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初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176&run=13

一、叫魂、小殓、报庙
  山东民间旧俗,极讲究寿终正寝,凡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病床上咽最
后一口气。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一般要先为其沐浴更衣,然后再将其移到正屋明
间的灵床上,长岛渔村称此为“上黄金台”,在亲属的守护下,度过弥留的时刻,
此谓之挺丧,亦谓之送终、抬床。一旦措手不及,病人没换衣服就死在里间的床上,
俗谓之“老人光着身子走了”,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把死者的“灵魂”引到灵床上
去。临朐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
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一圈,然后将鸡杀死,此谓之引魂,
亦谓之领殃。日照地方习俗,人临终之前的沐浴更衣,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或
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儿媳来料理,除擦洗脸面、手脚和修剪指甲
之类事项外,带有一定技术性的理发、梳头和穿衣、插戴等,也可请人来料理。人
死了,忌说“死”字,一般称为“老了”、“过去了”,或称“去”、“逝世”、
“不在了”、“走了”等。死人穿的衣服,谓之寿衣,或称送老衣裳。旧时一般人
年过50就开始准备寿衣的布料,年过70才预做寿衣,凡是70岁以前的亡故者,寿衣
都是临时赶做的。儿女们在做寿衣时,不能啼哭流泪,俗信泪水滴到寿衣上,死者
穿去要经常想念儿女,心里会不安的。缝寿衣时的针线,末端不能系疙瘩。寿衣的
衣料、样式和数量,各地不尽相同。一般衣料不用皮毛和绸缎,多用棉和绢,取“
绵绵”和“眷眷”之意。衣裤的件数忌双,多是“五领三腰”,即五件上衣、三条
裙裤。服装样式多采用同时代的礼服,或略带有宗教色彩的装饰,有些地方寿衣为
明朝装束,相传清朝入关后强令百姓改服,生者不得不服从,死者仍使其着明朝衣
装,谓之“生降死不降”。传统习惯,无论何时亡故,都要以棉衣为主。临朐的男
性寿衣有黑色棉衣、棉裤、棉鞋和黑色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女性寿衣有对襟袄、
蓝花百褶裙、红棉衣、红绣鞋、红头巾等,几乎同死者当初的嫁衣一样。莒南的寿
衣比较简朴,一般是白衬衣、青棉袍,男性帽顶缀一红绒球,女性帽顶绣一白莲花。
  灵床,亦称尸床、临殁床,通常设置在死者居住的堂屋明间中央,床头南北向,
正冲屋当门。有的用现成的木床,有的用门板或苇箔在长凳上搭成,还有的临时用
土坯垒起,上铺一床单或褥子而成。病人临终,穿好寿衣,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脚,
其他人帮扶,由病床抬上灵床,在此等候咽气。这时,守护在身边的儿女和亲属,
要含悲忍泪地喊叫:“爹(或娘)!您别走啊!别撇下俺不管了!”一直喊到停止呼吸
为止,此谓之“叫魂”。曲阜等地病人咽气后,用一块类似床单的布盖住尸身,此
布有蓝、黑、黄和白等不同颜色,上面绣着经文和八仙等,称作“衾”,日照叫“
轻被子”,覆衾之前,要先给死者口内衔一小制钱或银锭,福山民间用银制或金制
“喜珠”,名为“用含”,日照称为“噙口”,长岛县渔村是用红线拴红布放在死
者口中,名为“压口”。临清一带在制钱孔里拴上五色线,谓之“紧口钱”。死者
头枕一个倒三角式的枕头,谓之“鸡鸣枕”,曲阜称作“鸡寐枕”,上面还有四句
歌诀:“亡人头上一只鸡,光会打鸣不会飞,亡人若要迷了路,鸡叫一声自不迷。”
曲阜、鄄城等地用麻捆绑死者双脚,名为“绊脚索”,脸上蒙一张白纸,名为“蒙
脸纸”,灵堂前放一把谷草,俗称“影身草”。灵床下放一盏豆油灯,谓之“照尸
灯”,预防狗猫进来。死者的两手,一持打狗鞭,一握打狗饼子,有的袖筒里还装
有茶叶。灵床前还要放一碗生米,上面盖一张烙饼,放一双筷子,谓之“倒头饭”。
黄县(今龙口市)等地此时还要烧“倒头包袱”或者“倒头马”、“倒头轿”。尸体
上放五块生铁,以防诈尸。莒南、日照等地,穷家在死者胸口放一块铁犁头,富家
放铜镜、银元,长岛渔村则放铜钱、火镰等,以防“发势”。还要在死者的右手上
放一块绣着灯笼的白布。以上行事,均属小殓范围。福山地方自死者咽气,其儿女
子媳皆披发趿鞋(父死趿左脚,母死趿右脚)。长岛渔村,老人死后亲属都喝“辞灵
汤”,表示与死者辞别。
  死者尸体安排就绪,有的地方在门前树起招魂幡,或者挂上魂帛,幡上缀一串
纸钱,钱数与死者的岁数相等。临清地方在灵堂前搭灵棚,灵棚前挂一竹帘,名“
影灵帘”。灵堂门旁垒灰池子,专供烧纸,名叫“钱柜子”。招魂之后便是指路,
指路仪式一般由族中的长者主持。首先把纸马放在灵前,再让死者的晚辈至亲(长
子除外)在灵前跪下,死者的次子手持“长钱”在尸体上来回拖动,然后把“长钱”
放在死者生前穿的一件旧衣服上,大家便一齐起立伸手托住衣服,移到门外,放在
纸马上,由死者的一位侄子手持三炷香前导,其他人抬着纸马在距住宅二十米左右
的地方停下,邻人拿些麦秸堆在纸马旁边,点燃麦秸,把纸马、旧衣和长钱等一齐
烧掉,与此同时齐喊:“××,别害怕呵,上西南呵!”长子则站在院门旁边高凳
上,高举一根插着香火的秫秸,指向西南天空,大声喊道:“爹(或娘),上西南呵!
