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华侨社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0&rec=51&run=13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列宁和苏共(布)的直接关怀下,旅俄华工联合会成立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新型华侨社团组织。
  早在19世纪80年代初,旅俄华侨正式创建了华侨社团。它是在原先帮会--东帮
(山东帮)、北帮(华北、东北帮)、南帮(福建、浙江帮)、广帮(广东帮)的基础上联
合起来成立的行政自治性社会团体。其名称先后有华侨公议会、华侨协会、华侨商
会和农村的沟(或营)组织。1881年,海参崴华侨公议会成立。1889年,伯力华侨协
会成立。1908年,双城子商务总会成立。华侨商会与分支机构包括有华侨商会的大
小居民点。农民成立了以沟(或营)为单位的组织。因为华侨农民长年劳动在山沟和
林中,俗称为“沟民”,每沟推选一个头目,叫“沟大爷”,数沟公推一人,称“总
大爷”。沙俄当局认为“营”组织是秘密结社,是非法的。
  十月革命前后,是个大动荡时期,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赴俄国的几十万华
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保护华侨华工的自身利益,在彼得格勒、西伯利亚成立
了新的社团组织。如阿穆尔省华侨总商会、西伯利亚东部委员会、中华旅俄联合会
等,都为华侨华工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在沙俄压迫华侨迫害华侨等许多根本问
题上,却无能为力。
  十月革命后华侨华工的觉悟提高了。为适应新的形势,华侨社团进行了改组。
将“中华旅俄联合会”改组为“旅俄华工联合会”,并在莫斯科、萨拉马、叶卡特
林堡(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乌丁斯克(今乌兰乌德)、彼得格勒、乌克兰、中亚
等地设立了分会。这些组织就是在新形势下,按马列主义原则成立的。俄共(布)对
华工联合会的建立非常重视。1918年11月30日,列宁接见了发起成立旅俄华工联合
会的中国代表刘绍周、张玉春。12月4日苏维埃政府还为华侨专门颁发了文件。当
时的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汉、东方部主任沃兹涅先斯基写信给全俄特别委员会、各
级工兵苏维埃和地方特别委员会,指示他们必须向“下属单位说明,华侨和其他东
方国家的旅俄侨民,绝不能被划为资产阶级,他们对本国卖国政府的政策,不负那
怕一丝一毫的责任”。
  根据当时的形势,华工联合会的任务亦不同纯工会的性质。1918年2月中国公
使随同协约国各公使离开彼得格勒,中国同苏俄实际上中断了关系,苏维埃政府允
许旅俄华工联合会暂时代行保护旅俄华侨的领事职务。在联合会成立大会上,代表
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的沃兹涅先斯基说,苏维埃政府一定“全力支持这个新的联合
会,并承认它有权保护旅俄华侨的利益”。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发至莫斯科苏维埃
的信进一步指明了华工联合会的性质,它“是无产阶级组织……该组织中建立了共
产党支部,出版中文的机关报--共产主义的《华工报》,不仅在俄国,而且在中国
进行宣传,与劳农政府携手合作”,并指出:华工联合会的任务是组织华工劳动者
与俄国工人阶级共同进行反对反革命和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斗争。
  联合会决定为华工举办一系列学校,进行大量的文化教育和政治工作(互助会、
生产合作社、举行群众大会、音乐会、举办讲座等)。这些工作促进了对华工的革
命教育和他们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