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秧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256&run=13

  又称大架秧歌、海阳大秧歌。流行于海阳、乳山、莱阳一带,以海阳为最盛。
海阳早年流行的秧歌为逗秧歌,或称小秧歌,后来在秧歌舞蹈中吸收了武术的套路,
改称大架秧歌,简称大秧歌。
  海阳秧歌的舞蹈节目很多,有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种种形式,舞队大,角
色多,一般有:“岳大夫”(又称“药大夫”),身穿长袍,口戴黑须,右手持马尾
拂子,左手握平顶圆伞,伞沿系五彩绸带,带上书写各种中草药名。这是整个秧歌
队的总指挥兼领舞。他以马尾拂的不同变化,指挥秧歌队的跑场与变场;“霸王鞭”
,男性,二人至八人,以舞鞭为主;“花鼓”,男性,二人至八人,表演打花鼓;
“彩扇”,女性,原是为“花鼓”伴舞的大 ,后来分离出来单独表演;“渔夫”
与“樵夫”,对称的单人舞;“货郎”与“翠花”,双人舞;“相公”与“闺秀”,
双人舞;“锢炉”与“王大娘”,双人情节舞;“丑婆”与“顽童”,双人舞;“
牧童”与“村姑”,双人舞《小放牛》;“村姑”与“顽童”,双人舞《扑蝴蝶》;
“大头和尚”与“柳翠”,表演双人舞《大头和尚度柳翠》;此外,舞队中还有老
姜背老婆、狮子、龙灯、旱船、跑驴等节目。
  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式分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收场六段。串街,
双行纵队,边舞边行,队形时有变化;进村,先由跟场人与东道主联系,队到村头,
鸣三眼枪三响,村中“会首”率众出迎,“岳大夫”领队三进三退,横甩和礼,然
后进村;“耍大场”,进入村中广场,以“慢走阵”舞圆场,旗鼓居中,舞队以表
演单位组合,向心,相向舞动,成众星捧月之势;“跑阵势”,“走快阵”欢快起
舞,其他阵势有单队穿插、龙盘尾、四门斗、扣心斗、黄牛瘪、竹篮挎花、六门斗、
八卦斗、宝葫芦、葫芦带结子、卷爆仗、双队穿插、剪子股、二龙吐须、勾心斗、
大推磨、双8字、四瓣花、三龙绞桩、彩云遮月、牡丹开花、竹篮开花、遍地开花
等;“演场”,“岳大夫”致词贺年,点报节目,各节目应点出场表演,其他角色
绕场踏拍轮舞慢行,或原地小憩;“收场”,“岳大夫”致答谢词,率队行礼出村。
  海阳秧歌表演队本身还有很多习俗,如学艺、传艺的习俗,队列行进的习俗等。
秧歌队进城门,过庙宇,过松门,都要礼拜而后行。若两支秧歌队相遇,必由双方
领队的“岳大夫”为代表,互相致礼,或三进三退,或三番九上,三拜九叩,大礼
相见,让路而行。若一方疏忽失礼,往往大伤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