”连喊数声之后,把秫秸扔掉,痛苦流涕地回灵堂跪下,等其他人返回灵堂,便一
齐大哭。
  指路之后是送浆水,亦称“送汤”,胶东地区称为“报庙”。送浆水的地点是
土地庙,家人要在亲人死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去送浆水。浆水是由生水、面粉和小
米混合而成,装在罐里,有的罐里只装清水,也叫作浆水。有的送浆水仪式比较隆
重,由死者的子侄用木盘托着浆水壶和香纸长钱等在前边开路,死者的其他家属按
照男女长幼的次序排列成行,手持香火尾随其后,大孝子手中还要拖着一根擀面杖。
来到土地庙后,领头人把浆水等摆在供桌上,把香火集中起来插到香炉里,然后一
边烧长钱、纸钱,一边浇奠浆水。同时,大家齐喊:“××,我们给你送饭来了。”
送浆水要在早、中、晚饭之前连送三次,胶东叫报朝庙、报午庙、报晚庙。如果死
亡的时间是下午,还要多送一次,招远把当天下午这一次叫作“开锁”,龙口市叫
作“报小庙”,有的叫“报倒头庙”。福山习俗,人死三日后除按时在灵前烧香纸
外,一切哭奠暂停,名为“弥丧”。

二、送盘缠
  送浆水之后,接着要送盘缠。送盘缠一般在人死之后的第三天,地点在村庄的
十字路口,因要烧很多纸钱,所以通常选在村头人烟稀少的地方。黄县(今龙口市)
等地的盘缠是几个纸包袱,里面装着金银纸折的元宝锞子,外面写上死者的名字。
富裕人家送盘缠,首先在十字路口用麸子撒成一座城墙形的图案,西门开着,由西
向东排列着许多纸扎的象生。最前面的有男牛、女猪,中间是一乘纸轿,有4个纸
人抬着;周围是纸包袱,多者用秫秸笼子装起来,排成几行,以上是送盘缠之家必
不可少之物。此外,视家庭经济状况,还有金银山、聚宝盆、钱柜、暖宫、童男童
女等,纸人一般背后都贴上名字,男的写“钱买”、“自来”、“二百五”;女的
写“梅香”之类。临清于入殓当日晚上送盘缠。入殓完毕,亲友每人从孝子手中取
过点燃的香,俗称“抱香”。孝子手拉“了旗”,口喊“爹(娘)上轿走”绕棺一圈,
置“了旗”于纸轿内焚烧,然后全家痛哭出门,沿路每走两步掷一支香,到十字路
口或村头,面向西南,跪拜哭祭,上供,行礼,泼浆水(浆水用半桶清水泡一把米、
一把茶做成),仪式即告完毕。临朐送盘缠是男用马拉轿车,女用牛拉轿车。送盘
缠包括祀庙和拜祭两项内容。首先在土地庙前上供焚香,接着是拜祭亡者,点火烧
盘缠,大家三步一叩,五步一拜地向西走去,走20步左右停下,节哀返回。福山“
送盘缠”时间在出殡前夕,地点在土地庙,仪式仅只烧纸。

三、入殓、成服
  死者入棺,谓之“大殓”,龙口、曲阜、临清等地则称为“入殓”,时在死后
的当天、第二天和第三天不等,通常是三日入殓成服。临清地方入殓忌逢七(农历
初七、十七、二十七)、忌双日(怕“重丧”)。一般人认为,棺材是死者的房子,
要用上等木料,精心制作。山东的棺木,极少用楠,而以柏、桐为佳,最次者为柳。
木板厚3~4寸,薄者不能成棺,只好做成平头的大匣子。油漆也相当讲究,有的连
上多遍,乌黑铮亮。莒南称棺材为房子,入殓前则称为“宝”或“财”,把它看作
吉祥物,有人为了图个吉利,往往很早就给自己做好了棺材。但是,普通人家一般
都是临时赶做,或者从棺材铺买。棺材头正中贴上死者的官职和名号,周围贴上寿
字图案,一般用金字。长岛大黑山用金色剪纸装饰棺材,棺材头剪碑,左右为“金
童玉女”,棺材帮男用“二龙戏珠”、女用“凤凰戏牡丹”,棺盖用“五福捧寿”。
  入殓前,死者的儿子和女儿,按长幼次序排列成行,为死者净面。一般用棉球
在脸盆中象征性地蘸一下,然后再在死者脸上虚晃几下,表示擦拭,同时喊道:“
