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园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23&run=13

  山东果品产量约占全国果品产量的四分之一,素有“温带水果之乡”的称号。
烟台苹果、莱阳茌梨、黄县长把梨、肥城桃、历城和益都杏、乐陵金丝小枣、可制
“曹州耿饼”的菏泽镜柿、鲁中的核桃与板栗、平度大泽山葡萄、福山大樱桃、泰
沂山楂、峄城石榴等,都是久负盛名的果品。每一种果品的生产,都产生着独特的
生产风俗。兹以莱阳茌梨为例,略述其生产风俗。
  莱阳茌梨,又称莱阳梨、莱梨。果皮呈绿黄色,粗糙而有黑斑,果形头粗尾细,
又往往不够圆称,形色并不出众。但是,去皮之后,嫩白如雪糕,甘甜如饴,入口
可化,又有异香,风味特具,历史上曾列为皇家贡品。
  莱阳茌梨产地,主要在莱阳市境内清水河和岘河东岸的河滨沙滩上,尤以红土
崖下前发坊、后发坊、芦儿港、肖格庄、照旺庄、大陶漳、小陶漳诸村为最著名。
诸村皆傍河,河滨都是淤积细沙地,梨树就种在这样的细沙地上。这种细沙土壤里
含腐植质特别多,又多含云母,土质松散,通透性好,阳光一照熠熠生辉,反射性
极强,昼夜温差很大。这种种条件,是长成莱阳梨的土壤,也是产生独特风俗的土
壤。
  莱阳梨有许多传说。有一个传说是:清朝时候莱阳人张凤新在茌平县任督学,
查学时尝到一种梨,味道鲜美,就把那梨的枝芽带回家乡,与当地杜梨嫁接,培育
成了莱阳梨。传说终究是传说,经专家仔细探索莱阳梨的原祖,茌平历史上并没有
栽培过茌梨,倒是莱阳梨自清初开始栽培很有一些证据。在芦儿港村的梨园中,有
一株老梨树,主干粗可合围,全埋在了地下,冒出地面的5个粗大的分枝,象是5棵
排生并长的大树,年产梨果千斤,经鉴定树龄已在280年以上。以这棵老树作证的
古老的生产风俗,的确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性格。
  莱阳梨树都是从老树上取芽,用杜梨作砧木嫁接培育而成,乡语称之为“接树”

  小苗长五六年,始可成树,成树2年,开始整形,力求分枝扩张,加大树冠,
往往于主干分枝处,以木棒或石块横撑,使几个分枝分量分散,这措施名为开张。
  梨农管林,主要精力都放在结果树株上。
  入冬,用镰刀刮树皮,目的使越冬的害虫没有藏身之地,无论老树新树,只要
枝干上有老皮,有裂纹,一律刮削平滑。
  以后开始剪枝,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农活。树旺的要“压顶”。剪枝的基本
要求,有歌诀曰“大枝堂亮亮,小枝闹嚷嚷”。这就是说,树上的大枝不可过密,
过密则通风透光不好,不利于长树也不利于产果子;小枝正是果枝,若去掉了,就
无以结果。
  春天土地开冻,马上灌一遍大水,名为灌花水。浇水之后,全园松土。适应当
地的细沙细壤,松土用一种特有的板镢,镢面极宽,极薄,挥动轻松自如。
  谷雨前后,梨树开花,莱阳梨自花授粉能力差,需得借了香水梨的花粉来,才
能提高坐果率。待梨花含苞未放之时,花苞儿一个个圆鼓鼓的,果农们称之为包包、
握握或灯笼儿。采些香水梨的灯笼儿回家,一手捏着一朵,相对一揉,花瓣儿开了,
再揉,花粉落在预备好的纸张上。没开的花,雄蕊是桃红色的,放在炕头上烘着,
一会儿雄蕊爆开,变成黑色,再过些时,花粉变成了娇黄色的细面面了。把这娇贵
的花粉收集到小小的玻璃瓶中,就可以带到梨园去做人工授粉了。
  人工授粉更是一件繁细的劳动,把装有花粉的小瓶拴上一根线,挂在脖子上,
垂在胸前,再取一支授粉用的“笔”来,就可以蘸着花粉授粉了。
  花期过后,莱阳梨有一项特有的管理措施,名为掐花。小梨出生后,如果不把
残花掐掉,长成的梨尖头、硬瓣,不好吃。而掐过花的,必长成大个、宽头、品质
特佳的梨果。小梨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开始掐花,越早越好,晚了伤口大,早掐可以
不留痕迹。掐花用名为“掐花剪儿”的工具。
  梨子长到核桃大小,需要捉虫。这时梨已有甜味,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
棉小食心虫都出来躲在叶片下面,慢慢地找机会钻进梨果心中去。三种害虫,以梨
大食心虫最多,危害也最大,果农们把它的学名简化为一个俗名,叫它“梨大”。
为了捉拿“梨大”,特制有一种农具,名唤梨剪或梨夹。用一尺多长、一寸多宽的
竹片一块,由顶端取中心向下刻出一条三四寸长的缝儿,使竹片成了一个双股的夹
子,而股的顶端都刻尖了,再把它缚在长竿上,发现“梨大”,操长竿用梨剪夹住
果柄,手腕轻轻一转,病果就被剪断下来。
  莱阳梨糖多汁足,极难储藏。一种办法是在野外山下挖洞,或挖炕窖,做成几
个排气孔,藏梨其中,凭着丰富经验,冷了烧炕,热了排气,竟能保鲜梨完好越冬。
另有人能于缸中设层层木架放置鲜梨,缸中放瓶装半斤水,半斤酒,密封缸口越冬,
也能使之长期保鲜。
  与莱阳梨生产相关的还有几种乡俗。一是春天的“看梨花”。每届盛春,梨花
开放,绵延十里如云似雪,更加梨园不远有一座丹崖,整山全是红色。历来有“丹
崖春雪”这一出名的风景。境内之人,多有于此时登丹崖、进梨岚赏花的风俗,名
叫“看梨花”或“逛梨花”。近年来更有远道来的看花人,眼见得这“看梨花”就
要变成旅游资源了。二是秋季的“林中会”。到秋季莱阳梨下树时,许多商家齐集
林中。民国24年《莱阳县志》记载(梨)“每熟时,商贩麋集,分运青岛、烟台、济
南,远及平津、辽沈、沪粤等处,咸呼为‘莱梨’”。三是果农的信仰风俗。梨树
集中的照旺庄一带,林中旧有梨神庙,每年农历二月二日果农以豆面灯敬神,灯做
成小鸡形状,天未明点燃,使男孩手捧绕梨树行走,左三圈,右三圈,名为照树,
俗信可减虫灾。还有正月初一用饺子汤浇树的习惯,俗传也可除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