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除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215&run=13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
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
年。”
  除日的活动很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
火(点灯守岁)。
  除日的主要活动是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祭天,请神,祭祀等。
家堂(卷轴图画)、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大门上贴的是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显示门第家风的春联,进门迎壁墙上要贴“抬头
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的年关吉利的单联,正房门上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之类祈求福寿安康的对联,中堂两边要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
类的祝福祝寿的对联。店铺要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寓意招
财进宝的对联,天地堂两边贴“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宅神堂两边要贴“年
年多吉庆,月月保平安,”灶君堂两边要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祈求
保佑的对联。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圈贴“六畜兴旺”,牲
口槽贴“骡马满槽”,大车上贴“日行千里路,夜行八百里”,其他地方还要贴“
福”字(有些地方把“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鲁西、长岛和蓬莱沿海农村,
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中不贴红对联,改用绿色对联。日照沿海渔民除日午后到渔船
贴对联,将“招财进宝”合为一字,贴于船头,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
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平安”、
“五将军马到成功”。长岛县渔民除日早晨为渔船挂大吊子(长方形大旗)拉米旗,
傍晚,到船上挂灯笼,设祭桌,敲锣打鼓,放鞭炮,焚香纸,祭海龙王。山东各地
都盛行贴年画,年画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故事如《唐僧取经》等,有历史故事如
《李自成》、《楚汉相争》等,有戏曲故事如《回荆州》、《白蛇传》等,还有山
水画等。年画的形式有中堂、单开、四条屏等。在诸多的年画中以鸡画、鱼画、娃
娃画较为普遍,因为鸡表示吉祥,鱼意味着钱粮有余,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胶东、
滨州、茌平等地几乎家家贴窗花,窗花一般都是红颜色,其内容因时而异。
  旧时全省各地都要在除日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席或箔搭一个棚子,叫做
天地棚子,上面除贴春联外,还要用松枝、竹叶加以装饰,里面的天地桌或香台子
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
诸神的画像,供品十分丰盛,要全猪全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水饺、一对枣
糕、一个大馍馍,叫做天地供。祭祀时,由家长先点燃三炷香,接着叩头跪拜,并
念“祈求天地爷保佑”,然后其他人轮番跪拜,最后烧一道纸表,叫做“送钱粮”。
  除日祭祖仪式最为隆重,在这种追念先祖的活动中,也带有一些迷信的色彩。
下午开始把家谱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
祖。胶东是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德州的请祖仪式十分隆重,由本族中长者带领一
二子孙,手执长钱,到村头跪下,一边烧纸一边念叨:“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
烧完纸便起身回家。到大门前,再烧纸表,鸣放鞭炮,面向大门叩头,并念道:“
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让路”,然后才迈步进门,点燃明烛,彻夜不息。进
