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8&rec=1&run=13

山东是多地震省份,属华北地震区。全省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工农业发
达,人口稠密,因而地震造成的损失特别严重。
概述山东地壳由鲁东、鲁西两大断块组成,据山东地震区划研究,全省可
划出6条地震构造带,其中陆内2条强震构造带对山东地震关系最大:一是沂
沭北东向地震构造带,在地质上是举世闻名的郯庐断裂在山东中部的纵贯部分
;二是纵贯山东西部的聊考北东向地震构造带,地质上称聊考断裂。历史上山
东几次大地震,如公元前70年(汉宣帝本始四年)6月诸城、昌乐一带7级
地震地震震级根据不同情况计算,有几种表达方式,分别冠以Ms(据面波计
算的震级)、ML(据体波计算的震级)、Mb(据远震体波计
算的震级)等符号。国内外一般向社会公布的地震震级均用Ms震级。本志书
所列的地震,未标符号的为Ms震级(含据历史资料推算的震级),其余地震
震级标明有关符号。,1668年(清康熙七年)7月郯城8.5级地震,1
937年8月菏泽7级地震等,都发生在这2条构造带上。其中郯城地震南北
方向破坏地带长达1000公里,震动了鲁、苏、辽、冀、晋、豫、鄂、赣、
皖、浙等省和朝鲜半岛,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灾情十分严重。据县州志记
载,极震区的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庐舍夷为平地,压死在
册人丁近12000人、老幼家口无法统计。以当时人口密度而言,死亡是惨
重的。
山东的历史文献记载着大量的地震事件。虽受社会条件限制记载不够科学
,但仍不失为珍贵的地震史料。经过考订并运用现代地震学的理论和方法整理
、推算,对破坏性和波及范围较大的地震求得了近似的震中位置和震级。20
世纪初青岛已有现代地震观测设施,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又先后建立了一批地
震台站,用现代仪器观测、记录地震。根据文献资料和记录图纸,从公元前1
831年(夏帝发七年)的泰山震到1988年底,山东内陆共订出破坏性地
震48次。这些地震的震中明显分布在地震构造带上,按其发生先后排列,可
以看出山东地震活动有明显的平静期和活跃期之分,与华北地区大范围的地震
活动分期基本吻合。这些史实对研究山东地震区划和地震发生规律有重要意义

山东是全国使用现代仪器观测地震和研究地震最早的省份之一。1908
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底,德国在青岛的皇家观象台设立的地震台,与上海徐
家汇、北京鹫峰和南京北极阁等地设立的地震台,同为中国早期地震台。青岛
地震台仪器设备完善,台基岩石完整,可清晰地记录到4000公里以内的强
地震,虽因战乱频发曾3次中断工作,但仍保存下丰富的地震资料。
研究地震成因,实现地震预报,一般立足于探讨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受力,
发生突然破裂错动,导致地表破坏的机理。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en)首先观测并描述了
山东潍河断裂(今沂沭断裂北段)。后来法国人巴罗(Montessus d
e Ballore)进一步指出潍河断裂存在着地震危险性。1929年中国
地质学家翁文灏在所著《地震》一书中,通过对地质背景及历史地震史料的研
究,划出鲁中、山东半岛北部和鲁西南3条地震带,表明当时对沂沭地震构造
带、渤海——燕山北西向地震构造带东段和峄山断裂已有概略认识。1937
年8月1日菏泽发生7级地震,时值抗日战争,专业人员无法前往震区考察,
地震学家李善邦根据74份函调材料提供的地震破坏情况,绘制了这次地震的
等烈度线图,并对菏泽地区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和地震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
此后50年间菏泽地区的地震事件和有关研究表明,李善邦的分析和判断是正
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1966年3月河北省邢台7。2级地震到1
976年7月唐山7。8级地震,中国大陆强震迭起。山东地震工作就是在这
个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邢台地震后,李四光、李善邦等老一辈地震学家认为
邢台地震的发生意味着华北地区新的地震活动高潮的开始。从此,山东地区的
震情受到了关注。邢台地震时,山东除胶东外,多数地方有震感,黄河以北地
区遭受轻度破坏。根据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简称中央地办,下同)的部
署,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帮助山东建立泰安、定陶、苍山、莱阳4个地
震台,组成山东最早的测震台网。1969年7月18日渤海发生7。4级地
震,山东受灾地区的地震烈度为七度,主要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处,即垦利县大
部分和利津、沾化县一部分,约1/3旧房遭到严重破坏,小部分新屋有轻度
破坏,黄河大堤及堤上水工建筑有较大破坏,死9人,伤300余人。震后建
立了山东省地震工作中心站和山东省地震办公室,后又在二者的基础上组建山
东地震工作队,接收了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国家测绘总局、石油部等单位,
于渤海地震后在山东设立的14处临时地震台站和一个地震野外工作队。从此
山东有了专业地震监测预报和科研队伍,同时还组建起第一批群众业余地震测
报点,开展了全省地震知识普及工作。1974年国务院批转中国科学院《关
于华北及渤海地震形势的报告》中,将鲁南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区,此区开
始处于备震状态。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7。3级地震,山东各地均有
震感,沂沭断裂带两侧震感强烈,进一步加剧山东震情。在此期间,建立和健
全了山东省地震局和13个地市及40个重点县的地震办公室,同时新建了一
