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地震构造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rec=20&run=13

新第三纪以来有过显著活动的地质构造带称为活动构造
带,控制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活动构造带称为地震构造带。
活动构造带是地震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活动断裂为研究的重点

1870~1882年,李希霍芬对山东地质构造带进行研究,在其所著
的《山东旅行记》、《山东山岳地质》等著作中,首次观察到并描述了山东的
重要断裂带——潍河断裂(即今沂沭带之北段),并以此为界将鲁西、鲁东划
分为两个地史地貌上有显著差异的地质实体。
1928年谭锡畴、李捷、刘季辰等编写的《北京——济南幅地质图》(
1:100万)及说明书中叙述到鲁中隆起几条主要的断裂构造。1951年
刘国昌等所著《山东莱蒙区之地质构造》一文,对鲁中地区的莱芜断裂、新泰
——蒙阴断裂、蒙山断裂的性质、规模、活动历史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论述。

1957~1960年,地质部902、904队对华北平原进行了航空
磁测及放射性测量,在《华北平原南部及周围地区航空磁测结果报告》中,首
次确定沂沭断裂带的存在,对许多地质前辈的推想得到验证,并在山东西部平
原区域内发现兰考——聊城北东向航磁异常梯度带,基本上确定了聊考断裂带
的位置。
研究构造带的新活动性并与地震活动相联系,始于1970~1973年
全省的地震地质考察。在掌握全省地质构造带分布轮廓的基础上,利用构造带
的活动引起新地层的破坏和变形、与构造带密切相关的新岩浆活动、构造带控
制的多种地貌、水文地质变化及地热异常变化等多种证据,判别构造带的新活
动性,首次发现沂沭断裂带南段存在第四纪时期的活动断层,多处成为后来国
际地质科技交流的典型参观点。
1960~1980年,鲁北石油、鲁西煤田开发以及渤海、黄海区域的
资源开发,使平原、海洋区域的地质构造面貌逐渐被揭示。
1985年以后,通过鲁南地震烈度重新区划、鲁北胜利油田工程地震及
地震烈度复核工作,使对山东省地震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沂沭地震构造带和燕山
——渤海地震构造带的研究更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