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1901-1920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0&rec=140&run=13

1901年
  夏海参崴疫病流行,侨团日夜施工建成养病院,使华侨得以安然。
  是年朝鲜山东华侨商务总会成立。

1902年
  年初旅朝鲜山东华侨在仁川创办第一所华侨学堂,学生30人。
  是年张钦堂(字允若,蓬莱县人)在海参崴创办东升隆总号,各埠设分号,富有
巨资。山东籍华侨英声腾、于海隅被选为中华总商会总理。民国伊始被华侨选为北
京政府参议院议员,中国慈善联合总会名誉会长,后回国在旅顺经商,仍热心公益
事业。

1903年
  是年德国从青岛、广州向南太平洋的西萨摩亚运送山东华工,到1912年共运7
次2200人。

1904年
  9月9日清政府在烟台成立保工局,登州府同知罗忠铭为正办委员,分省试用同
知罗忠宣为帮办,候选州同知梁礼贤为总董,王鸿年为司事。
  是年英国为发展其殖民地的南非特兰士瓦金矿资源,在两年时间内,在山东招
募华工35000人,由烟台运往南非德班港,并有随船做华工生意的商贩800人。契约
期3年,除死亡逃跑者外,至1910年全部回国。
  是年烟台美孚公司,一次装运山东华工4000人,运往南非。起航后,华工发觉
受骗,迫令返航靠岸,下船包围了美孚公司,捣毁其门窗。

1905年
  7月12日英国南非特兰士瓦金矿招工人员,违犯招工章程,擅自多次到濮州招
工。7月11日走到阳谷县石桥,遇郭存喜、沈合成等人合撑之船,强行扣押,勒令
装载所招华工。12日傍晚驶到肥城县许家道口,南非招工人员因嫌船行迟缓,便于
泊船时上岸开枪将船工沈合成打死。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山东留日学生徐镜心、丁惟汾、邱丕振和山
东旅日华侨陈干等1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徐镜心、丁惟汾被推为山东正副主盟人。
丁惟汾分工负责对国内的通信联络工作。邱丕振等创办了《晨钟报》、《群利报》,
向国内秘密发行。此后一年内,山东千余名留日学生,有53人入盟。
  11月12日驻海参崴俄军发生兵变,乱兵纵火,肆行掠劫,侨胞纷纷逃避。为此,
山东侨团奋力安置难胞,解决吃饭问题。经反复交涉,迫使沙俄政府赔偿华侨损失
50万卢布。
  是年德国在山东内地招募身强力壮男子60名,到非洲的坦葛尼喀当警察。
  是年日本札幌农业学校在山东招收学员16名,在校实验场做工,后来他们中有
些人定居日本,成为村议员和村长。

1907年
  春烟台地方政府根据1894年中美限制华工条约的规定,不允许华工赴美,而美
商则采取暗渡的手法,将六七万山东华工绕道海参崴运到哈尔滨,请领华官执照运
出中国。

1908年
  是年俄国双城子中华商务总会成立,清政府颁发印章一枚。
  是年烟台利兴号在海参崴设分号,派刘光瑞(字辑五,牟平县人)主持。刘于
1912年罢庄回烟台本柜。后在旅顺、烟台任公和利钱庄经理,兼任旅顺公议会议员,
旅顺同善社名誉社长。

1911年
  4月沙俄阿穆尔总督下令排华,要求在东海滨省城乡居住之华侨办理注册,“
凡注册华人须用金属类线,或铁丝包绳之线作手镯子,两端压上铅弹。如华人不愿
遵守注册及手镯压铅弹者,及已照办而仍有手镯未压铅弹者,定本年五月一日为限,
速行发出境外”,告示贴出不几天,沙俄政府在海参崴、伯力、双城子等地,开始
非法查拿并驱逐华侨。仅海渗崴就进行了3次查拿,共查拿华侨2000人。经崴埠中
华总商会总理山东籍华侨马绍英率董事数人向俄总督请愿,才稍有缓解,释放800
人,商人免压手镯,后山街商铺缓一月迁徙,押送回中国华侨的船只增加。

1912年
  冬山东籍华侨徐镜心被选为北京政府国会议员,1913年赴京就职,坚持革命党
人原则,拒绝袁世凯的拉拢,1914年4月13日被袁杀害。
  是年海参崴双合盛百货公司开始将资金转移国内,兴办工业,双合盛是崴埠山
东华侨大企业。从1912年-1919年将资金全部转入国内,总部设在哈尔滨。在北京、
奉天、黑河办起面粉、油坊、啤酒、汽水厂和航运业。1925年登记为双合盛无限公
司,资本金182万现大洋,成为哈尔滨最大资本集团,也是山东诸多华侨在东三省
兴办的实业大户。总经理张廷阁(1875-1954),山东掖县石柱栏村人,曾任海参崴
中华总商会经理,日本投降后,曾任哈尔滨市代市长。

