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喜与祈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1&rec=142&run=13

  山东俗称怀孕为得喜,又称为有喜了、有身子了、有身孕了、怀孩子了、怀春
孕了,简称则谓“有了”。一般称妊娠反应为害喜病、害孩子、害口。
  传统观念以早立子为荣,婚后怀孕较迟往往即行祈子。祈子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押子、舍饭、拴娃娃等。
  押子,押子一般是在有庙会的山林里的柏树枝上(柏枝谐音“百子”)放一块石
头,以祈得怀孕生子。泰山前后的斗母宫、灵岩寺周围的柏树上,几乎棵棵上面都
押着石头,逢庙会日,祈子者选择一棵大柏树,烧纸礼拜,把石头或石蛋放到第一
个枝杈上,礼仪即告完成。有的在大石头上再放小石块,三层四层,呈宝塔形。曲
阜人往往去孔子出生地尼山向山神求子,希望得子聪明、成大器。类似押子的还有
食柏子和食槐子,这也是在寺庙里的古树下进行的。逢庙会或年节时,祈子者到古
柏或古槐下进行祷告,拾柏子或槐子食之,认为这样即能怀子有孕。
  舍饭,是祈子的又一种形式。不孕的人认为自家的阴功不够,所以乏嗣,便每
年冬天施舍粥饭以积阴功,求得天赐麟儿。舍饭一般在腊八日进行,通常是平日做
饭时,每天留下一点米,攒到这一天,做成稀粥施舍给贫困之人,有的只是一种仪
式,用少量稀粥,里面放上枣、栗子等,分送给少数几个人,表示舍饭的意思。滕
县的舍饭形式是,腊月八日早上,取一升米做成干饭,祈子的妇女一边烧饭一边念
道:“为儿省下一把米,为儿省下一把面,留到腊八去舍饭。”饭做好后,抬到街
上去施舍。现代一般人都不缺吃喝,来领饭的人极少,所以只好由四邻拿着碗出来
帮衬,由掌勺的分盛给每人一碗,这样不大一会儿就可舍完。
  鸡蛋祈子,鸡蛋是生育的象征,山东有些地方用鸡蛋祈子。龙口地方长期不孕
的妇女,每逢大年初一的早上,都要藏到屋门后吃一个煮鸡蛋,以求有孕。据说必
须偷着吃,被别人看见冲了即不灵验。滕州的生子人家,常有不相识的老太太登门
道喜,为不孕妇女讨第一个红鸡蛋。据说这第一个红鸡蛋最吉利,不仅可以使祈子
的妇女怀孕,而且还能生个男孩。
  拴娃娃,又称拴喜、拴孩、叩儿、抱孩子,是祈子最普遍的形式,旧时山东各
地都很流行。拴娃娃一般去碧霞宫、白衣庵、子孙堂、张仙庙之类地方,参拜的是
送子观音、送生娘娘和张仙等神祗。聊城的送生娘娘陪坐在泰山行宫碧霞元君之旁,
有木刻楹联写着“我本一片婆心送这个孩儿给你,尔必百般善事要留些阴骘与他”。
她手抱婴儿,相貌慈祥,与仪态庄严的观音菩萨大不相同。这娘娘属下还有一个“
送生哥哥”,是个男仆模样,肩背一条布褡子,里面装满了泥娃娃,他是听娘娘的
命令,负责送孩子的。神像的供桌上,有很多光着腚的泥娃娃,带着红兜兜,留着
刘海,挂着项圈,或坐或爬,嬉笑玩耍,栩栩如生,全是男孩,露着“小鸡儿”。
拴娃娃者在婆婆或婶子、大娘的陪伴下,到庙里交上喜钱,磕头烧香,祝祷一番,
便可从这群泥娃娃中挑选一个,拿红绳往其脖子上一套,然后便把娃娃的“小鸡儿”
掐下来,带回家去喝口水吃了,这便认为是把娃娃拴来了。庙里的尼姑可再做一个
小鸡儿给娃娃安上,这样就掐也掐不完。如果碰巧生了孩子,要再去庙里上供还愿。
泰山王母池的拴娃娃仪式由庙中道士主持。祈子者由神案上取一个泥娃娃,交给道
士,道士代为祈祷后,将红线系着铜钱套在娃娃脖子上,手持娃娃用铜钱碰敲神前
铜罄,然后为将来出生的孩子命名。祈子者回家将娃娃藏在卧室某处,俗信这便可
以得子。
  临清的妇女,婚后二三年内不生孩子,就要祈子。城区多在正月十六日,乡村
多在四月八日,到奶奶庙里给送生奶奶跪乞,然后将相中的泥娃娃用红线拴住脖子,
口里念道:“有福的小子跟娘来,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姥家都不去,跟着亲娘
回家来。”再用红包袱把娃娃包好,抱回家放在炕头上的窗窝里,一天三次饭食供
奉。碰巧生了孩子,要给庙主丰厚的报酬。胶县多在正月十五日拴娃娃,十六日由
庙里的和尚把拴红线的娃娃送到家里来,安放在床头墙上的洞里,每天三顿供应水
饭,如果生了孩子,就把泥娃娃砌到墙里。滕州的不孕妇女,到尼庵中施舍礼钱,
与尼姑结为干亲,由尼姑用红带拴一石头,或者拴一泥娃娃,并给起个乳名,交祈
子者揣到怀里,一路呼唤名字而归。胶东有的地方到土地庙去拴娃娃,娃娃是纸扎
的。齐河县是三月三到庙里去拴娃娃,如果生了孩子,也不准把泥娃娃损坏,否则
所生孩子将被认为会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