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头衣、头饰与发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88&run=13

  瓜皮帽,又称瓜皮子、小帽、秋帽、红疙瘩帽。这是沿袭明代六合帽而成的一
种品式。帽作瓜棱形圆顶,用红绒结为顶饰。常为有些身份的人所戴,一般农民只
在喜庆节日间短时戴用。
  毡帽,又称毡帽头、帽头。形式大致两种,一种是大半圆形。一种是边缘左、
右、后长出三块,折向上作成三耳,折下可掩两耳与后颈,俗名“三块瓦”。这两
种帽子广泛为农民及市井劳动者所用。
  大全边,曾流行于广饶等地的一种棉帽。
  西瓜皮帽,单帽,六片合成西瓜棱形圆顶,多为白色,也有蓝色、青色的。曾
广泛流行于聊城地区。
  风帽,也叫风兜、脑袋子、将军盔,因其与神像上观音大士所戴之帽相似,也
呼为“观音兜”、“观音帽”。有夹的,也有棉的,多为老年人避风寒所用,男女
通行,黑色居多。
  油帽,长岛县渔民出海戴的防水帽,用油布制成。
  皮帽,又称耳朵帽,或毡或布为面,旁具两长耳,用皮毛,长耳可系于帽顶,
亦可放下掩耳,儿童、少年冬季多戴这种帽子。
  大三扇,流行于高青一带的棉帽。
  虎头帽,为孩童所戴,帽顶两旁,左右开孔装上两只皮毛耳朵,正中绣一“王”
字,帽用鲜艳绸布做成,帽筒常围以花边,帽上时常镶有多种银饰及铜饰,特具乡
土风采。
  道士帽,童帽,用彩色绸缎做箭状单片,连成半圆,系围在额前,俗信可以避
邪。
  牡丹帽,女童帽,圆形,边缘作花瓣形状,全体作刺绣装饰,极为华丽。
  挽帽,流行于广饶一带的软胎童帽。
  兔子帽,做成兔头形状的幼儿棉帽。
  富贵帽,类似风帽形状,在帽前缝钉“长命富贵”字样的银饰,用金线绣长命
锁,四周镶花边,下面设带,是一种精致的童帽。
  猫眼帽,形如虎头帽,额前不绣“王”字。
  狗头帽和猪头帽,两边帽耳皆用毛皮缝制再绣鼻、眼、嘴、牙,缀铃铛,并配
彩线为胡须。
  大狮子头帽,绣鼻、眼、嘴,帽后尾巴护小孩后项,而配飘带银铃为装饰。
  红缨帽,旧时男子结婚,俗称“小登科”,着旧时中秀才时装束,男子戴红缨
帽,过时绝不戴此帽。
  草帽,用以遮阳与防雨,当地制作多用麦草、苇篾、高粱秸篾为料,有圆形、
六角、八角、尖顶、方顶等式样,有的地方叫做苇笠、席角、席角帽子。其中以麦
草辫编成的一种,样式尤多变化,发展为今日品种众多的工艺草帽。
  耳套,又称耳圈、耳朵暖、耳捂。用布缘皮毛做成,中系一绳,挂两耳上,用
以防寒。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剃发,乡间人通常剃光头,俗称“和尚头”。从50年
代开始,农村青年始渐有蓄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分头又分正分、偏分、背
头、一边倒、运动员头等样。帽子除沿旧样外,又有以下几种:
  礼帽,20~50年代,乡绅和商人多戴礼帽,戴礼帽时须着长衫、西服。
  军帽,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景仰八路军,仿军帽(单帽与棉帽均有仿制者)十分
流行。“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无论男女,一律着绿军装、绿军帽,无力
做军装衣裤者,也一定要戴一顶绿军帽,一时成为一种身份标记。
  “老头乐”,亦称“撸头帽子”、“漫头撸”,圆筒形,卷起时为一软胎棉帽,
放下时,前脸与后项全可掩蔽,仅于两眼处开孔,风雪中戴之极便防寒。先时只有
老汉戴用,后年轻人亦偶有戴者。
  干部服帽,建国以后,中山装制服帽首先为农村青年所欢迎,因为从干部处学
来,故称其为“干部服帽”。建国初期,有的农村人忌带鸭舌帽,这是因为自抗日
战争以来,农村演剧与扮秧歌,扮演反动特务的角色多带鸭舌帽,因此习惯上叫鸭
