,为登山主道,始于岱宗坊,终至南天门,全长8.2公
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多集中在这里,沿途林荫夹道,石阶盘旋,泉溪争流,风
景优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故有幽区之称。此路盘道5800余级,沿途有
古寺庙8处, 碑碣192块,摩崖刻石366处,主要游览景点近20余处。1992年,盘路古
建筑群均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宗坊位于岱庙北约500米处, 为一跨道石坊,四柱三门式,登岱者自此始。始
建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 ,后圮。清雍正九年(1731年)郎中丁皂保奉敕重建并
篆书坊额。1956年市政府又对石坊基台进行翻修。坊前有清《重修岱宗坊记》和《重
修泰山记》碑立于左右,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坊南两侧,东为“岱宗坊游园”,西
为林校体育场。
红门宫位于红门路北端的天阶坊北, 距岱宗坊1.2公里,因宫西大藏岭南丹壁悬
崖如门得名。始建无考。明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宫以登山道为中分东西两院,并
以飞云阁跨路相连。飞云阁内原祀观音,拱形门额题“红门”二字。东为弥勒院,西
为红门宫。东院正殿原祀弥勒佛,已毁。院内有更衣亭,旧时为帝王官宦登山更衣处,
今为茶室。西院为元君庙,正殿原祀碧霞元君及送子娘娘、眼光奶奶,今置明神宗帝
所封其母孝定皇后“九莲菩萨” 铜像。 红门宫前跨道的红门坊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坊额题“瞻岩初步”四字。
万仙楼在红门宫观音阁北0.6公里, 为跨道楼式建筑,旧称“望仙楼”,明万历
四十八年(1620年)始建,后经多次重修,1959年又加翻修。跨路拱形门洞之上耸立三
间阁楼,阁楼上原悬“仙骨风流”匾额,今佚。楹联题:“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
辞远;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阁楼内祀王母,配以列仙,后亦祀碧霞元君。
民国年间神像均毁。楼阁四周镶明代朝山进香碑63块。门洞下有隐真洞。门洞后额书
“谢恩处”,传古帝王登山时,官员送驾至此而谢归。或称香客登山回归至此无恙,
即叩谢元君保佑之恩。楼阁前有古柏三株,挺拔并立,碣书“三义柏”,颇有“桃园
三结义”的蕴涵。楼东临中溪,涧水潆纡,汇为碧泉湾。
斗母宫距万仙楼北1.5公里, 为古道观。原称妙香院,因宫东临龙泉峰,又有龙
泉水绕宫注中溪,故又名龙泉观。创建无考。明嘉靖三十一年(1542年)德王重建,改
今名。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拓修。宫由尼姑主持。因主祀北斗众星之魁--斗母得名,
又名斗姥宫。此处,佛、道两教并存于一处,实属罕见。
宫分前、中、后三院。中院有西向进山门,门两侧分列钟、鼓楼。院内正殿原祀
斗母神,俗称千手千眼佛,今置明思宗帝封其母孝纯皇后为“智上菩萨”的铜像。东
配殿原祀精雕紫檀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均毁于1966年。前院北有僧房,东南有
寄云楼,均辟为茶室。院中有清光绪年间赵尔萃建天然池。池北为南山门。后院有正
殿、配殿及禅房,原祀观音、碧霞元君、送子娘娘。东有听泉山房,房北有龙泉井,
井北有龙泉石亭。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宫北即高老
桥,古有高老创开此道,故名。
经石峪位于斗母宫东北, 距岱宗坊3.6公里。峪中广亩石坪上,镌刻隶书《金刚
般若波罗密经》,故名“石经峪”,俗称“经石峪”或“晒经石”。字大如斗,原有
2500字,现仅存1067字,不记姓名年号,残毁过半,学者认为多为北齐人所书。字迹
古劲,规格之巨,世所罕见,《书法津梁》称其为“大字鼻祖”,康有为誉之为“榜
书第一”。峪北断崖石壁,溪水漫石而下。似横阔短帘,名水帘泉。崖上有“枕流梳
石”、“千古奇观”、“冷然清韵”诸刻,西侧崖壁有宋政和年间 (1111年-1117年)
陈国瑞题名“石经谷”。明隆庆六年(1572年)兵部侍郎万恭曾于西岸建“高山流水亭”,
并于西崖壁题《高山流水亭记》,后亭废,1965年在石坪坊建拦水坝时,又在原亭之
