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安置华侨学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0&rec=85&run=13

  学习中华文化,保持中华传统,是海外老一代侨胞终身不渝的心愿。新中国诞
生后,国家重视侨务工作,欢迎华侨青少年回国就学。因而,在50-60年代有许多
海外华侨送子女回国求学。此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期间再没有新侨
生从国外回来升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有一些华侨家长送子女回国求学。
现在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北京、广州、厦门华侨补习学校都有山东侨生。
  建国后,华侨学生回国求学,因不同时期情况各异。据不完全统计,1953年全
省共有华侨学生568名,除62名即将分配工作外,还有大学生221名、中学生282名、
小学生3名继续在校就读。此后,每年都有新侨生回来就读,又有毕业生离校,一
直持续到60年代末,在校学生经常保持在五六百名。最后一批来山东的432名侨生,
是1967年6月,由北京、广州、厦门文化补习学校分配来的,全是1965年印尼“九
·三○”事件后接回来的难侨青少年。他们中有些人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离开
了父母,回来后又赶上“文化大革命”,无论在文化知识或政治思想上都没有受过
系统教育,除少数人外,“文化大革命”后几乎都出国了。
  在山东各个学校就学的侨生,主要来自东南亚诸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十几个国家。
  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关心侨生工作,要求有关地区和学校把
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好学习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
政治思想工作,保证他们学习任务的完成。
  从山东省侨生特点看,刚回国的侨生,大多是中小学生,年龄尚小,缺乏独立
生活能力,需要妥善安置,特别关怀。所以,采取了把他们集中安置在教学、生活
条件都较好的学校,如山东省实验中学、山师大附中、济南一中、青岛一中、烟台
一中等省、市重点学校。学校党、团、行政领导,各自从不同的方面亲自做工作。
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省委、省政府规定,对华侨学生的口粮不压不扣,粮食品
种按需供应面粉或大米,食油、糖和日常需要的肥皂等实行特殊供应。对因故引起
侨汇中断,造成生活困难的侨生,给予助学金或银行小额低息贷款的办法解决。同
时,为了帮助侨生学好文化课,各校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如教师重点辅
导、同学互相帮助等。
  学校的行政和党、团组织,还把侨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列为政治任务,有人专管。
尤其重视搞好节假日活动。从60年代初开始,每逢国庆、新年、春节和寒假、暑假
都组织他们集体活动,使他们愉快地度过节日、假期。节假日一般是开联欢会、茶
话会、座谈会,体现对他们的关怀。寒假、暑假多由侨务部门、教育部门和团委组
织参观旅游或假期乐园活动。其中比较重要的几次有:
  1960年寒假,由省侨委组织在济南、青岛、曲阜学习的大学、中学侨生205人
赴京参观十大建筑,并与北京的华侨学生联欢、座谈。并听取了中侨委主要负责人
的报告。
  1960年暑假,山东省高教局、教育厅、团省委和省侨委联合组织全省大、中、
小学侨生342人,在青岛举办暑假乐园活动。参观了工厂、农村,游览了青岛风景,
并请团中央书记杨海波作《国内外形势和青年修养的报告》。
  1961年暑假,省侨委组织侨生中有经济条件的62人,自费到旅大、烟台游览参
观。
  1963年暑假,省侨委组织有213人参加的“山东省归侨学生参观访问团”在青岛
活动。
  1964年,省侨委与济南市侨务处组织在济南部分大、中学校侨生和归侨教师30
人,游览泰山、曲阜。
  由于领导重视,各校侨生都能够很快适应国内的生活环境,认真刻苦地学习文
化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得很快。大部分侨生在校期间都能
加入共青团,而且还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三年经济
困难时期,同国内学生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经受住困难的考验,没有一个侨生离
开祖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按规定侨生可以不上山下乡,但他们怀着满腔热情,
主动要求到农村插队落户。在农村,许多人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被选为标兵,成
为全省知青学习的楷模。山东省实验中学侨生、现任全国侨联联络部长的王瑞美,
1964年主动放弃高考,与同学一起到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农村落户,刻苦锻炼,
多次受到表彰,被推选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省侨联主席林淑娘、济南市人大
常委会副主任饶曼妮,都是从印尼回到祖国的侨生,他们不要照顾,与其他侨生同
国内学生一起去农村插队落户。林淑娘成为全省知青标兵。饶曼妮回城后在服务行
业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并被推举为全国五届人
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