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牟(平)——即(墨)地震构造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rec=25&run=13

该构造带分布于胶东中部,呈北东向展布于牟平县城至即墨县城一带。主
要由桃村、郭城、朱吴及育黎等数条大致平行、走向北东40~45°的断裂
组成。它向西南跨过胶州湾经鲁东南沿海进入苏北,往东北越过北黄海到达辽
东东部,其长数百至上千公里,宽20~30公里。
四条主干断裂平行等距分布并略显“多”字型排列。断裂间相距一般8~
12公里,各断裂一般长 100~180公里,宽数十至上百米。断裂面倾向
东南或西北,倾角一般较陡(70~80°),以至在同一条断裂不同地段出
现反向倾斜。牟——即构造断裂带斜切鲁东地区胶北隆起、胶莱坳陷、胶南隆
起3个构造单元,切割了下元古界胶东群、粉子山群,中生界上侏罗统莱阳组
、白垩系青山组、王氏组,还切割了中生代燕山晚期及其以前的岩浆岩。
牟——即构造带的力学性质尽管比较复杂,但左行平移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断裂带左行平移的最重要证据是许多标志性地质界线及地质体被断裂切割且
断裂的东侧相对向北东平移错开,从而构成一个断裂平移系统,每条主干断裂
的平移错距6~30公里,断裂带的总平移错距约50余公里。
该构造带绝大部分出露地表,可直接观察到,较早被研究调查者发现,但
都是把各条断裂分别研究,没有认识到是同属一个构造带。
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地质学院乐光禹等人在《山东山字型构造体系
的厘定及意义》一文中,首次把上述北东向断裂作为一个构造体系归到山东“
基底山字型”的东翼范畴;在70年代初期的全省地震地质概查和70年代中
期全省烈度区划编图中,虽不同意其“山字型”东翼的说法,但也未能建立起
胶东北部的北东向断裂是个构造带的概念,仍然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加以研究
;直到1979~1980年由卫星照片解译才在宏观上认识到胶东这条北东
向构造带的存在。从此,牟——即构造带才作为一个独立的构造带被研究者加
以描述。
该构造带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不仅切割平移了下元古界
胶东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系及其褶皱构造,还切割平移了中生界上侏罗统莱阳
组和白垩系青山组与王氏组沉积及火山岩系;连侵入晚白垩世王氏组地层的花
岗岩和岩脉也被切割平移。据此认为,牟——即构造带的平移活动时代为白垩
纪晚期及其以后。
新构造期以来,除其中的桃村断裂有过活动外,其它断裂活动均不明显。
沿此带历史上未记载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只有崂山地区的劈石口1506年的
434级地震是发生在育黎断裂的南段,可能与断裂新活动有关。但是自19
70年山东省建立地震监测台网开始至1983年 6月,沿该构造共发生有感
地震13次(最大者2。9级,最小者1。9级),而且该构造带同鲁中弧形
构造带的情况相似,即凡与其它方向构造带相交切的部位都是中强地震易发之
地,特别是北段与燕渤地震构造带交切的烟台、威海一带沿海更是如此。
此外,山东中部的新生代隆起中岩石裸露,弧形构造形迹清晰可见。加之
煤、铁、金刚石等矿产丰富,因而吸引了大批地质工作者,积累了较丰富的研
究资料。弧形构造带主要包括自北往南排列的莱芜断裂(由泰安——大王庄、
铜冶店——蔡庄2条断裂组成)、新泰——蒙阴断裂(由南留断裂、莲花山断
裂、新泰——垛庄断裂3条断裂组成)、汶泗断裂(由汶泗断裂及蒙山断裂2
条断裂组成)及分布其间的长条状凸起、凹陷等构造成分。断裂多具有弧形展
布的特点,弧顶向北突出,两翼分别向西南和东南延伸,长度大、断距大(多
在2000米以上),断面均南倾,倾角在60°~70°之间,北盘多为泰
山片麻岩组成的凸起,南盘则为中、新生代地层构成北倾的单斜凹陷。
1870~1882年,李希霍芬在其所著《泰山旅行记》、《山东地质
构造》等书中已初步确定了上述断裂系统的存在。1949年,刘国昌等人在
《莱新蒙地区之地质构造》一文中提出,在中生代白垩纪时受南北向剪力作用
遂发生显著“多字型”构造,在此强力支配下,后期曾引发局部剪力,造成莱
芜弧。后来他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认为该断裂系统是“马蹄型旋转构造”,