西南重建。 1982年在经刻四周建石栏保护,1992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中天门又称二天门, 位于壶天阁北,黄观岭脊之上,海拔847米,距岱宗坊北约
4.5公里。 岭上有清建双柱式跨道石坊一座,额题“中天门”,是为登岱之半。坊南
原有庙祀黑虎神,俗称二虎庙,已毁。1982年恢复二虎庙名,重塑财神赵公元帅跨黑
虎、执铁鞭的神像,并绘壁画。坊北有虎埠石,巨石蹲伏如虎,吴大澂篆书“虎”
字在其北侧。 坊西原有清末德国人所建别墅, 后为韩复榘别墅。建国后辟为旅社,
1979年改建中天门宾馆,1989年改造重建,易名为中溪宾馆。
1983年,在黄岘岭北侧建泰山索道中天门站。中天门东中溪山巅,有台胞陈英杰
捐资于1988年建成的慈恩亭。亭高15米,主体以泰山花岗石和水泥构件组成,重檐八
角,彩绘斗拱。亭内有重15吨的台湾澎湖产澎湖石。
云步桥距岱宗坊约5.2公里, 为长12.2米,宽4.35米,拱高6.10米的单拱石桥。
跨溪东西,凌架深涧。原为木桥,名雪花桥,因桥近北崖,崖水倾溅,似雪花飞舞而
名。1936年被水冲毁,1937年杨承训得中国旅行社资助,由工程师胡升鸿主持改建为
石桥,又因谷深林茂,常有云雾萦绕,改名称云步桥。桥西头沟崖壁上有杨承训题名
“云步桥”及“中国旅行社导游名山大川”题铭。桥东有酌泉亭,又名观瀑亭,清末
泰安知县毛澂建。北侧有联“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桥北大壑忽临断
崖,壁立如削。崖上石坪坦豁。传宋真宗帝曾在此驻跸,故名御帐坪,今柱窝尚存。
崖壁有“红桥飞瀑”、“霖雨苍生”、“河山元脉”、“太古清音”等题刻。桥涧壁
崖上有“月色泉声”、“云步跻天”、“绝瞰飞流”、“耸壑昂霄”、“气象岩岩”
等题刻石50余处。
五大夫松位于云步桥西侧三蹬崖。此处有巨石如屋,为明万历年间 (1573年-161
9年)盛夏遇暴风雨,石自山巅坠此,柯绍皋题“飞来石”。西侧有五大夫松石坊,旧
称诚意门、小天门,原坊毁。1984年重建时,改称今名。坊西崖上有古松,据《史记》
载:秦始皇登泰山,中途遇雨,休大树下,故封其树为“五大夫”。因书未载树名,
后人讹为五株松树, 称“五大夫松” 。明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
(1723年-1735年) 钦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5株松,今存2株,誉为“秦松挺
秀”。旁有五松亭和清乾隆帝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坊东为山涧,涧东山崖有一
巨石如老翁拱立,名接驾石。传说当年宋真宗驻跸于此,月夜赏景,时逢泰山神夜巡
见此君如此享受,就掀动一石惊他一下,真宗见巨石滚滚而来,吓得钻入床底,王钦
若等护驾众臣也纷纷逃跑,巨石至溪畔突然停住。真宗不再听见滚滚石声,就钻出来,
但见巨石如老翁拱立,又傲气十足地说:“泰山石奈我如何?是接驾而已! ”从此,
这块石就名为“接驾石”。
望人松五大夫松西崖坡上有一株悬松,一长枝向南伸展,似向游人招手致意,故
名望人松,又名迎客松。松西北有一天然石穴,深广如屋,南向,称朝阳洞。洞南有
乾隆驻跸亭,北有元君殿,均毁,今为旅店。洞内祀线刻元君像。洞东北为绝壁,名
御风岩。上刻乾隆帝《朝阳洞诗》,60余字,每字字径约1米见方,故俗称“万丈碑”。
十八盘距岱宗坊6.1公里处为谷口, 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
十八盘自此而始,到南天门而止。山径狭陡,石阶登升,远眺似天梯高悬。开山门北
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崖有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6年) 魏祥摹刻狂草“龙
门”二字。坊址东为大龙峪。盘路两边山壁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
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中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
口出处,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两侧盘道石壁有“松门”、“松去绝壁”、“举
足腾云”、“雄山胜景”、“苍松翠霭”、“明月松翠”、涛声云影”、“松风吹冷
