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9&rec=68&run=13

  据太清宫历代道士传述,崂山道乐经曲形成的初期,是根据上古民歌、民曲和
宫廷音乐编成。至南北朝时期,十方道首冠谦之创编“祭祀”、“祈祷”、“度亡
灵”等坛场经乐,并定了殿坛功课经韵曲牌《大澄清》、《小澄清》、《大赞》、
《小赞》等四大经曲,崂山宫观也开始沿用。据《即墨县志》记载,这一时期,著
名经学家张祖恭到太清宫创办“康成学院”,传播经文与经曲,是崂山较早的经乐
始祖之一。唐李白与浙江道士吴筠到崂山旅居时,共创一支曲子名《清平调》,此
曲即太清宫等内山庙一直沿用至今的《步虚》殿坛经韵曲牌。同时,把江南道家用
的十方大型经韵曲牌《三涂五苦颂》传给崂山各庙。唐时,崂山道家的经曲内容已
很丰富。
  据《玉清乐引》载,丘处机于金大安元年(1209)由胶西二次来太清宫等庙说法
阐教,将唐代的《三涂五苦颂》八首,进行了改编,将每一首中的精华摘出来合成
一首,更名为《三涂颂》,成为宋以后崂山道乐曲牌中的精华。刘处玄创立随山派,
静居太清宫数十年,继承和发展了太清宫传下来的《十方经韵》,具有浓厚的江浙
昆越曲调色彩,被称为“南韵”。孙不二与其侄女孙又贞于金泰和年间二次来崂山,
隐居明道观和白云庵等高山庙庵,精心研究医学和经曲。据传,《崂山吊挂》便是
出自她俩之手,直传到今天仍称《孙谱》。南宋末年,崂山的全真道派和庙观众多,
道乐经曲内容更加丰富,在全国已居首位。
  南宋衰亡后,卫王 的两妃谢丽、谢安姊妹由浙江临安至崂山塘子观隐居修道。
两谢在宫廷时就精通琴法音律,能演奏古琴和笙、管、笛、箫等多种乐器;来到崂
山入道场后,更积极研究道乐,改革经韵曲牌。她俩将《三涂颂》之首段编配上富
有江南丝竹乐曲特点的旋律,名曰《三清号》,是崂山道乐的精华部分,直传至今
天。凡属两谢创编的曲牌和经韵都称为“谢谱”。此时,还积极开辟“应风”道乐,
为百姓的外坛服务,并主张道士念经即可采取无伴奏的清念(唱),也可用管弦伴奏。
至此,崂山道乐分成两个区域: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明道观、太平宫、关帝
庙、凝真观、聚仙宫、华楼宫、神清宫、大崂观、蔚竹庵、太和观、百云庵、紫英
庵、玉清宫等为清念的内山庙观。百福庵、马山、灵山、大妙山、大通宫、通真宫
等庙则为外山庵,可用管弦伴奏。外山庙主张参加民间的应风活动,故又称“应风
山门”。塘子观则同时具备内山、外山两派之特点。内山各庙观遵循丘处机规定的
清静无为的戒律,禁止响动乐器,一是怕吹奏乐器吹破了崂山的“风水”,二则防
止道士们“闻乐声而生情欲”,而后来改革为可以弹奏古琴。外山庙观在两谢的影
响和传授下,应风乐开展的轰轰烈烈,在崂西地区流传着一首民谣:“百福庵的笛
子大妙山的笙,马山的管子万般通”。除在庙内伴奏经乐外,还用于民间的“求雨”
、“祭孔”、“祭岳”、“度亡灵”等外坛民俗活动。
  元代,禁止“祭岳”活动,祭岳的曲牌几乎绝迹,连祭孔的音乐也十分萧条。
明洪武皇帝登基后,降谕旨“祭孔”和“祭岳”,并规定在祭悼时必须由道士诵经
唱和。外山庙的道士根据岳飞的《满江红》一词编成道乐《满江红》和《宾鸿泪》、
《天边月》等祭岳专用曲牌,并编排了祭孔用的《十献》等大型外坛应风经乐曲牌。
据《道藏源流考》载,太清宫道士耿义兰等在僧道庙址之争中取胜后,万历皇帝除
降旨毁寺复宫外,并赐《道藏》及珍贵的乐谱和精制的古琴三十多张,同时还学得
了不少中原、秦、晋地方戏曲音乐曲牌与十方道乐经曲,使崂山太清宫及其他庙观
