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33&run=13

  旧时日常生活用品铜器不少,脸盆为铜制(至今不少地方称脸盆为“铜盆子”),
水烟袋为铜制,家具的多种饰件也都是铜制的,当时,铜匠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今
天许多铜器都被别的器物所代替,铜匠也很少见了,山东铜匠的技艺保存并得以发
展的,只有周村的铜响器了。周村的铜响器源自清初,当时泰安铜匠王启贵、王启
朴兄弟来周村,先制烟具,后改制铜响器,由生产货郎串乡用的“月锣”,卖糖小
贩用的“夹边锣”(俗称“糖锣”),到生产乡间秧歌队用的“采锣”。晚年,这兄
弟二人又创制了“手锣”。到乾隆年间,章丘一柴姓人在周村创办了初具规模的铜
响器作坊,名为“聚合成”。这家作坊继承了王氏兄弟的传统,又生产出了“开道
锣”,引进生产了“奉锣”、“苏锣”。到光绪年间,在“开道锣”的基础上又制
成了“光锣”。随着京剧的发展,“聚合成”作坊于1915年在“光锣”的基础上制
成了“虎音锣”,这种锣能打出横音,浑厚圆润,声如虎啸,受到了京剧界的好评。
铜锣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非常细致,包括配料、化铜铸砣、锻打制片、剪圆成形、
淬火、旋光、定音。一面锣往往经过万锤锻打,才能使铜片厚薄均匀,大小合格。
最后定音的一道工序,必请老匠人上阵,执手锤在锣面上不断轻轻敲打,耳听、目
注,寻打定音的一点点地方,找准之后,只要一锤两锤,就使一面新锣最后臻于完
美了,“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成语就是源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