尘心”及“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多石刻。
泰山十八盘有3个十八盘之说, 即“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自开
山至龙门坊一段为“慢十八盘” ,有393级;自龙门坊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
八” ,有767级;自升仙坊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有473级,共54连盘,石阶163
0余级。十八盘之名,始见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年-1093年)邵伯温《登泰山见录》:
“经天门十八盘,峰犹耸,北眺青齐,诸山可数”。元初《天门铭》碑亦有“一窃开,
达底处, 十八盘,盘千步”的记载。十八盘倾角为70度至78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
内升高400米。 盘路于1956年进行翻修,加宽台阶,重建路墙,设置休息盘台和铁栏
扶手,1978年后又多次对其维修整固。

三、岱顶
自南天门至玉皇顶整个泰山之巅, 为岱顶游览区,也称妙区。今存庙宇5座,碑
碣22块,摩崖刻石246处,名胜游览及观光景点近20处。游览面积为0.6平方公里。遐
迩闻名的泰山奇观,观止于此。
南天门位于十八盘末端, 距泰城岱宗坊7.7公里,海拔1460米,又名三天门。门
为城楼式建筑, 上覆摩空阁,面阔3间,长8.43米,进深5.2米,通高5.3米,黄琉璃
瓦盖顶, 内置3尊明万历年间女神铜像。据《天门铭》记载,南天门最早的创建者是
元代道士张志纯。门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门前西侧崖内有元中统五年(1264年)的《天门铭》石碑,为杜仁杰撰文,严忠范
书,碑文记载了南天门的创建经过。门内为封闭式小院,正殿原为三灵侯殿,宋真宗
东封泰山时建,祭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后改为关帝庙,今置东岳大帝铜
像。东西配殿,重修于1984年,内供明万历年间女神铜像。正殿后是新辟观景台,石
栏半围,开阔宽敞,可瞻岱阴诸景色。
天街自南天门至碧霞祠西神门的一段石路为天街,位于极顶之阳,地势较平坦,
长约1公里。 南天门东北有明人题额“升中”的石坊,清末废。1986年由国家旅游局
投资50万元,重建“天街坊”和回銮阁。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为坊额题“天街”二字。
坊东北有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遗址。明、清、民国年间,在此筑客店,
当时馆铺多以“笊篱”、“簸箩”、“鹁鸽”、“棒槌”等实物为招牌,具有浓厚的
时代乡土气息。1984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始逐步对天街进行改造工程,铺设路面,
增置观景台,加固扶手墙,新建一批具有现代色彩的建筑物:天街饭店、天街旅社、
过街阁、蓬元商店、招待所、碧云斋文物店、白云居旅社、酒店等,似天上街市。沿
天街南侧有象鼻峰、白云洞、青云洞等景观,街北侧崖壁上有众多题刻,街东端北侧
有孔子庙、鲁班洞以及“望吴圣迹坊”、秦李斯篆书《泰山刻石》立碑处等景点。
碧霞祠位于天街东首,距岱宗坊8.2公里,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创建,称昭
真祠,金称昭真观。明称碧霞灵应宫,后改碧霞宫。自清代改今名。明清均有增修,
成为岱顶上的一座规模宏大古建筑群。祠分前后二进院,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
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边是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
山门内正殿五间,上面的盖瓦、鸱吻、檐钤均为铜质。檐下有乾隆帝赐匾额“赞化东
皇”,殿内设神龛,祀碧霞元君铜像,两侧为眼光、送生两神铜像各1尊。
正殿前东西配殿和山门的盖瓦都是铁质,东配殿祀眼光奶奶神像,西配殿供送生
娘娘神像,均为铜像。院中为香亭,原为明万历年间置金阙(铜亭)处,后移山下,今