的经乐韵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明朝灭亡后,宫廷中两妃子养艳姬与蔺婉玉,潜至崂山出家为道。养艳姬,山
西宁武关人,擅长吟诗、琴法和秦晋地方乐曲,并读过兵书,善于舞剑,是明末晋
北有名的文武双全才女。朱由检(崇祯)继帝位后,选入宫中为妃。蔺婉玉,是崇祯
帝内侍太监蔺卿之侄女,自幼善丝竹歌舞,笙、笛、箫、管无所不能,被选入宫中
任乐女,因才貌超众,又中选为妃。她俩来百福庵后,得蒋清山道士之助,精心研
究道乐曲牌,积极开展外山应风道乐,使百福庵成为清代至民国间的崂山道家应风
乐的活动中心。江南、川、陕、晋、豫及东北等地道士纷纷来百福庵挂单,学习各
种应风乐曲及演奏技艺。她俩创编的大型祭悼曲牌《离恨天》与《六问青天》、《
山丹花》等一直沿传至今。
  清康熙年间,蒲松龄两次来崂山访友旅居时,除创作了《聊斋》中的一些篇章
外,还和道士共同研究琴法经曲。蒲松龄因精晓“俚曲”和鲁南弦子戏,他把其中
一些精华片断传给了太清宫道士。此后,崂山道家一些后充实的经曲,有很多曲子
中有明显的俚曲乐汇和弦子戏的段章。崂山东北隅的鹤山遇真庵叶泰恩道长,精通
音律,善古琴,根据他多年的朝海仙居生活的感受,创编了大型古琴曲《东海吟》。
  清嘉庆年间,太清宫道长韩谦让,深悟琴理,是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古琴演奏
家。他卒年93岁,有门徒30多名。这一期间,太清宫的下院天后宫的应风乐已经逐
渐代替了百福庵的领导地位。
  光绪年间,天后宫、马山、灵山、百福庵等庙组织道教音乐者,还共同编写了
《八神咒》、《土地赞》、《灵官赞》、《北斗浩》、《龙王浩》祭礼与祈祷专用
的新曲牌。同时,由原来设“外坛”发展到“走坛”:道士们塑造了一种专用的活
动神像,用八人抬的彩轿抬着,吹奏着音乐游走四乡,并组成有旗、锣、伞、匾、
扇、马叉、流星、提灯、提炉等仪仗共达七十余人的队伍,边走边由高功领奏祈祷。
每到一村镇,走街串巷,诵经奏乐,老百姓就烧香捐资,跪拜祈叩,祈求天神和龙
王降雨。
  从清中叶到民国年间,崂山太清宫的古琴音乐很兴盛,形成一个派系--山林派
道乐,道长韩太初和庄紫阳师徒是清末民初道乐的中心人物。太清宫的古琴演奏风
格、技巧,是当时构成山东古琴派系的重要内容。
  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金山派的代表人物白云观道士阎全德,除继承了唐以来
形成的珍贵道乐曲牌外,还综合了崂山与十方丛林各派道乐的精华,进一步改编了
道乐的高难曲牌《海底沉》等,并系统地完善了金山派的殿坛经韵曲牌,如《步虚》
、《吊挂》、《大赞》、《六句赞》、《小赞》等。太清宫道士徐惟毅也进一步完
善了随山派十方韵的《双吊挂》、《单吊挂》等曲牌。龙门派代表人物百福庵道长
唐志同,把清代传下来的一些常用的曲牌都加以改编和发展,如把《青扬》改编成
《上青扬》和《青扬》。更重要的是把大悲曲《离恨天》与《六问青天》继承下来,
并传给徒弟李道明,使之不致失传,实为可贵。
  1936年底,崂山就经乐而言,可分三个派系:山里的太清宫随山十方韵派,白
云洞的山里金山崂山韵派,百福庵的龙门应风乐派。1935至1939年间,青岛市区各
庙道士多在三五个上下,一有活动,便合成一体,形成一个应风乐队来应酬民俗活
动。
  1980年,金山派道士匡常修和孙真淳住持太清宫,经乐沿用地道的金山派崂山
韵曲,这是崂山几大道派经韵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个较完整的道派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