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农家饲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16&run=13

  农家除饲养大牲畜之外,各地普遍还养猪、养鸡、养羊、养狗、养猫等等。
  养猪,农家养猪,多为积肥。“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而农家肥中以猪
圈肥为最重要。农家公认:“庄稼人不喂猪,好比秀才不读书”,“养猪不赚钱,
肥了屋后一块田”。
  喂猪的场所,称为猪栏、猪圈或简称为圈。猪圈分为圈坑、圈台、圈墙、栏门
等部分。圈台约占圈的三分之一大小,是猪睡觉、吃食的地方。圈台设石阶,通圈
坑,圈坑是积肥的地方,占圈的三分之二大,猪粪猪尿,垫栏的土、草等统统铲在
坑内,猪子也时常活动其中,俗称之为“踩粪”。圈的位置有设在大门外的也有设
在院内近屋门处的,这多半出自安全和饲养方便的需要。还有将圈与人的居室紧相
连的,且将圈台的一部分做成半洞形,与居室火炕相邻。
  一般农户,养肥猪不养母猪,养母猪不养种猪。母猪俗称为老母猪,种猪则称
为“脚猪子”、“大脚猪子”。母猪发情称为打栏、叫栏,配种称为“配”,怀孕
称为“配上了”、“带崽”,生产则称为下崽儿、抱小猪。阉猪,俗称骟猪,专司
此业的人被称作骟猪的。普通农家买来的小猪多数是骟过的。
  买猪称为“捉猪”。刚买回来的仔猪俗名绑蹄儿,需用精料喂养,待其稍长,
渐多用粗料,名为换食。骨架既成,体大身瘦,称为壳篓子、壳篓猪,此时食量极
大,俗谚“半桩孩子壳篓猪”(能吃),这段时间多用粗料,等猪渐渐上膘,逐渐增
加精饲料,名为上食。上食之后,力求其肥,想方设法使其吃好,名为揣肥猪。肥
猪养成,或卖与别人,或宰杀卖肉,都名为出圈。若要宰杀,村中有专业屠户,称
为杀巴子。日照民间肥猪出栏后,必搬一重石压在猪槽上,祈求再养的猪比前一头
更肥壮,重量超过前一头。
  养鸡,主要是主妇的事情。从前农家多生活贫苦,养鸡卖蛋成为日常费用的重
要补充,因此母鸡最为妇女所重视,以至于流行着这样的谚语:“老太太三大急:
闺女、外甥和母鸡。”
  养鸭,微山湖养鸭分圈养和牧养两种,牧养每圈400~1000只,牧鸭人在水草
茂盛、鱼虾多的地方,用 草在中间堆成高台作圈,放鸭于湖中觅食,撑小船照料,
至晚吹芦笛唤鸭子归圈,第二天即可从圈中拾取鸭蛋。
  山东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选育了不少有地方特色的优良畜禽品种,在饲养中
也产生了不同的风俗。菏泽、济宁地方育出了著名的鲁西黄牛,他们最喜爱的是其
中的“高辕牛”和“抓地虎”;渤海黑牛,也叫抓地虎,主要分布在无棣、沾化、
利津、垦利等县;德州驴体大力大,向称驴中之佼佼者;莱芜猪向称优种,当地饲
养极多,素有“赶不尽的莱芜猪”的说法;济宁青山羊生长快、成熟早,毛色漂亮,
用这种羊的小羊羔制成的皮,俗称猾子皮,名扬国内外;崂山山区和昆嵛山区的奶
山羊,生性泼实,产奶质好量多,山村人家几乎户户饲养;其他如寿光鸡(又称慈
伦鸡)、夏津芙蓉鸟(又名金丝雀)、青岛的虎皮鹦鹉(又名娇凤鸟、阿苏儿)、鲁西
寒羊等,都是山东人民培育和引进的著名畜禽,也都有着相应的生产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