批地震台站,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也有发展。1976年下半年,中国大陆地震
出现高潮,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7。8级地震,山东全省震感强烈,无棣
、沾化、利津3县北部一带出现七度的烈度异常点,连同邻近的庆云、乐陵、
宁津等县共震倒房屋2100余间,部分黄河大堤遭到破坏,死18人,伤 3
40人。唐山地震后,省内出现众多的地裂、水位变化等宏观异常,民众恐震
情绪加剧。在严峻的地震形势下,山东地震台站和群测群防工作又有发展,并
建立了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全省地震和抗震工作。1982年全国地
震趋势会商会,突出了聊考断裂的震情,鲁西南取代鲁南划入全国地震重点监
视区。1983年11月7日菏泽发生5。9级地震,极震区烈度为七度,倒
塌及破坏房屋36万余间,死45人,伤874人。这是建国后山东内陆发生
的最大震灾。为加强震情监视,按照国家地震局部署,在鲁西南建立了山东第
一个遥测地震台网,全省地震监测和地震资料处理、分析工作的微机化、现代
化也有较大进展。经过1985年开始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震预测预报方
法的清理、攻关和台站整顿、调整,至1988年底,山东省已有34个地震
台站组成的常规地震台网,1个中心台和7个子台组成的鲁西南地震遥测台网
,22口深井组成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流动地形变测量、流动地磁测量和流
动重力测量组成的流动观测网,以及13个地市和6个重点县的地震办公室及
其管理的314个群众骨干地震测报点,形成了一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
震地质、形变测量、无线电遥测、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多方法、专业队伍与
群众业余队伍相结合的地震监测和科研系统。测震台网能监测到下限为M
L1。8级(鲁南)、2。2级(鲁西南、鲁中)、2。6 级(胶东、鲁北
)的地震,泰安基准台及部分测震台承担着国内外强震速报任务。
地震预报是全世界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地震预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
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省、市、自治区地震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在中期预报
的指导下,作出破坏性地震的短期或临震预测,提请政府决策,发布地震预报
和应急防震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短、临预报也包括
无震预报和震后现场预报:邻区发生大震或当地发生小震群,引起社会动荡,
及时作出目前当地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判断,避免社会惊恐造成的损失,称
为无震预报;当地发生破坏性地震后,作出是否接着发生更大地震或强余震的
判断,称为震后现场预报。山东省地震部门遵循周恩来总理生前提出的地震工
作要预防为主、多路探索、专业队伍与群众业余队伍相结合等一系列指导思想
,坚持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在实践中探索前进。1975年2月12日
预报一周内黄县、长岛一带可能发生5级左右地震,1976年8月31日预
报近期鲁南、鲁西南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这两次预报的地震都未发生,属
于虚报。1976年2、3月间,庙岛邻近海域出现近800次突发性小震群
,当地居民十分恐慌,地震部门及时作出不属前震序列,即不会发生大地震的
判断,稳定了社会生活秩序;在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不久,济南及其邻近
地区也出现地下水和动物行为等宏观异常,当地政府十分警惕,省城济南实际
处于临震戒备状态,众多市民夜宿防震棚。地震部门通过分析,认为此系唐山
震后效应,非大震前兆,报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恢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这
两次预报属成功的无震预报。1983年11月 8日菏泽发生的 5。9级地
震,事先有过中期预报,并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震情监视工作,但因地震发生
前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征兆,未能作出短、临预报。5.9级地震后形势仍十分
严峻,现场地震工作队经一周观测,判定这次地震的主震已过,不会有更大地
震发生,经政府布告周知,社会生活迅速转入正常,此属成功的现场预报。

在旧中国,山东无工程地震工作,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山东无重
大工程项目,也未进行过工程地震工作。60年代初期国家计划在菏泽建棉纺
厂,1969年德州、茌平、临清等地计划兴建8项工程,为提供地震安全性
评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工程所在场区进行了地震烈度鉴定。随着
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港口、机场、大桥、船闸、电站、石油输送管道等
基建工程和生产设施的相继兴建,工程地震工作得到相应发展。1972年国
家地震局组织编制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时,受权山东地震工作队承担山东省内
地震基本烈度鉴定工作。1977年12月山东省地震局内部出版了《山东省
地震烈度区划工作报告》和8幅图件,分送省、地、市的委、办、厅、局等参
照使用。这份报告对山东国民经济建设规划布局,从防震减灾上首次提供了总
体蓝图。据此,地震部门先后完成了济南遥墙国际飞机场、东明黄河铁路大桥