舌帽为“特务帽”,视戴鸭舌帽的人为不正派。
  男用头巾,鲁西鲁北农民习惯以毛巾包头。中年、老年简单系结于脑后,青年
则常卷结额前,名为“英雄巾”。山东的赶车人,取双层大方蓝布作头巾,防风沙、
防雨雪,又可以揩汗、包裹杂物等,用来十分方便,因此相沿成习。
  女子自清代以来,通行发型是,幼时挽双髻,俗名“抓髻”。长成,未婚时梳
一长辫垂背后,扎辫除家有丧事者,适用红头绳,俗名“头绠”。鄄城一带姑娘扎
单辫,至十七八岁,将辫子掀起扎在脑后,谓之“扎倒角”。婚后,拆开长辫,挽
一圆髻于脑后,俗名曰“纂”,梳头即曰“挽纂”,鲁西南称之为“盘纂”。年老
发稀,挽纂形小则称“鬏”,卑称为“小鬏鬏儿”、“窝窝纂”。纂上加发网,名
叫“网儿”,加网后复插一簪,长可二寸,银质或铜质,形制简单,略如箭矢,俗
名“小簪”。青年妇女,无论婚否,一律额覆短发,谓之“刘海儿”,也叫“房檐
儿”。“刘海”有横抹一线、微作弧形等式样。后来又有一种使“刘海”发长长,
中分理向两鬓的式样,流行很久,至80年代鲁中南山区妇女尚有作此发式的。
  40年代后,农村青年妇女才较普遍剪短发,初时较长,披肩,后来渐短,其时
发型朴实,多于一侧扎一短把,又曾流行额上高耸式样,号为“飞机头”。但已婚
妇女仍必挽纂,有新婚不及蓄长发者,则将脑后短发叠起,用小梳绾住,略似扁纂,
乡间谑称为“鸦鹊尾巴”。
  50年代,又时兴长辫、单辫、双辫,各取所好,以长为美,且于辫根辫梢诸处
扎饰绸带。至60年代短发有仿效电影《女篮五号》中运动员式样者,名为“五号头”
,老人看不惯,则唤作“白菜帮子”。此后有羊角辫、扎刷、马尾辫种种样式。近
年则披肩发、烫发等发型下乡,城乡已无多少差别。
  50年代以前,青年妇女多有搽粉者,所用不过“官粉”、雪花膏数种,也有用
胭脂的。其时,节日间、新婚时,妇女簪花,有绒花、珠花、绢花种种,簪于纂上、
鬓角上,偶尔亦有满头簪花的。少女则于端午节时簪艾、簪石榴花。
  小孩常着脑饰,在额上眉间着一红点,俗称“饽饽点”。
  女帽及头巾有以下几种:
  头箍,又名“箍帽”、“勒子”,长岛县称之为“茄子帽”。宽仅二寸,两片,
做箭形叶状,表面绣花,前面两尖相对相连,后面设两带,结紧使箍在头上。
  “老婆帽子”与“头绠帽子”,“老婆帽子”又称绒帽、脑子帽、老妈妈帽,
用黑平绒为料作成的软帽。“头绠帽子”用黑色毛绒织成的圆形或带护耳的帽子。
这两种帽子都是中老年妇女戴用的,帽前饰以绿色扁琉璃珠,叫做“帽珠”。老年
妇女也用风帽。
  绣花缎帽,缎面绣花圆形软帽,50年代之前流行于鲁西南。
  军帽,40年代时,战争环境中之农村进步妇女,喜着戎装,戴有舌军帽,为当
时一股新风气。
  方头巾,50年代至70年代,农村广泛流行方头巾,老少皆用,唯颜色有所区别。
天冷时,或系项间,或对角扎在头上。唯海岛妇女着法特别,为防海风、防日晒,
往往夏日仍戴头巾,着法颇为复杂,精心卷折,使于额前形成深深遮檐,外乡人莫
能为此。
  羊肚子手巾,全省农村妇女,多有在劳动时以毛巾(俗称“羊肚子手巾”)裹头
者。但蓬莱市西乡已婚妇女却以羊肚子手巾裹头为常装,外出或串亲,必换一新毛
巾。此风流传甚久,近年始有改变,只有部分老年妇女还“墨守陈规”。
  临清帕子,流行于临清一带,青色,长5尺(忌4尺、6尺),用时将两头系起成
兜,兜住发纂之后绕缠头上。
  珠冠,从前妇女结婚时戴用,样子仿明代命妇冠带,今已绝迹。
  纱障,亦名“眼罩”,民国年间写成的《四续掖县志》记载:“妇女纱障,见
于《聊斋志异》,而行之者独有掖俗,妇女骑驴戴此。其形似帘,以两叉插鬓上,
亦曰眼罩,多以黑纱为之,可以看人而人不睹其貌。礼云:‘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
。是纱障犹有古制,今则多年无用者。”
  妇女头饰有银鹦哥架、银疙瘩针、花冠、发卡(俗称“头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