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渔船、渔具与捕捞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19&run=13

  海上渔业生产门类繁多,一般称出海打渔为大海市,称近海落潮时拾蛤捉蟹为
“赶海”或“赶小海”。从前,大海市集中在春季和秋季,称之为春汛、秋汛。
  旧时海上用船主要有三种:最小无蓬(以“帆”字与“翻”字音同,渔民忌讳,
因称“帆”为“蓬”)的叫舢板,用以近海钓鱼钓蟹等;单蓬的(往往在船头另设一
小蓬,用于操纵转弯),名为脚子,桅蓬之外,另设六支橹桨,出海打渔,多半用
它;三桅三蓬的叫船,一般用于渔区的运输。船蓬用白细布做成,幅与幅间,包缝
绳索连接,横以竹竿节节撑起。船的内部分人仓、鱼仓、货仓(今又有机仓、冰仓);
船前曰前头,后曰后腚,后腚帮板称“后照”(当地称“照壁”为“照”);两舷之
外曰船帮,左舷曰里赶,右舷曰外赶。渔船的类型主要有“瓜篓”(分布于长岛、
福山、蓬莱、莱州、牟平等地)、“大榷子”(分布于长岛、蓬莱、龙口、芝罘等地)
、“流网榷子”(分布于烟台以东各县)、“威海榷子”(分布于烟台以东地方)、“
圆网榷子”(分布于乳山、海阳、文登一带)、“排子”(分布于荣成、海阳等地)、
“挂网舢板”(分布于荣成、文登等地)、“大头船”(分布于威海、荣成等地)、“
圆盘底”(龙口等地有之)、“大风船”(主要在日照)等。
  推船下海、拉船上滩均称拉船。拉船有号子,渔民称之为“号儿”,唱号子名
为打号儿。长岛地方风俗,凡拉船,只要一声号子呼唤,人无分男女,必齐奔海岸,
不问为谁拉船皆拼命出力,即使平日有怨隙之家也在所不辞。荣成龙须岛,拉船方
式独特,数人在后推,又数人分列两行,仰卧于船帮两侧,头枕双手,以脚蹬船,
领头打号儿的,立于船上,前后左右即兴编词于“号儿”中,集指挥、鼓舞于一身。
  渔船启航叫出海,返航叫收山、归山,船行离岸近叫走的矮,船行离岸远叫走
的高;船长名老大、艄公,大副名二板儿,其余船员统名伙计。
  从前渔民多数贫穷,无船无网。有船有网的户称为板主。渔民向板主赁船赁网
打渔,所得与板主分成,板主往往兼营海产品加工与出售的买卖,此则称为“鱼行”

  海上捕捞的方式、种类、工具,堪称五花八门,粗略数计如下:
  大网,又称瞎大拉、白网、地崖网。以数十尺、数百尺长网片,下设坠,上作
浮,两端各系长绠。将一端绳绠拴在岸边,然后以舢板载网和另一端绳绠,撒网于
海,再引绳绠上岸,岸上人分两列,唱着号子拉网,网未收拢时叫跑绠或跑绳,要
尽快,网收拢后叫见网,最后拉鱼上滩。这种网一定要在海底平坦、海岸为沙滩的
地方使用,因此,沙岸往往被称为大网滩、白网滩。
  拖网,俗名“裤裆网”。张口如旧式裤子的裤裆,两边各设网绠,分别拴在两
条船上,两船并头向前拖拉,按时起网,拉对虾、拉桃花虾多用此网。
  围网,用一个大“脚子”载网,并拖带一舢板出海,行走中,人爬上桅杆 望,
此人被称为“渔眼”。发现鱼群,全力追赶,迎头拦挡,火速解缆,放出舢板。之
后,全船之人,拼命下网(俗名行网),成一包围圈,绕过去,捉住舢板,形成合围,
这一阵,最为紧张。合围后即用“推磨”绞车(今用机器绞车),提网上船。春汛中
最常用这种围网打鲐鱼、黄姑鱼、黄花鱼。
  流网,又称扎网。使用这种网捕鱼叫放流网或放流。流网由网片、“望子”等
组成。“望子”为一个细竹竿,上梢系红绿小布旗等显眼标识,下部装一大浮标。
出海时,以“脚子”载许多网片与“望子”。至渔场,先下一“望子”,“望子”