、菏泽电厂、鲁南水泥厂以及胜利油田的黄河大桥、飞机场、油码头、油库、
炼油厂等22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场区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的评估。一般建设
项目的选址和抗震设防烈度,则直接参照烈度区划图确定。菏泽地区1978
年开始按照地震部门提供的地震烈度陆续加固的22。85万平方米建筑物,
在 1983年11月发生5。9级地震(震中烈度七度)时,基本承受住了地
震动的冲击,大大减轻了破坏损失。
在地震烈度区划图内,鲁南郯城一带列为中国东部100年内唯一的8级
地震危险区,震中烈度为十度以上,山东境内八度以上区域覆盖19个县市,
致使鲁南的经济开发受到很大限制。为适应山东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地震科研
水平的提高,根据有关专家建议,1985年山东省科委与国家地震局联合组
织了历时3年的《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区划》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从科学上排
除了未来100年内鲁南发生8级和8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使该地区的最高
地震烈度由原定的十度以上降为八度,八度区的面积较原先缩小近90%,从
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地震高烈度对鲁南经济开发的束缚,节减了抗震设防投
资。
实现地震预报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地震科研。山东地震部门建立后,先后组
建了省地震地质队、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省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监
测预报科研单位及前述常规和遥测地震台站,共有356名地震科研人员。他
们同国家地震局所属专业研究机构人员、有关省市地震科研人员以及广大业余
地震工作者结合,从实际观测资料出发,开展地震预报、地震区划、地震烈度
评定以及观测仪器、观测条件、观测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研究,取得了一批成
果,先后获国家部委级和省地震局各种成果奖73项,277篇地震科技论文
和83篇译文在省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出版10部专著与文集,为18种著
作撰写了部分章节。为了促进地震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发展,先后联合省内
外地质、水文、气象、生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了“1937年菏泽7级地震及
华北平原区中南部强震发生条件学术讨论会”、“郯庐断裂带构造地质和地震
地质学术讨论会”等 7次较大型的地震科学讨论会,均编印了论文集。还以多
种方式进行国际地震学术交流,包括接待15批美国、日本、英国、比利时、
新西兰、土耳其、尼泊尔、印度、秘鲁等国38名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10人次先后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2人2次出国访问考察。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以专业队伍监测预报为基础、动员群众参
与、协调社会行动的地震综合防御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地震工作的一大特色
,它包括制定多层次的抗震救灾对策,开展省际和地区间的地震联防,发动群
众进行临震宏观前兆观测和企业、地方兴办各类地震台等,统称地震群测群防
,其中向城乡居民普及地震知识,建立群众地震测报点,提高群众防震意识,
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
近20年来,山东地震部门通过电影、电视、幻灯、画册、挂图、录像、
中小学教材、流动展览、组织青少年地震科技知识竞赛和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和
渠道,普及地震和防震知识;在地震监测区建立群众地震测报点,发动群众进
行地下水起伏、动物行为异常等临震宏观前兆观测。在增进群众的抗震自卫能
力以及破除迷信、平息地震谣言、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国
家地震局1986年度地震科普三等奖。在1986年3月国家地震局和中国
地震学会、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全国五省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
山东)中学生地震知识智力竞赛”中,山东参赛队获第二名。近几年,山东地
震群测群防工作又在建立和发展中深井地下水观测和动物习性异常集中观测、
试验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经过唐山地震后的10多年平静,正进入新的相对活
跃阶段。山东地震工作者正遵循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以预防为主,专
群结合,多路探索,加强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的研究,推进地震科学现代化,
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减轻地震灾害,发挥地震科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
中的作用”的地震工作方针,坚守监测预报主战场,加强地震科学研究,积极
扩大地震部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领域,满怀信心,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