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油井动态和地震关系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rec=121&run=13

项目主要负责人:刘元生、王六桥等。
1985年刘元生、王六桥等在搜集总结全国几次强震前油井动态异常特
征后,认为利用油井动态异常进行地震预报探索是一种有希望的前兆方法。研
究表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强震及某些中强地震前后,震
中附近油田正常生产中出现大量油井(油、气、水)动态异常。反映在外力作
用下含油层岩石孔隙——裂隙体积的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中附近油田
含油层在压力作用下孔隙压力升高,油井动态表现为产油量增加和油井压力参
数的上升变化;在应力加强达到一定程度,油层将产生裂隙,这时油层的流通
条件发生变化,还会使油井含水量、油气比等出现异常。地震发生后,孕震外
力作用迅速消失,产油量和压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油井动态观测一般受地表水文因素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少,同时排除了油
田开发条件变化的干扰(开采保持相对稳定),而且储油构造封闭性好,应力
应变效应转化为孔隙压力的效率高,因而较一般地下水观测具有更大的可信性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油井动态进行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是一种有
希望的监测方法。
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地震局1986年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