上连着网片,拦海流撒开,每下一片或数片网,即加一“望子”。网上有浮子,网
下有坠,行网完毕,最后的网绠系在“脚子”上。这样,诸“望子”与“脚子”排
成一长阵,网片连成网墙,横站海流之中,流转“墙”亦转,鱼游流中,扎在网上
进退不得,即挂在网上。放流网的渔民都是在傍晚赶到渔场,行网后,进船舱睡觉,
东方欲白之时,起身即收网。流网最常用于打鲅鱼。
  挂网,亦称挂子网、架子网、等网。这是最常见的定置网具。置网时,先在海
底打木桩,名为打橛子。打橛子必两船相靠,以硬木大杆(俗称为橛杆)操作如陆上
打夯状,极端艰苦。橛子打入海底后,将一绠绳引至水面,并排打二三根橛子,各
又引绠至水面,横连一绠,名为封湖,然后于此横绠上置网。网袋状,网口用五根
竹竿做成架子(此即“架子网”之所以得名),上用浮子,下用网坠,使其迎海流而
站。顺流而下的鱼虾,纷纷冲入网内,渔民按时起网取鱼虾。荣成县龙须岛渔民用
这种网打鹰爪虾,最是得心应手。别处用这种网打鲭鱼也常获丰收。渔汛过后,收
拆网具,名为拔橛子。
  坛子网,装置与挂网大同小异,只是网口较挂网更大,支撑网口不用竹竿,只
用一根大木杆,使网成“ ”状。因为从前下这种网时,多用密封的大磁坛子作浮
子,所以得名坛子网。挂网与坛子网近水面名见网,下网至深水则名为困网。坛子
网大,下困网时,起网需费大力,故渔谚曰“没有杀牛的劲,不能打坛困网”。
  袖子网,也是一种定置网具。装置办法是,从海上引一绠绳上岸,固定于一处,
名为通天绠。通天绠入海尾端,沿绠设一竖网,名为网墙,网墙后,用4只铁锚固
定于一个方形网,近网墙一边,左右各设可进不可出的竹笼,开口于方网之内。鱼
碰着网墙觉无路可走,转身扎入笼内,陷于方网,团团不得出路,终又钻进后面的
两个笼子内,渔民定时提后面的两个笼子取鱼。以提网出水时,两笼极似一双衣袖,
因名袖子网。以前多用它捕鲭鱼,近年因近海无鱼,此种网渐被淘汰。
  团网,又名迷魂阵,形类袖子网,也是从前打渔的定置网具。
  此外,尚有惠民一带渔民专门用来捕毛虾的樯张网、虾板网,莱州一带的步行
网,近海岸边普遍使用的推网、抬网、抡网(亦名旋网)等。
  海上钓鱼、钓虾、钓乌贼,形式亦有多种。
  设线,俗称下钓。以一长线串连数钩,乘船出海钓鱼。其中以荣成一带的渔民
钓鲨鱼(渔民称为钓大鱼)最富特色。渔民称一条线为“一盘”,钩与钩的距离为“
钩脚”。钓鲨鱼的线,一盘10余钩,钩脚七八尺。一船带10至20盘线,下钩用小铁
锚“定线”,每锚定四五盘线,锚牵绠绳,绳端系浮子浮海面上。钓鲨用钩,大如
拳,形似锚,饵(渔民叫喂子)用各种鱼,最好用大刀鱼,饵重必要4两至半斤。系
钩要用铁索,防鱼咬断。钓鱼出水,名为“起水”,每鱼常数百数千斤。“起水”
之时必要反复收线、放线,周旋至大鱼力乏,方可提上船来。
  干钩,不设喂子的钓法,多用于钓鲅鱼,又称甩鲅鱼。长岛县北边岛上的渔民
最擅此技。初秋时节,鲅鱼成群游近附近海面,甩鲅的日子就到了。甩鲅只用一线
一钩,一叶舢板,一船两人。一人在后,荡浆摇橹,迎住鱼群,一人立在船头甩线
钓鱼,配合的默契,使两个人一条船活活化为一体。鲅鱼性情凶猛,在海上捕小鱼
时常取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渔民抓住了它这个特性,钓钩上不挂喂子,只挂一条鱼
皮或一块白布条。执线的人,看准了时机,猛然将鱼钩甩出,鱼钩落入水中,即急
急收线,拖得钩上的白布条在水中泼剌剌如飞游的小鱼,鲅鱼见了即来追赶,收得
越快,赶得越猛,及至发觉上当,早被渔人甩进船舱。鱼群旺时,每每钩无虚发。
