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鞋、袜、鞋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89&run=13

  近些年机制商品鞋所在皆有,农村妇女鲜有自做鞋穿的了,与20年前风俗截然
不同。昔时,家中所有的人穿鞋大都为主妇所做。许多地方流行着这样一种风俗:
新媳妇进门,要向婆家家中的每一个人敬献一双自做的新鞋,而且每次回娘家居住
稍久,回婆家时亦必再带新鞋来。
  靠手工制成的鞋加上城乡鞋匠的产品,流行近百年的鞋靴大致有这样几种:
  厚底鞋,又称千层底,清朝时流行的一种男鞋,有底厚及寸者,大抵以缎、绒
作面,鞋面浅而窄,鞋帮有绣花或如意云头等装饰,顶面作单梁或双梁。
  布鞋,亦称圆口鞋、和尚头、朝光鞋、浅鞋,布底或猪皮、牛皮底,青布帮,
圆头,圆口,男女皆用,流行时间最久,昔时农村妇女几乎人人能做。战争年代,
群众为子弟兵做军鞋亦大都是此种,为行军方便,往往在两帮上钉布带,可系于脚
背上。
  沙鞋,广泛流行于菏泽地方的一种布鞋,紫花布帮,黑布包鞋头。
  禅鞋,又称三叉子鞋、牛鼻子鞋、夹鼻子鞋、大鞋。三四十年代流行于农村。
布底极厚,鞋帮亦用粗线纳过,鞋头用黑皮子作长梯形,如牛鼻,鞋帮与“鼻子”
相连处,缝出棱角,穿着不甚舒服,取其结实耐用。
  铲鞋,布鞋,纳底,鞋面上有一钩状物,后面有“叶根”,鲁西南山区农民普
遍穿用的鞋。
  靴子,流行各地的有“夹眉靴子”、“二道门”、“一道脸”等种类,其基本
形式是,布底、绒或布面,鞋帮两片,连结时于鞋前鞋后,各夹黑软皮为眉,有单
眉、双眉之别,最后于前后靴口夹眉之尾端各锁成一个线茧。这种鞋,好看耐穿,
十分暖和,至今许多机制鞋厂家多仿此式以取悦顾客。
  坤鞋,鲁西南的一种女鞋,前头翘起勾尖。
  毡窝,又名大毡靴子、翁鞋。厚毡依模做成,沿口、镶底,且常以黑软皮革包
裹鞋头鞋尾,冬日居家,穿起来十分暖和,唯笨重不宜行远。以掖县(今莱州市)作
坊所产者为佳。
  蒲窝,用蒲草夹麻棕编成,男式、女式、童式俱备,以染色蒲草编出各种花纹,
煞是好看。农民于集市买得后,于底和帮下缝包以鲜猪皮,冬季穿着暖和又可踏雪
踏泥水。近年生产无多,渐入民间工艺品之林。
  “嘎哒”,先制柳木底,沿木底周围穿小孔,于孔中引麻与蒲草,编成木底蒲
鞋,穿起来走路“嘎哒、嘎哒”声随步行,因名“嘎哒”。冬天穿可履泥泞。
  “泥袜子”,男人穿用的水鞋。布鞋帮上,缝上双层布袜子,高过脚踝,再涂
上桐油,穿着可以在泥水里干活。
  油鞋,流行于莱州等地,以布鞋涂桐油,用以防雨。
  芦花鞋,用芦花编成的草鞋,鲁西北称为“毛窝子”,制作多不精细,旧时穷
人冬季用它代替棉鞋,光脚穿着也觉暖和,入冬买来,出冬弃去。
  “三里扔”,用稻草或蓑草编织的一种浅帮草鞋,其形如船,夏天穿着凉快,
不生脚气。以其随手可编,不值钱,穿着走个三里五里,破了就扔了,因名“三里
扔”。
    ,由东北传来山东,从前冬季田野作业的人往往有这种鞋子。底与帮皆猪
皮缝就,有腰,穿时鞋内装塞干软之草,有带系腿上,隔年干硬,再用时须用水泡
软。
  木底纳帮鞋,长岛县渔民出海时穿用的一种劳动保护鞋。木底,鞋帮密密纳过
且涂以猪血或桐油。
  绑,类乎而较简单无腰,用腌成的鲜猪皮缝成,穿时塞满干草,也有小腿
上缠布片后护以猪皮,用绑带缚紧。穿“绑”腿不冷,行动方便,又不怕踏雪、践
泥水,从前的长工、赶大车的人冬季往往穿“绑”,“新绑、新绑带”也是一美。
  生牛皮靴,桓台、博兴马踏湖农民割苇时穿用的防护鞋,可防苇茬伤足,又可
防水。
  脚拍,黄河滩区农民于退滩未久泥泞土地上种麦防陷用柳条编制的一种阔底鞋。