这种特殊的构造形式与沂沭断裂带及聊考断裂带均为扭压性质,且扭动方向相
反有关,沂沭带东盘向北,聊考带东盘向南,在两条断裂之间形成两大帚状构
造,东西两个帚状构造连接起来形成“马蹄型”。
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山东省1/20万综合区域地质测量报告》认
为,大体上呈“放射状”或“同心圆状”展布的断裂与鲁中隆断区新生代隆起
运动有密不可分的成因联系,它们由隆起运动的引张力所形成。
乐光禹《山东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厘定及其意义》认为,鲁中地区一系列北
西向弧型断裂所包括的诸断裂,均属于盖层山字型构造前面弧的西翼。从莱芜
口镇到泰安一带,莱芜断裂从北北西向转为南西西向,这一转折可能代表前面
弧西翼反射弧的位置,弧顶向北突出。
1972年,孙泰玉等人《对山东西部泰山与尼山间弧形断裂的初步认识
》认为,莱芜断裂、新泰——垛庄断裂、蒙山断裂3条弧形断裂都是扭性的,
根据与其伴生的次生构造形迹表明,大断裂先后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扭动,其
一显示了弧形大断裂凹的方面相对向东扭动。如果说这3条断裂所表现的向东
收敛并逐渐转呈向南凸出的弧形是代表着“山东盖层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和前
面弧的话,那么这个“山字型”的西翼反射弧绝对不属于一种单纯的压性弧形
断裂,而是以一个大型的、主要由扭性断裂构成的、内旋作反扭的旋转构造形
式而存在的,它的旋涡即尼山穹隆。根据物探揭示的资料看,鲁西平原区亦存
在一个向西南收敛的大型旋转构造,它们部分的与前述旋卷构造以重接关系相
复合,它的旋涡位置亦当在尼山穹隆。
1975年,华东石油学院刘泽蓉等人《鲁西南第三系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报告》认为,鲁北大平原覆盖区之下存在着一个巨大帚状构造体系,上述鲁西
弧形构造就是作为冀鲁帚状断裂体系砥柱这种特殊地质构造环境下逐渐发展而
成的,它本身也是一个帚状构造体系。冀鲁帚状构造和在其砥柱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鲁西帚状构造,都是东部沂沭断裂带中新生代活动派生的结果。
鲁西弧形构造系统属于一种帚状构造体系之说已为石油系统的研究者所接
受,不过地矿系统的研究者根据卫星像片解译资料坚持鲁西不存在弧形构造,
认为那种弧形转弯乃是北东、北西及近东西向3组断裂交叉联合的结果。
新构造运动时期以来,鲁中隆起区内受北西向弧形断裂分隔的断块凸起和
山间单斜断陷的差异活动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弧形断裂的活动方式出现段
落性改变,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张断活动,继续有断陷沉积,东段则具有左
旋平移活动的优势,发育于山间断陷内的南北向河流均呈现出向东的肘状弯折
。根据1976~1986年跨断裂水准测量结果看,该弧形断裂系的活动幅
度较低,形变速率小于 0。2毫米/年。上第三系至第四系沉积地层在断陷东
半部基本缺失,河流由断陷北侧向断陷南侧滚动并重新获得了下切能力,说明
断裂活动尚具有垂直运动分量,但形变速率亦较低,在0。1~0。4毫米/
年之间。因此该弧形断裂系本身尚未构成一条明显的地震活动带,但是在其走
向上凡与北北东、北东、南北向断裂交叉的部位,都是地震的多发地点,形成
地震震中的丛集现象,例如莒县、曲阜、郓城、濮城等地即是。
此外,交叉穿越弧形断裂系的北东向上五井断裂,除北段控制着临朐新生
代山间新断陷的继续发育外,在其南段的延长线位置上出现两处(蒙阴县分水
岭村、泗水县泉林镇)第四纪新分水岭,使发育于新泰——汶口凹陷内的河流
发生东西分流,表明该断裂有继续发展延长之势。最近10年连续的跨断层水
准测量结果表明该断裂垂直形变速率达到1。39~2。23毫米/年,是省
内活动断裂年变速率较高者,其本身也未形成明显的地震活动带,但有与上述
弧形断裂相同的作用,即凡与弧形断裂相交的处所(如青州、平邑、费县等处
)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上述北西向弧形构造系和上五井断裂构造,
都属于对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起促进作用的构造,这是由于其本身活动幅度较小
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