在海上鱼越大追食小鱼的速度越快,所以用这种甩干钩钓上来的鱼,条条都是大个
的,一般在四五斤以上,有时还可钓到10多斤的大鱼。
  拖钓,也是钓大鱼的一种方法。一船一线,一钩或数钩,摇橹入海流中,拖带
鱼钩,逆流而上。专在流中觅食的大鱼,看见喂子猛扑上来,就上钩了。用这种方
法常常钓到十几斤重的加吉鱼、几十斤重的橹子鱼等。
  针良船,又称放风狗儿。做一三角形小船,高不过3尺,悬一小帆,使顺风下
海,船上拴着数百尺长线,每3尺拴1浮子,浮子下即垂1钩,用寄生蟹(渔民称为走
蚓或干住房)作喂子,专钓于水面觅食的针良鱼。若间隔拴坠,使成为“底钩”,
也可以钓“沙板”等鱼。
  钓蟹,钓的是梭形蟹,俗称飞脚蟹、飞蟹。时间多在傍晚。蟹最贪食,喂子用
臭鱼烂虾皆可。长线放下串钩,隔有时即可收线,收线时,蟹子仍夹着喂子贪吃不
放,直到将近出水,才松下夹子逃跑,这时,渔民早将缚在竹杆上的网兜(俗名海
子)探在水中,蟹子刚刚脱钩,恰恰落在网兜里。
  钓 , 为乌贼的一种,俗称八脚 ,八腿鱼。 在海中生活,有钻空海螺壳
的习性。这种习性,很早就被渔民发现了,于是就有了传统的钓 方法:拾来许多
赤螺的空壳,钻上小孔,拴上绳索,再用长须穿连成串,不用任何诱饵,抛到海里
就行,过些时候拉上来,许多壳中都已“躲”进了 。不过,由壳中取 出来却要
有熟练的技术,生手上阵,半天拖不出一只来。
  钓燕儿鱼,燕儿鱼有很长的翅,能离开水面飞行好长一段距离。这种鱼夜间发
光,渔民便于夏夜中摇船出海,船上置灯,缓缓行于海面,燕鱼见了灯光,即飞奔
而来,自动跌入仓底。
  此外,钓鱼的方法还有擎杆钓、篮钓、手把线、拖刀鱼等,计算起来,不下数
十种。长岛地方,夏天是捕鱼的淡季,耐不得寂寞的渔民,往往三三两两,划小船
在海岛附近海面钓鱼,俗称为“划边”,是一项小小的副业,也是渔民渴慕大海的
一种排遣。
  海碰子,这是沿海渔区的一个特别的捕捞门类,专指潜入海底捕捞海珍品的行
当。潜水捕捞,渔民叫“碰”,如“碰(海)参”、“碰扇贝”、“碰鲍鱼”等,以
潜水捕捞为业的人即被称为“海碰子”、“碰子”。从前,“碰子”的劳动极其艰
苦,也极其危险。划一只小舢板到捕捞场,择地抛锚。赤条条一身,潜水到海底,
看准了,捕几只海物上来,换一口气,再下去,往返数次,累了,并不上船,船边
系着几只大葫芦,伏在葫芦上休息一会,复又开始潜水渔猎。潜水,渔民称为“扎
水”,计“扎水”深度用“庹”(张两臂量距曰“庹”),能扎七、八十庹水的人,
村中视为好汉。近年“碰子”下水作业早改成了穿潜水衣下水,因为这种潜水衣有
一个很重的头盔,渔民们形象而亲切地称之为“大头”。
  赶海,各地名称不同,有叫“赶小海”的,也有叫“赶 ”的(有些地方称“
落潮”为“ 潮”,称“枯潮底”为“ 干了”,“赶 ”之名,大概源出于此了)
。这多半是儿童与妇女的活计,具体项目数不胜数。大凡河口海滩处以挖蛤、拾螺
为多,礁石滩则以捉蟹、打牡蛎为主。各地打蛎子的方法不同,海阳等地用“蛎铲”
,荣成、蓬莱一带用“钉子”(小木柄头上镶一粗重铁钉),各有千秋。龙口地方渔
民的“钓蛏子”也堪称绝技。赶海的经验总结为谚语,可称“指南”,如龙口屺姆
岛谚语:“麦子上场,辣肉上床”,是说麦收时节名为“辣肉”的海螺会聚在礁石
上。荣成谚语:“(农历)八月十三,‘瓦屋楼子’上山”,是说农历八月十三日左
右大海螺会爬上礁山。烟台芝罘区谚语:“东北风,十个(赶海的)篓子九个空”,
告诫人们刮东北风时不必去赶海。
  内陆河湖的渔业生产以微山湖、东平湖、马踏湖、黄河、运河最为集中,其渔
具与作业有:
  “迷魂阵”,又称“箔塘子”、“箔”。以前的箔用竹篾编成,近年改用网片,