了大门以后,要在门口横放一根木棍,叫做拦门棍,最好是桃木的,拦住凶神恶鬼
不准进门。在院内撒芝麻杆,或者谷草,叫做“踩岁”,据说有什么精灵或鬼怪进
来会有响声。海阳县麻姑岛一带,年三十黄昏,合族男子备香纸、“马鞭”(以谷
草为杆,糊剪纸)往祖坟焚香、烧纸,于每一坟头插一支“马鞭”,请老祖回家过
年,名为“请年”。至家,于街门外设一横木,名为“拴马桩”,于街门外开始撒
马草,直至祖谱前,将另一些“马鞭”供于祖谱前,待过年后正月初二晚饭后,持
祖谱“马鞭”送至村外,将“马鞭”与香纸一起焚化,名为“送年”。长岛县渔民
则于除夕黄昏持锣至祖坟,一路鸣锣,呼唤祖宗回家过年。即墨牛齐埠一带,在布
置年节祭祖的同时,必在大街靠墙的地方用3块土坯搭一个小屋,俗称“孤魂棚”,
棚内设一个牌位,上写“孤魂之位”,两边贴一副对联:“往日无主今有主,此处
非家却是家”或“往日无主今有主,昔日无家今有家”,横批为“四方孤魂”。此
后五更发纸,初一拜年,初二送神,都要祭孤魂棚。
  除日这天,民间家家做供品。胶东的供品有鸡(吉祥)、鱼(年年有余)、盛虫(
蟠龙,一般在腊月二十八日蒸好,除日半夜供上,过了正月十五撤下,至二月二龙
抬头的日子吃掉)、团圆饼(用面做成太阳的形状,分层蒸熟,染色,祭日供上,初
一中午全家分食,所以叫团圆饼)、猪蹄、小米枣饭、水果、蜡烛、香纸等。泰安
团圆饼供品的造型非常美观,用萝卜、豆腐和豆腐渣做原料,雕塑猪、羊、西瓜,
加以彩绘。
  临朐、鲁西南等地,要在除日上午卫生清扫,叫做除尘、除厄运,从里向外扫,
取意除旧布新。胶东等地只是擦擦门窗。下午在大门口放上一根两米长的桃木棍,
叫做拦门棍,据说既能拦住财宝不流失,又能避邪。单县旧时只要放上拦门棍,债
主就不敢进门讨债了。日照奎山一带,拦门后在院内泼水,用红纸条缠裹木炭一块,
配芝麻秸一棵,门两边各竖一束,叫做“把门将军”。
  德州、博兴、临朐、鲁西南等地有布灯的习俗。临朐民间叫做“树灯笼杆子”,
用一根木杆挑起灯笼,树在天井里。德州则在各个角落里放碗灯、彩灯和玻璃灯等,
意味着驱逐黑暗迎来光明。现在这种习俗已演变为挂电灯。
  德州还有烧天庭的习俗。将一捆谷草竖在天庭之中点燃,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
向代表五谷,谷草侧向何方,该方所代表的谷物来年将取得丰收。滕州则用火盆装
上劈柴点燃,一连燃烧三天,叫做“沤岁”,意味着来年的日子红火兴旺。鄄城等
地在下午洒扫庭院,担满水缸,然后把芝麻秸撒在院内,叫做撒岁,并且唱道:“
东撒岁,西撒岁,儿成双,女成对,白妮胖小,都往家跑。”岁是祟的谐音,意思
是将邪祟撒出,踏在脚下,永不翻身。晚上,德州农民提着灯笼,到麦田,将灯笼
放在这头,人到那头趴下,朝这头看麦苗的长势,预测来年小麦的收成,叫做“打
麦影”。苍山县农村无论贫富,家家于年前买青竹一竿,除日傍晚,用黄表纸包麦
麸垫在石磨磨眼底部,再将青竹插在磨眼中树起,竹竿上挂许多五彩门笺,寓意“
节节富(麸)足(竹)”,俗称之为“栽摇钱树”,这竿青竹要一直插到过了正月十五。
龙口市部分农村,除夕在大门外粪堆上栽整株五谷(高粱、谷、豆、麦、黍)一束,
上挂黄表纸与银锞,名为“栽田”,待元旦发纸后点燃黄表纸等,用以祈求农业丰
收。
  莱芜、胶东等地区,在除日赶早市,购买新鲜蔬菜等过节用品,一般在上午九
点就收市。
  鸣放鞭炮是除日一项重要活动。爆竹是古人用来驱逐疫鬼的武器,东方朔的《
神异经》中记载:“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 ,人以竹
着火中, 卜有声,而山 惊惮。”后来工艺进步,用火药做成鞭炮。除日鸣放鞭
炮的时间各地不一,滕州家家都在午后放一挂火鞭,德州在除夕吃完饺子以后开始,
一直到初一拜年,响声不绝,胶东则于除夕饺子刚煮好时,开始祭祖,鸣放鞭炮。
龙口、蓬莱以及胶东东部在除夕零点鸣放鞭炮最多,烟火此起彼伏,炮声响成一片。
  除日早晨,胶东有做隔年饭和隔年菜的习俗。隔年饭一般是用高粱米、黍米或
小米,加上红枣做成。隔年菜一般是用干豆角、干扁豆、海带等干菜做的杂烩。龙
口、蓬莱一带吃菜饽饽,菜是财的谐音,饽有蓬勃发展的意思,吃饽饽取其发财之
意,谁吃得多,就意味着多发财,所以,人人尽量多吃几个。临清的早饭多数人家
吃全菜(杂烩),把藕合、炸肉、炸丸子、粉条、猪肉、牛肉、鹅肉、鸭肉、黄花菜、
大白菜加豆腐(豆腐必不可少,取意都有福)一起煮好,主食是发糕和枣卷等。除日
的午饭,蓬莱一带有三样必不可少,一是米饭,二是猪肉,三是龙须菜。比较富裕
的人家要买一整套猪下货(猪头、猪肝、猪肺、猪肠和猪蹄等),于中午煮而食之。
米饭主要是小米或大米,吃剩的称为陈饭,叫做家存“陈粮”,龙须菜又叫三须菜,
把海带、白菜切成细丝,加上粉条一起煮好,俗话说:“吃了龙须菜,一年又顺又
发财。”乳山、文登一带,准备丰盛的酒菜,全家一起在中午喝团圆酒。除夕晚饭,
胶东一带吃饺子,也有吃面条的,饺子意味着能把财包住,面条意味着顺利,取意
发财顺利。长岛县渔民有的除夕晚饭吃粽子,以“粽”与“挣”同音,希望明年多
打渔,多挣钱。除夕晚上,泰安、滕州等地习惯喝辞岁酒,又叫团圆饭。其中,栗
子鸡、鱼、年糕和团子必不可少,栗子鸡寓意“大吉大利”,鱼寓意“年年有余”,
年糕取“步步登高”之意,团子象征“全家团圆”。滕州无论大家小户,都尽量把
