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玩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246&run=13

  面塑玩具,民间称为面人、江米人,主要产地有菏泽、冠县两处。
  菏泽市解元集乡穆李村是有名的面塑之乡,这里的面塑艺人营业历史可上溯很
远。很久之前这里就有生面塑、熟面刷色塑、熟面染色塑三种作品,当时多用作供
品和殉葬品,称为“花供”。清代咸丰三年(1854),江西弋阳泥塑匠人王清源与郭
湘云卖艺来到穆李庄,和当地的“花供”匠人贺胜、杨白四等交流技艺,共同揣摩,
用小麦面粉和糯米作料,染色蒸熟后再捏塑,作品中增加了戏曲与传说人物,使这
里的面塑由供品与殉葬品转变为儿童玩具,匠人们开始了挑担提盒串乡卖艺的生涯。
自贺胜、杨白四开始,穆李庄面塑技艺代代相传,不断得到发展,到第四代传人李
俊兴与李俊福,作品已极精致,影响随之远播。李俊兴善塑文人仕女,李俊福善塑
武将好汉,人称“文武二李”。李俊兴曾挑着面塑担子走过全国城乡许多地方,还
曾远离国土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等10多个国家献艺。建国初期,李俊兴受聘到济
南工艺美术研究所传授技艺,培养出两代面塑艺人,形成了济南面塑的独特风格。
他的家乡穆李庄仍保持着捏面人玩具的老传统,近年仍有数十副面人架子云游全国。
面塑玩具,一般形式是塑附在一根竹签上,便于儿童擎弄把玩。艺人们应用手指的
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压,制成的人物形象逼真,尤长于
古装人物的塑造,作品有西游记人物、八仙、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姜太公钓鱼等。
艺人们当街献艺,作品成于瞬间,常造成围观场面,极受群众欢迎。
  冠县郎庄面塑,原是民间自制装点节日气氛的面食,80年代初开发为旅游纪念
品,制为玩具,品种极多,人物、花卉、飞禽、走兽、鱼虫、吉祥物,无所不包,
无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