称为“网箔”,用“箔”做定置网具,布成“阵”,有行条、大廓、二廓(又名“
葫芦头”)、三廓、四廓、五廓、闭缝几部分,渔民定时打开“闭缝”取鱼,俗称
“拾鱼”。
  “端把子”,微山湖渔民的一种捕鱼方法。春末,鳊鱼、黄鱼、红尾鲤鱼“洒
籽儿”(产卵)期间,择定水域下草把,引鱼来产卵,夜间划船偷袭,用“大鱼舀子”
(网兜)于草把下捕鱼。
  虚笼,微山湖捕青虾(当地又称“大虾”)用。用苇篾编1至3尺笼子,头粗尾细,
中空置饵,两端有孔,腹中有倒须,可进不可出,作业时以竹竿固定于深水处,使
半浮半沉,一次放数十至数百只,早晚各“拾”一次。
  堵笼,形似虚笼而略长,就湖边浅水内筑泥堰安放,诱虾顺堰入笼,多用于捕
中型虾(如“花腰”、“毛头”)和小鱼。
  照虾,多行于雨后夜晚,摇船入湖,挂灯笼于船尾或用木棒挑灯笼于水面,草
虾循光而来,照虾人手持虾网捕捞。
  放鹰,微山湖渔民用鱼鹰捕鱼的集体作业。一般5至10只船,其中有“带船”、
“打船”、“ 子”等不同分工。“带船”上载“带船头”,为船队总指挥,“打
船”紧随“带船”,负责传达、落实“带船”的号令,船上的“打船手”必都年轻
力壮。“ 子”上的人具体负责赶鱼鹰捕鱼。至渔场后,“带船”引导,划一个大
圆圈,名为“大环子”,然后沿大圈边沿划“oo”形,名为“耍小环子”,“环子”
急速缩小,即放鱼鹰入水,“ 子”上的人忙着取鱼,“打船”相帮,“带船”上
的“带船头”有节奏地用竹篙敲打船舷唱“鹰号子”。一次放鹰,早饭后开始,到
傍晚结束,将鱼鹰用篙挑至船舷木棒上,行话叫“挑帐”。
  打大网,微山湖渔民的围网作业,在深秋举行。网具称“网条子”。一般要七
八条船,几十人轮流作业。人员分工有负责掌握行船方向、网阵大小的“开艄”,
负责拽网的“头纲”、“二纲”,负责清网倒鱼的“捏板”。拉网时唱渔歌号子。
  卷园子,又称“白手拿鱼”,几人联合,选草厚的湖面,拢起湖底BD54草,
围成“草墙”,俗称“园子”,从四面向中心“卷园子”,挤成小圈,大家跳进“
园子”中捉鱼。
  拉泥绠,两船之间系一条长绳,俗称“泥绠”,船行“泥绠”掠过湖底,大鱼
惊起,水面泛“星”(水花),船上人即用或鱼叉取鱼。
  捉鳖钓鳖,把钓线固定在一根长绳上,俗称“钩”,“钩”长200米左右,两
边用“映子”(长竹竿)固定,每隔1米拴一把钩,以猪肝为饵;以篮捉鳖,篮衣用
胶丝结成,中间用竹篮圈撑起,两端设入口,入口内有倒须,“许进不许出”;猎
狗捉鳖,狗要有训练,当春夏之交老鳖爬到湖边藏在软泥沙中产卵时,猎狗便能找
到它。
  捕鳝,“抄墩”法,在浅水区用湖 堆起一个个墩子。使其腐烂,成为半浮半
沉的样子后,鳝鱼喜欢在墩下相聚,这时用抄网在墩子下取鳝,往往丰收;瞅洞,
盛夏鳝鱼爬进湖边淤泥中,上面留一小洞呼吸,渔人辨明小洞,以饵引鱼出洞,用
手捉获;“堵笼”捕鳝。
  颤青,又称“踏青”,马踏湖渔民破冰叉鱼的作业。在冰上看见有鱼,以木榔
头敲冰使鱼受惊逃跑,再敲再逃,直至鱼疲乏不堪时,敲开冰块用鱼叉取鱼。
  粘网,黄河岸边渔民捕黄河刀鱼的网具,支在岸边水际,定时起鱼。
  拉凌网,东平湖渔民的冬季作业,所用网具为“大网”,又称“包网”,作业
需15~20人,有1或2人为“网头”,负责指挥;渔场俗称“网地”,用木榔头在冰
上敲出一个窟窿,名叫“下网窝”,由“下网窝”送入两根“水线杆”带网入水,
用钩子拉网前进,名为“走杆”,每走一杆,砸一个“凌眼”,遇有阻碍,砸冰下
水排除,名为“起绾”,最后砸冰成“上网窝”收网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