古称“橇”,清代《河工器具图说》记载:“河水退滩淤地,农人欲就泥裂漫撒麦
种,奈深恐没,故制木板以为屐,前头与两边高起如箕,中缀毛绳前后系足底,板
既阔,则举步不陷。今之退滩淤地种麦者,履如木屐,犹泥行乘橇之遗欤。”
  油草鞋,油坊工人穿用的草鞋。用油草、稻草、布条编成,在油坊内穿着,不
怕油污,又清洁环境。日照等地流行。
  弓鞋,清朝时妇女缠足,以脚小为美,做小鞋用木底,如弓形,因称弓鞋,鞋
两帮刺绣极精。穿弓鞋时,鞋内再穿一双松软的套鞋,俗称“换鞋”。
  包脚鞋,旧时缠足,为女孩初包脚,穿包脚鞋,因鞋底为木制,又称“木屐儿”
,木底俗称“鞋托”,鞋帮镶在“鞋托”上,绣花,前口钉带,鞋腰做布扣,穿扣
系带脚背,鞋后根供提鞋的布带,名为“鞋叶根”。
  绣花鞋,缠足时有绣花鞋,20~50年代放成天足之后,山东农村也曾流行绣花
鞋,多在圆口鞋上设绣,有仅绣鞋头的,也有鞋头、鞋帮满绣的,颜色、花样多姿
多彩,妇女们每每藏有许多绣鞋花样。新婚妇女无论穷富都穿花鞋,偏远山区亦然。
莱阳一带绣花鞋特别流行,绣鞋的种类因之繁多。昔日妇女出嫁要送婆家每人一双
鞋,送婆婆的鞋必绣一双佛手(福寿)、一对葫芦。新娘自己要绣“压箱鞋”、“换
脚鞋”。“压箱鞋”出嫁后供人“看针线”,“换脚鞋”粉红底,大红帮,滚边,
细麻绳纳底,绣四时如意花样,只在婚后三日内穿着。
  方口绣花鞋,童鞋,三四岁儿童穿用。
  扎根鞋,菏泽地方婴儿降生必由其外祖母或姨为之做鞋一双,鞋底不全纳,只
纳一段,留一节麻绳,俗称为“根”。
  老虎鞋,又称虎头鞋。流行山东各地的一种童鞋,以彩布料作鞋面,于鞋头绣
虎头,又于后口做虎尾为“提件”。一般男孩过“百岁”后穿虎头鞋,直穿至一两
岁。虎头鞋都在虎眉间绣“王”字,若不绣“王”字则呼为“猫头鞋”。
  猪头鞋,或名猪鞋,一二岁女孩穿用,红底,黑帮,齐头作猪嘴状,鞋头沿红
布边,绣朱红鼻孔,眼、眉绣为人模样,做两片猪耳朵,后沿口缝猪尾巴用以装饰,
也作提鞋把手。
  小绑鞋,幼儿鞋,取意“绑住孩子好养活”。鞋底鞋帮用同一块红布或蓝布做
成,另用一块小圆布绣花缝在鞋背上,鞋底贴布绣猫蹄花,后跟钉带子,穿时系在
小孩脚脖上。
  割花鞋,童鞋,男孩可穿至12岁左右,莱阳、海阳最为流行。鞋头花用绒线绣
制,既美观又结实,绣时将一双鞋面对贴,中间夹几层玉米皮,纳绣完毕用刀从中
间割开,因名“割花”。
  纳花鞋,流行于东明一带的女鞋,棉鞋两面花,单鞋只鞋头有花。老人过60岁
穿花鞋,青面,后跟与外帮有花。鞋花取纳绣方式,可使鞋帮更加结实,与一般绣
花鞋不同。
  黄布鞋,流行于临清一带,每年端午节,7岁以下儿童必穿此鞋。用黄布做鞋
帮,白布做鞋底,在鞋前头和两边鞋帮处,用毛笔画“五毒”:蝎子、蚰蜒、蝎虎
子、毒蛇、疥疤子,传说这样可以杀死“五毒”撵走妖邪。
  油靴,女用水鞋,流行于临清一带。用麻绳纳底,布帮线纳,纳得又密又紧又
硬实,外涂桐油,可以防水。
  各地的鞋垫、袜子大致相同。
  鞋垫,本为实用简单物件,从前乡间妇女所做多有绣制精巧的,且具有浓厚乡
土特色。
  鞋拔子,铜制,用以提鞋的小用具,长形,中间微凹,昔时处处有,今已不多
见。
  袜子,从前多是棉布做的,亦有单、夹、棉之分。荣成地方流行纳绣袜底,图
案多种多样。有一种狗皮袜子,里外都有毛,乡语“狗皮袜子--没反没正”。
  满洲袜,流行于鲁中的厚棉袜子,旧时由东北传入。
  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制绒袜、丝袜、线袜、
尼龙袜在城乡各地普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