爹(或娘),给你净面啦!”净面之后,亲属要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此时如果死
者是女的,一定要有娘家人在场,得不到老舅的首肯是不能入殓的。尸体装进棺材
后,接着要钉棺盖,临朐称为“镇钉”。镇钉要用7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
说可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钉钉子时,亲属一齐喊叫死者“躲钉”,然后向棺盖上
撒五色粮,大殓告成。临清地方入殓前油漆棺材,用白纸裱棺内,铺棺底用从7家
讨来的锅灰,俗称“小灰”,“小灰”之上再撒五谷杂粮,放7个铜钱,7个纸钱,
名为“垫背钱”。入殓时间在黄昏,入殓后停尸时尸下的3根白布提带,上根给长
子,中根给次子,即刻用以扎腰,覆尸的白布单,分给儿媳和女儿出殡时包头用,
俗称“罩头”。净面之后取出死者口中的“紧口钱”,入殓完毕将停尸时放在死者
腹部的盐盘子掷上屋顶。梁山县入殓时下垫黄衾,上覆白衾,俗称“铺金盖银”,
还要用镜子照尸体,鄄城用镜照死者面后即刻将镜子摔破。此后,每天三次烧纸哭
祭,谓之“捻香”,直到出殡为止。富裕人家还要请僧道念经,超度亡灵。
  穿戴孝衣孝帽谓之“成服”,亦称“戴孝”。中国古代的孝服有五种类型,即
斩、齐、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为“五服”。斩即割布来做 服,之所以
称斩,是取其悲痛至甚的意思。这种孝服用的是极粗的生麻布,衣缝向外,裳缝向
内,裳前三幅、后四幅,每幅又作三折。背后负一块一尺六寸的版,胸前心口处缀
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的布条,这就是。齐的规格比斩次一等,用粗生布做成,
其他与斩同。大功指布的做工粗糙,服制与齐同,但用布比齐稍熟,没有负
版等。小功指布的做工细小,服制与大功同,但用布比大功更熟、更细。缌麻的布
是质料极细的熟布,缕细如丝,并用细麻作带,服制与小功相同。古代根据血缘
关系,对五种孝服的穿戴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到了近代,穿孝的习俗虽然经久未衰,
但孝服种类已经大为减少。龙口的孝服用白布做成,子女都穿白衣白鞋,儿子要戴
孝帽,女儿要头扎孝带。莱芜的孝服是,孝子戴“斜帽”,帽有沿(俗称“遮眼”),
两边挂麻球“塞耳”。女性近亲戴的帽子叫“搭头”,与孝衣连在一起。其他陪灵
男性的帽子桶状方形,俗称“孝帽”。临朐的孝服比较讲究,儿子身穿白马袍,外
套麻布坎肩,下穿白布撒边裤,头扎白孝条,并戴一顶用麻做的牛笼头形的“高冠”
,腰扎麻绳,足穿白鞋,手执哀杖,俗称“哭丧棒”,意思是悲痛无比,须靠哀杖
支持。女儿和儿媳妇的孝服比儿子稍逊一等,穿白对襟褂,无麻布坎肩,其余与儿
子服制同。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大多数地方都是夫亡妻戴孝,妻亡夫不戴孝。从
前孝子百日之内不脱孝服,现在除穿白布撒边裤、腰扎麻绳和鞋缀白布以外,其他
种种已荡然无存。有些地方以穿白鞋为戴孝的标志,儿女的鞋全白,孙子的鞋只前
边用白布。现在不少地方以臂上戴青纱(布)取代孝服,儿女辈全黑,孙子辈黑纱上
加红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