这顿饭做得质高而量大,为的是让全家人吃饱吃好还有剩余,剩下的饭叫隔年饭,
放到仓囤之中,取意“仓仓囤囤,年年有余”。
  包水饺、吃水饺是除日的重要内容。包水饺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
辞岁酒之后。一般包三种饺子,一是荤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验岁
的,包上硬币、红枣等,初一早晨吃。胶东的除夕饺子讲究很多,除夕包饺子叫做
“吃去年的陈粮,挣新年的钱财”,饺子包好后,要放上桃枝,叫做“驱邪避恶”。
有的要包上豆腐,吃着有“斗福”之运,吉不可言;有的要包上四样素菜,叫做“
四季发财”;有的要包上糖块,叫做“新的一年有甜头”;有的要包上花鱼,叫做
“年年有余”;刚娶新媳妇的,要在饺子里包上红枣、栗子、花生米,意思是“早
立子,生得花花,有儿有女”。最普遍的是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表示“新的一年有
钱用”,硬币数目一般是四、六、八、十,四是“四季发财”,六是“六六大顺”,
八是“四平八稳”,十是“大发财”。但乳山一带则忌四,因为四是“事”的谐音。
博兴把除夕包的水饺叫做团圆饺子,据说包饺子时,全家团圆,意味着来年一家人
和和睦睦,欢欢乐乐。如果有个别成员没有归来,就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念叨,盼他
早点归来。如果家中有新亡之人,则全家为之流泪,表示哀悼。鲁西南地区除夕煮
饺子时,要燃一挂鞭,声音越响则认为越吉利。
  胶东的春节服装最为讲究,男女老幼,里里外外更换一新。除夕前一定要把新
衣做好,除夕女主人把全家的春节服装拿出来,分给各人保管。第二天一早穿上拜
年,新媳妇和大姑娘尤为重视,都把“打人”(意为十分耀眼,又称“打眼”)的衣
服拿出来,以便初一出去串门“夸新”。德州地区,男女老幼于除夕穿上新衣准备
过年,尤其是妇女儿童,不仅衣着漂亮,而且还要戴花。老太太戴石榴花,媳妇戴
梅花,姑娘戴牡丹花,男孩子胸前戴上钱排子(用红线穿制钱编制而成)以示红火。
晚饭以后、子时以前,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本族人也要互拜,叫做辞岁。
  山东有除夕守岁的习俗,除夕晚上,全家团聚(或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饮
酒叙谈,终夕不眠,叫做守岁。旧时守岁一般都是通宵达旦,建国以后,守岁一般
都是象征性的,10点以后各自安寝。近几年来,大家都要看完电视春节联欢晚会才
睡。守岁的重要特征是点灯度夜,一直到黎明。莱芜把守岁叫做“熬五更”,一般
是老年找老年,青年找青年,妇女找妇女,大家凑酒菜,一边饮酒,一边谈笑,但
不能喝醉。有的是一家人喝五更酒。胶东有吃年夜饭的习俗,除夕半夜吃饺子吃面
鱼(鱼形馒头)。此时,人们没有食欲,但是非吃不可,一般都吃一块“鱼头”或“
鱼尾”,寓意是“头尾都有余”。即墨的年夜饭要吃豆腐和鱼,叫做“福有余”,
要吃芋头,叫做“黏合”(意思是团结和睦),要吃黍糕,叫做“年年登高”。此外,
还要朝大门口泼饺子汤,据说门神不让无家可归的亡魂进门,只好让他在大门外喝
口饺子汤。发纸时,有的人在大街上焚香烧纸,朝着财神的方向叩头,叫做接财神。
有的人到处转转看看,据说此时宝贝会变做小动物出来过年,蛤蟆是金蛤蟆,蛇是
金条,一旦遇到,决不能放走。午夜饭后,晚辈给长辈叩头,长辈要给晚辈送钱,
一人一份,叫做“年份子”,有的人家分糖块,叫做“甜头”。
  旧时除日有很多忌讳。泰安、招远等地凡是做供品的饺子要用素馅,一般用豆
腐、鸡蛋、菠菜和植物油调馅,饺子要小一些,形状象元宝。据说这样的饺子,神
灵吃了头脑清醒。除日请神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
财不完整。神灵请来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
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得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
上,否则就是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神灵时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满三年
者不能当神供奉,需要另写牌位单独供奉;香台前的元宝不能扫掉,送神后要用纸
包起来,作为二月二围宅之用,据说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
迫切需要时可以带上一对纸做的小元宝到井台上焚烧,以求得井神保佑。
  胶东乳山等地于除夕之夜走进果园,朝每棵树上砍三刀,小孩围着果树转上三
圈,据说来年水果必定丰收。曲阜从除夕之夜的晴、阴、雪来预测来年的丰歉。民
谣说:“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最好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