有重檐八角香亭1座,内祀元君铜像。亭左(东) 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0年)立的《敕
建泰山天仙阁金阙碑记》,右(西)为明天启五年(1615年)立的《敕建泰山灵佑宫金碑
记》,均为铜碑。院东南,西南隅玉碑亭内,各置清乾隆御制玉碑一座,上刻乾隆帝
登岱颂祠诗。亭前有明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各一。院东现为道院。明
代置山东公署香税总巡官驻此,清代改为驻跸亭。碧霞祠今有道士、道姑30余人,由
全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会兼副秘书长张常明住持。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唐摩崖在碧霞祠东北、岱顶平顶峰下,亦称大观峰。峰上削壁刻字,称摩崖碑,
因刻有唐开元十四年(726年) 九月唐玄宗登封泰山后御制的《纪泰山铭》而得名唐摩
崖。 摩崖碑高13.2米,宽5.7米,刻文24行,每行51字,有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
08字。碑文字径16公分,碑额字径51公分,是唐玄宗东封泰山纪事碑,文典辞训,唐
隶雄骨,是研究唐史和书法的重要文献。1982年人民政府拨款逐字贴金。碑西侧近地
面处, 原有唐玄宗从封中外大臣题名,曾经遭剥毁,后人临摩补108字,笔峰显异。
唐摩崖碑四周崖壁遍布题刻,历代书体,各具风格,今能识者80余处,可谓书法大展,
洋洋大观。峰西南盘路北崖壁上有清乾隆御制《戍辰二月晦夜宿岱顶》诗二首、《恭
颂皇祖勒崖“云峰”训二大字》一首。峰东南有宋真宗《述功德铭》摩崖碑,是宋真
宗东封泰山后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御制,赵恒亲手正书并篆额。后明人翟涛
在碑上大书“德星岩”,将其铲毁,今仅剩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大观峰、唐摩崖前原有东岳庙,是东岳大帝的上庙,历史悠久,历代均有重修,
乾隆帝题额“资始维元”、“上摩苍昊”。民国年间毁,今尚有庙基,台阶东有清咸
丰年间(1851年-1861年)重修庙记碑。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 距泰城北岱宗坊约8.5公里,为泰山极顶。旧称太平顶,
又名天柱峰,因峰顶有玉皇庙得此名。玉皇庙,古称玉帝观、太清宫。由山门、玉皇
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房组成。始创无考。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重修。明隆
庆六年(1572年),兵部侍郎万恭撤观移北重建,露出绝巅石。山门向南,为石砌拱形
门,有“敕修玉皇顶”石条嵌山门额头。正殿内祀明代铜铸玉皇大帝像。神龛上匾额
书“柴望遗风” 。 远古帝王多在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故有此匾。东亭可望
“旭日东升”、“云海玉盘”,西亭可观“黄河金带”、“晚霞夕照”。
院内中部为“极顶石”,1921年增修石栏时王钓题“极顶”二字刻石上,并标有
1545米海拔高度朱红数字。殿前有“古登封台”石碣及“天右一柱”石刻,列殿旁。
古登封台碑为清康熙年间重立。据《古登封台碑》记载,登封台为古代帝王设坛祭天
之地。
玉皇顶前的盘道两侧有“五岳独尊”、“目尽长空”、“天路非遥”、“蹑云捧
日”、“登峰造极”、“青云可接”、“擎天捧日”、“儿孙罗列”等大字刻石近百
处。
无字碑位于玉皇阁山门外南下一平台处,有巨石高耸通体无字而得名。碑高6米,
宽1.2米,厚0.9米,碑身上微窄于下,顶似幢盖,四边抹角,石呈黄白色,光滑无藓,
非泰山之石。世传秦始皇无字碑。明末考古学家顾炎武及今人郭沫若辨为汉武帝所立。
碑两侧,东有明张铨的诗碑,西为郭沫若的诗碑。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丈人峰位于玉皇顶西北侧,有巨石状如老翁,上刻“丈人峰”。巨石周围有数块
拱立的小石峰,故又有“老翁弄孙”之称。丈人峰的名字来自一个典故。唐开元十三
年(725年) ,唐玄宗封泰山时任宰相张说为封禅使,张说借此盛典加封官爵时,将自
己的女婿郑镒连升四级,从九品小吏骤升为五品官,宫庭众臣纷纷议论,于是玄宗帝
召见张说等诸臣,究问其故,张说无言以对,大臣黄幡绰嘲解说:“此乃泰山之力也!”
