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邮政电信民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55&run=13

  民间称寄信为捎信、打信。称信封为信皮,称信笺为信纸、信瓤,称邮票为信
花儿。旧称邮递员为邮差,俗称送信的,称邮局为信局子。
  民间口传信息,名为捎口信。
  旧时男子外出,往家中寄信,用一种竖式信封,中间三分之一部分为大红色,
于此处用寄信人姓名写“×××平安家信”,即俗所谓“书报平安”。
  有人在城镇街头设小桌为摊,代人读信、写信,其招幌为“代念代写书信”。
  旧有书信范本,名为“尺牍”,《初学尺牍新编》、《初学白话尺牍》、《贺
年骈体尺牍》、《初学启蒙尺牍》、《学生尺牍初编》、《学生白话尺牍》、《新
式国语尺牍》、《新式蒙学尺牍》、《语体尺牍规范》、《绘图童子尺牍》、《商
务尺牍》等书册流行一时,对民间书信格式影响颇大。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流行的新邮电风俗有些一直传到今
天。
  革命根据地传递信件的机关名为“交通站”,工作人员为交通员。建国初期各
县都设有交通班,各区都配备交通员,负责传递上下文件与信函,他们的工作名为
“跑交通”。区或乡下达通知,在通知正文下按顺序写出收通知的所有单位,从区
或乡驻地开始,由儿童团接力传递,每到一单位,收通知的人签一“知”字,并给
来送通知的人开收条,组织十分严密。
  村中有事通报,登高用一铁皮喇叭筒(俗称号筒子)对在嘴上喊读,名为“土广
播”。
  战争时期,敌情报警,夜间敲锣,白天在山上立一株假树,派人守护,发现敌
情,拉倒假树报警,名为“消息树”。紧急的信件,沿袭古代的方式,在信件上粘
附鸡毛,称为“鸡毛信”。也有的在信封的左角上粘一根火柴,表示信件紧急。
  写信的格式由根据地开始,废除文言和旧礼节,全部改用白话,信的末尾用“
敬礼”、“革命敬礼”、“布(布尔什维克)礼”。
  由于革命根据地环境艰苦,纸张缺乏,一般不经邮局的信件不用信封,写好信
将信纸先折叠成长条,再编出一个方结,在长条余下部分写收信人地址姓名。
  名片在20~40年代曾经流行,当时主要作介绍身份之用,有时也代书信用,俗
谓“拿着片子去办事”。80年代开始再次流行,主要的功能已是介绍通讯处、邮政
编码、电话号码,各种名片簿随之出现。
  电话长期仅限于城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70年代之前多为手摇电话,俗称
“摇把子”电话。进入80年代渐渐普及,私人电话增多,手提电话(俗称“大哥大”
)、传呼机等也开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