1913年
  是年济南振业火柴厂开始建厂。经理丛良弼(1899-1946),蓬莱县人,在日本
华侨中两次招股20万元,在济南兴建厂房。济南火柴厂建成后,生产、销路极好,
于1919年又在济宁建立第一分厂,1928年在青岛建第二分厂,资金达现大洋100万
元。同时,还在青岛建设了新生、新兴制杆厂及其他附属厂。在潍县城关建立了裕
鲁染色股份公司,生产“蓬莱阁”牌和“万年青”牌颜料,畅销省内外。

1914年
  是年莱阳县西鲍村尹致中东渡日本,在制针厂学制针技术,1928年回国在青岛
创办“忠记”制针厂,失败后再东渡日本学技术,于1931年又创办“冀鲁”制针厂,
研究发明了CCR式三连制针速度机,省工省料、成本低、效率高,被称为制针大王,
国民政府实业部发给一等奖,并获专利。1948年,归侨尹致中将该厂的部分设备迁
香港,建立香港冀鲁制针厂。

1915年
  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登皇帝位,当即遭到全国
人民的反对,山东海外华侨纷纷致电声讨,要求“置之刑典”,并筹款200多万美
元支持革命军讨袁。

1916年
  1月8日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长刘浦霖(沂水县人)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并参加了
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居日本。1915年5月返回青岛,联络党人
反袁,为日本人拘捕,引渡济南,于1916年1月8日被杀。
  5月14日法国武官陶履德来中国,与北京政府签订招募为欧战服军事劳役华工
合同,随后英、俄两国援例效尤。法、英两国在山东招募华工15万人。俄国在东三
省招募20万人,其中80%的是闯关东的山东人。
  是年北京政府在威海设立侨工事务局,负责对出国华工的登记、办理出国手续
等。

1917年
  4月18日中华旅俄联合会成立。会员都是华工。
  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华工失去组织领导,生活无着。在俄国工人阶级
的宣传鼓动下,约有四五万中国劳工自愿参加赤卫队、红军或组织国际志愿队,保
卫苏维埃。十月革命时期,有些山东籍华工参加了彼得格勒、莫斯科、彼得姆、符
拉基、高加索、彼得罗札沃德斯克等地的战斗。他们转战俄国各地,战功昭著,受
到列宁和苏维埃中央的赞誉和嘉奖。

1917-1918年7月
  一年多的时间,山东旅法华侨、华工捐款1.4万法郎,用于救济国内水灾地区
难民。

1918年
  11月下旬苏维埃政府发布讣告,宣布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战场临时总指挥、中国
国际志愿团长、华工任辅臣(祖籍泰安县)在维雅战斗中牺牲。
  11月30日列宁接见发起成立“旅俄华工联合会”中国南北方工人代表山东籍华
侨刘泽荣、张玉春等。
  12月4日苏维埃政府为支持和善待旅俄华侨、华工,给各级苏维埃发了专门指
示。
  12月中旬旅俄华工联合会在彼得格勒正式成立。包括山东籍华工会员有4万-6
万人,并在各地设立分会。

1919年
  1月美、英、法、意、日等国在巴黎召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和平会议”。北
京政府在会上提出取消日本“二十一条”,归还山东,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遭到与会列强的拒绝,北京政府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对此,山东及其他旅法华工、
华侨和留学生3万多人,于6月28日包围了中国专使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等人的
住所,誓以生命阻止他们赴会签约,致使中国专使未能到会签字。
  3月1日山东旅朝鲜华侨积极参加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对朝鲜人民开展的“三
一”人民起义运动的深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是年日本吞并朝鲜后,旅朝山东华侨遭到日本殖民主义者的残酷压迫,命运把
他们与朝鲜人民紧紧联合在一起,从1912年至1933年,朝鲜的工人阶级掀起对日本
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斗争达1594次,其中山东华侨工人参加1579次,达8万余人。

1920年
  3月山东籍华侨杨明斋受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派遣,与维金斯基(又名伍廷康)
、库兹涅佐娃、马迈耶夫组成中国工作组来华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4月,在北京
与李大钊会谈。随后与维金斯基到上海与陈独秀和《新青年》、《星期评论》、《
共学社》等杂志的社团负责人会晤,并成立了中俄通讯社、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
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杨明斋由俄共(布)党员转为中共党员。8月22
日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还同维金斯基往来于北京、上海之间,推动各地共产
主义小组的建立。到济南同王尽美、邓恩铭会谈,推动济南地区建党工作。1920年
秋到1921年上半年,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法国留学生和华侨中的共产主义组织相继
成立,在全国建党的条件日趋成熟。维金斯基、杨明斋、张太雷同赴伊尔库茨克,
向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汇报了中国建党的筹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