一语双关,妙在其中。从此,人称丈人为“泰山大人”,因泰山称东岳,故又称丈人
为“岳父”。
丈人峰处还有“天下第一山”、“凌霄峻极”、“东柱第一灵”等诸刻。1990年
新刻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国泰民安”四个大字于丈人峰刻石背面,字径50公分。
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古称介丘岩,因观日出最佳处而得名。明王世贞则言:
“观日出则为日观,西望见秦则为秦观,南望见越则为越观”,故日观峰又称秦观峰、
越观峰。
峰西侧为唐宋封禅故址。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曾在此筑坛祭天。《岱史》记
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民于山中得玉匣,内有玉简16片,经验为宋真宗祀泰山
后土之文。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 ,在日观峰下大水冲出玉简。清乾隆十二年(1747
年)十二月十四日,有石匠于峰侧凿石得玉匣2个,以玉检金绳封闭,其一有宋真宗登
封玉册,共17简,简字内容、尺寸与《封禅仪》所载相同。巡抚阿里衮将其献于朝廷。
峰顶原有“迎旭亭”,民国年间改建泰山气象站,沿用至今。1984年在峰东侧依峰崖
建观日长廊,全长30米,在此观日出,极为壮观。

四、岱阴游览景区
指以后石坞为中心的景区,又称泰山奥区。其特色是石壁百仞,背阴天寒,怪松
争奇,峰石突兀,故有“石松挂悬崖”、“岱阴六月寒”之语。主要景点有后石坞、
元君庙、八仙洞、独足盘、天烛峰、九龙岗、黄花洞、莲花洞等。奇松有鸳鸯松、卧
龙松、飞龙松、姐妹松等。1993年8月,位于岱顶北的后石坞索道通车。
后石坞位于天空山(俗称玉女山)山麓南数亩平地处,原有碧霞元君庙,庙分东西
两个院落,为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 宗室朱睦建,久圮。庙东有清雍正年间建
元君墓和白猿墓。西院后有古洞,周围多黄花,故名黄花洞,传为元君修真处。盛夏
洞内尚凝冰柱,有“灵山玉柱”之称。东院后有莲花洞,洞顶石瓣似莲而名,洞内有
石乳泉,悬流涓滴。庙周围崖壁上题刻处处皆是,有明人王之纲的“玉女修真处”、
吴同春的“岱岳奥区” 、 吴献台的“丛翠”及清人宋思仁的“石坞云间”、周汉的
“松峰叠翠”、武廷适的“雪山献云凝”等刻石。后石坞索道通车后,1993年,泰山
管理委员会修复了元君庙西院,自此此处景点开始全面开发。

五、泰山西路
指从西溪谷口天外村到中天门的泰山西溪景区。旧时,游人多由中天门顺凤凰岭
山脊至西溪下山。1980年4月,修建一条盘山公路,全长14.35公里,从中天门坐车可
直达火车站。沿途树多水多景色异,谷深峪长山旷达,古人有“泰山胜景窈然而来,
蔚然而秀者西溪而已”之说,故这里又称旷区。
扇子崖位于长寿桥西傲来峰下, 距无极庙西北约2公里。因有一高耸峻削、倾斜
奇特的山壁,其状如扇,故名扇子崖,俗称仙人掌。崖西角面建有铁梯、护栏,可攀
登崖顶。在其东南有天胜寨,是汉代农民起义军赤眉军的遗址。其北有龙角山、九女
寨,西为傲来峰。再北是青桐涧,涧北是危崖壶瓶崖。明时举人王无欲曾在此结茅筑
室隐居读书,今尚存遗址,名“西山别业”。
扇子崖正南绝崖处为扇子崖庙,该庙景区由“元始天尊殿”、“圣贤洞”、“地
母宫”、“吕祖洞”、“太阳庙”、“镇武洞”等景点组成,为明末清初泰安举人王
无欲建,民国年间道士梁鸿峻重修。建国前后渐毁。1988年,景区内的迎胜街村投资
420万修盘道, 并根据明朝遗址和史志记载,重修了殿、庙、祠、宫、洞等建筑,塑
像53尊供奉其中。主要建筑为元始天尊殿,顶为石拱建筑,俗称无梁殿。殿内正中供
元始天尊,东侧为黄天化、土行孙等9神,西侧为黄天祥、黄天禄等9神,共有18尊陪
神。
黑龙潭位于泰山西溪东百丈崖下,距泰城岱宗坊西北3.3公里,因“龙潭飞瀑”、
“潭深千尺”的自然景观而名。潭三面环山,西为西百丈崖,西南为南百丈崖,逢夏
秋阴雨连绵之际,溪满水足,三崖三条瀑布飞流直下,形成“云龙三现”的自然奇观。
潭北有东百丈崖,上有一桥飞架东西,名长寿桥,建于1925年。桥两头为云水、风雷
二亭,1965年建。潭东南有一石亭,称西溪亭。亭北侧门柱题联:“龙跃九霄,云腾
至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泰安知府玉构所题。

六、岱麓游览景区
指东起王母池西止大众桥沿环山公路以北的游览区。这里的名胜景观依山傍水,
松柏掩映,明丽诱人,故又称丽区。区内有古寺庙4座、碑碣128块、摩崖刻石82处、
名胜游览点近10处。
王母池位于环山路东首。 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距岱宗坊1公里。宋皇佑年间
(1049年-1054年) 炼师宠归蒙辈居此地。宋皇佑五年(1053年)《重修王母殿碑》称王
母殿。殿内主祀西王母,有泉池,故名王母池。名称池,实道观。庙始建无考,但三
国时曹植、唐代诗人李白赋诗泰山时均有王母池的诗句,可证明创建历史久远。
王母池依山傍水,面南而立,为三进庙堂式建筑群。前院院内有水池,四周环池
栏,中穿石桥。池东立《泰山凿泉记碑》,记叙冯玉祥先生1932年开凿朝阳泉的经过。
池西洞内有一泉, 甘冽清澈, 终年不涸,名王母泉。池北有洞,洞内立宋皇佑年间
《重修王母殿碑》。池南有朝阳泉,是冯玉祥先生为解决泰城人民饮水而凿开的。
石桥北为中院,院北石台上,为王母殿。内祀明代铜铸西王母神像。殿门前有配
殿,东配殿匾书“观澜亭”、“咽石山房”以及清人姚文坛题“半潭秋水一房山”的
木匾。亭内可观荡漾碧波,览瀑飞大坝的胜景。西配殿是药王殿,原祀唐代神医孙思
邈,今辟为展室。大殿与西配殿之间的台阶西侧有古梅一株,至今已三百余年,仍然
枝繁叶茂,为王母池一大景观。
后院台基上的殿屋为前廊后殿,硬山五脊顶建筑,称七真殿,又名吕祖殿。原殿
内有明代彩塑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及吕祖弟子柳树精、苗庆、焦成广、济霄堂七
真像, 活灵活现, 素称名塑。1946年,陈毅登泰山时指示拨款加玻璃罩给以保护,
“文化大革命”时被毁。1986年重新复塑成今状。殿东蓬莱阁与殿相连。殿前有悦仙
亭,其名缘由殿东深溪虬在湾的小蓬莱和吕祖点虬化龙的典故。1977年王母池及泰山
盘道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仙桥位于王母池东南,跨梳洗河涧上,古称王母桥。清时已废,民国四年 (19
15年) 年重建。桥南有“将军石”、“源有流洁”、“水在不深”诸刻。桥跨中溪绝
涧,《山海经》称“环水”,原有王母跨涧梳洗楼,故俗称梳洗河。今楼柱础窝尚存。
溪中有虬在湾。《水经注》称:“古帝王升封,咸憩此水上。”桥东头溪畔东岩有吕
祖洞,洞内原祀吕洞宾石像,1967年毁。相传是八仙之一的吕祖在此修炼时,到虬在
湾颂诗,湾中之虬常对诗膜拜,吕祖挥笔点其额,虬兴雷化龙飞去,故洞东称飞虬岭。
洞内有宋绍圣年间(1094年-1097年)及政和年间(1111年-1117年)的伪托《吕祖诗二首》:
“昔日曾游此,如今九十春。红尘多少客,谁是识予人?”“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
华夷遍九垓。无赖蛟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虎山公园位于王母池北,园内湖东有虎山,因清乾隆帝在此射虎而得名。这里原
为小蓬莱旧址,涧深景幽,1956年筑坝建虎山水库,变成山麓平湖。1960年在湖西建
唐双束碑亭。1988年以湖为中心兴建虎山公园,1989年竣工。湖北为游泳池,湖东为
动物园。虎山山顶原眼光殿旧址上建高阁与西北侧的梳洗亭相望。东北角望岳亭与西
南隅鸳鸯亭相对。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相映生辉。湖西南是儿童乐园,有石雕十二属
相。儿童乐园西为老君堂,建于唐,原祀老子,唐代帝王均修斋建醮于此。内有鸳鸯
碑,1960年移入双束碑亭,1968年移岱庙埋存,1983年复出置于岱庙东碑廊。今庙仅
存正殿和古柏、 老槐及银杏树5株,辟为学校校舍。堂南为岱岳观旧址,即东岳庙中
庙,现为山东林业学校树木园。
普照寺位于环山公路中段北, 凌汉峰下,距岱宗坊北约1.6公里。寺依山就势而
建,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寺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线,组成三
进式院落,中线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庭园花圃等。山门前有高露台,一对石狮子对
峙着,门上有“普照寺”题匾,取“佛光普照”之意。
寺始建年代不详,有“六朝古刹”之说,因寺中古松旁立有六朝遗植古松之故。
院内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 《唐开山记碑》载文:唐已建寺,金大定年间(1161年-1
189年) 重修,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高丽僧满空航海到中国云游至泰山重修竹
林寺、普照寺。清康熙元年(1662年)扩建。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普照寺碑记》
记载了普照寺盛衰及名僧元玉住持事。第一进院内西侧有一圆柱形幢,上刻佛教饰纹,
为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所立。东侧有墓塔铭记碑,记述了满空住持佛事经过。院东
西隅有钟楼、鼓楼。寺第二进院为主院,正中是大雄宝殿,为硬山五脊顶,前有出廊。
殿内祀奉释迦牟尼铜像,东西配殿陈列明清铜佛像及宋瓷等文物。殿前油松对生、银
杏双挺,中立双檐盖罩铁香炉。后院有古松一株,枝繁叶茂,疏密相间,松冠华盖,
传说是“六朝遗植”,距今一千多年,实为奇观。松下有郭沫若的《咏普照寺六朝松》
碑。松西为石亭,清人傅家宝题匾额“筛月亭”,取“古松筛月”之意。亭内有方石
为桌,敲之四角及中心音响各异,故名“五音石”。亭北有阁楼,为摩松楼,额名为
李铎所题。楼为双重五开间,上层有前廊明柱,今辟为冯玉祥先生在泰山文物展览室。
中轴线以东, 前为禅房, 后为石堂院,院与楼齐。石壁嵌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题
《石堂题壁》碑碣。中轴线以西,前为菊竹花圃,1984年重刻冯玉祥先生和赵望云合
创的48幅诗配画碑碣立于此。1985年,又立周恩来于1941年11月14日撰书的《寿冯焕
章先生六十大庆》碑。后是菊林院,正房与摩松楼相接,门上有“菊林旧隐”题额,
原为清康熙初元玉僧居所,冯玉祥1932年至1935期间先后三次隐居住此。1984年辟为
冯玉祥先生在泰山展室,邓颖超题额。院中有清代僧人理修入寺时与师傅共植“师弟
松”一株,光绪年间何焕章游此,叹为观止,遂题“一品大夫”,刻石立于松下。
五贤祠位于普照寺西北凌汉峰下。唐代周朴在此创建栖真观。北宋学者孙复、石
介将学馆由岱庙迁此重修,称泰山上书院。理学家胡瑗曾访学到此。明嘉靖年间在此
建祠,祀孙、石二先生,题额“仰德堂”。隆庆年间又增祀胡瑗,称三贤祠。清道光
年间徐宗干重修时又增祀宋涛、赵国麟,遂易名五贤祠。
祠东有“投书涧”,西有“香峪”。分东西两院,东院为五贤祠,进门有正殿及
东西配殿。西院为讲书堂,有正房及西配房。冯玉祥先生曾在此读《春秋》、《左传》,
亦著有《春秋左传札记》。祠于1976年拆除,留下残垣卧碑,仅有“讲书台”、“授
经台”、“侍立台”等明清题刻尚存。祠东有巨石如屋,顶平如台,下临深涧。传说
胡瑗曾卧石攻读,十年不归,见家书有平安二字,不曾展读就投书于涧,故名“投书
涧”。
冯玉祥墓位于普照寺西, 环山路西首,距岱宗坊西北约2.1公里。背靠科学山,
面临深涧,墓为1953年建造。墓园为壁式花岗岩建筑,墓台宽旷,方石铺面。墓壁正
面镶嵌冯玉祥先生铜铸头像,“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贴金大字为郭沫若题,其下为
冯先生自题诗《我》一首:“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要阔。只求为民,只求为
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
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墓台下建有石阶四段66级,象征冯玉祥一身经历
四个阶段及寿龄。墓对面的大众桥横跨西溪,为冯玉祥先生1932年1935年隐居泰山时
创建并命名。 溪岸有“大众草亭”等景观。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七、西麓游览景区
西麓游览区是指泰山西麓新辟的旅游景区,位于济南市长清县与泰安市交界处的
马 村以北, 有104国道相通,游览公路相连,桃花源索道直达岱顶。景区以胜景灵
秀著称,成为泰山以北最重要的自然风光游览区。主要景点有樱桃园、桃花源等。
樱桃园位于大佛寺北1公里,距泰城岱宗坊西约6公里。清光绪二年(1876年)山麓
王庄隐士鲁泮藻在此广植樱桃,密栽绿竹,构建房舍,故名樱桃园,亦称鲁氏别墅或
鲁家山庄,又叫“樱桃精舍”。其后,子承父志,鲁峰亭、鲁质庵二人在此建亭筑台,
创新立境,清末赵尔萃在《樱桃园记》描述为“天下以此佳境”。这里三面环山,岸
高谷长,涧深溪清,潭泽泉瀑。樱桃园,翠竹盛茂,樱桃葱郁。门前有两株十余米高
的玉兰树。东院亭台三间,廊式硬山顶。西院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刻《桃花源
村记》横碣,碣文描述了院内油松对生、古柏苍天、清静幽雅的境况。亭台下有石砌
方池。池北侧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李润深书《鉴我池》方碣。泰山特产赤鳞鱼
就产于此地。
桃花峪位于泰山西北麓,为泮河源头,距泰安城岱宗坊约15公里。峪分两段,上
名桃花源,下为桃花峪。旧时因桃林满峪源,红花缤纷落,取义“桃花乱落如红雨”,
又名红雨川、红甫川。桃花峪的主要景点有三岔涧、猛虎沟、彩带溪、后寨门、吴道
人庵、谷口。
谷口位于桃花峪出口,西南向。溪北有元君庙,今仅剩配殿,古松巨柏,遮天蔽
日。西南北崖上原有清乾隆诗刻:“春到桃花无处无,峪名盖学武陵乎。五株不见苍
松老,半点何曾受污涂”。后为采石者毁。
吴道人庵位于襁负山西北侧, 处于同西神霄山相交的青天峪源头。 清宣统年间
(1909年-1911年) 道人于义咸依崖筑庵。崖底有古洞,为吴道人修真处,故名吴道人
庵。上为玉皇殿,西有清泉,南临深涧,如今殿基、残碑尚存,松柏掩映,古楸遮庇。
后寨门在钓鱼台西南,南为透明山。山峰西南即后寨门处,旧称中军,门东南是
黄崖顶。东北为龙山,山上姜倪寨,南有真人峰,巨石挺立若人而得名。西南有笔架
山,五峰排列,悬崖危壁。北为羊栏坡石,《岱史》称“仙人牧地”。
彩带湾位于大海眼西南。涧谷石坪坦广,花纹斑彩,水漫石而流,汇为大池,故
称彩带湾。下为竹子园,南为梯子山。山南有大南沟,双崖夹缝如线,俗称一线泉。
西南路北,有三潭相连,大者为鬼湾,中有巨石似舟,如倒置元宝,旧称石舟,今叫
元宝石。其西南,有巨石耸立,巅平如砥称钓鱼台。台西北老鸦峰下为碧峰寺故址,
俗称铁佛寺故址。今仅存萧大亨《重修佛殿碑记》。
猛虎沟黄石崖西北有香泉,右有浅沟峪,谷口东北为牛角洞。沟东北有湘子洞,
传为韩湘子修真处。西北为映霞峰,上有傅老庵故址。再西北就是猛虎沟,又名斗虎
涧、老虎沟,传为孔子慨叹“苛政猛于虎也”之地。沟至青天谷口西南折,下有断崖
叠瀑,飞流注入石窟,西纳白草谷之水,名大海眼。
三岔涧原名桃花源,距泰城岱宗坊西北约20公里,是泰山风景区新近开辟的景区,
有游览公路可直达。1992年,泰安市旅游局泰山索道站筹资在此地兴建泰山桃花源索
道站,于1993年10月通车,成为新的景观。因岱顶月观峰西为上桃峪,西北为沐龟沟,
双谷之水与龙角山西侧的雁峪之水相汇,聚为深涧而名三岔涧,又因古时桃花满谷又
称桃花源。元代诗人泰山道士张志纯赞颂此景:“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
不远,流出落花红”。游览胜景有:朱红场、二虎庙、月印潭、笔架山、老虎沟、鹦
鹉岩、元都观、龙湾、黄石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