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古迹(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9&rec=66&run=13

六、沂山东镇庙碑林
  东镇庙位于沂山东麓九龙口处,自西汉太初三年(前102),武帝亲临其下设祠
祭祀,由此至清末的二千多年间,历代朝廷诏令加封,修建庙殿,春秋二祭,凡遇
大典,如新皇登基,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还亲自或派重臣赴东镇
致祭。由于历代朝廷有望秩之典,加之沂山雄伟秀丽,大家名士慕名而至,观光揽
胜,其间留下了大量的碑碣,遍布庙院内外,丛矗如林,故有“东镇碑林”之称。
据光绪三十年(1904)不完全统计,有碑360余幢。民国时期又有增建。碑碣大小不
一,最高者近7米,低者米许。时代最早者汉,晚者民国。其中有御碑12幢:汉武
帝太初三年祭告沂山碑,隋文帝开皇十四年诏东镇沂山碑,唐太宗贞观十年诏封沂
山为东安公碑,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周太祖祭告东镇碑,宋太祖建隆三年诏重建东镇
庙碑,宋仁宗景三年祭告沂山碑,宋徽宗政和三年诏封沂山为东安王碑,元成宗
大德二年《加封五镇诏》封沂山为元德东安王(汉、蒙两文)碑,明太祖洪武三年“
诏定岳镇海渎神号,东镇曰沂山之神”碑,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祭告东镇沂山碑,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祭告东镇碑,清高宗乾隆二十年祭游沂山碑。其他碑刻,除御
遣钦差和地方官员祭祀东镇所留者外,余碑也尽是高士名流、骚人墨客游览沂山题
咏。其中有后魏文帝思皇后父、征南大将军李惠祭告碑;隋齐郡丞张须陀代祀碑;
唐尚书左丞邓景山祭告碑,北海太守李邕诗碑;宋范仲淹、苏轼诗碑;金翰林学士
承旨党怀英诗碑;元集贤都事刘瓒诗碑,兵部侍郎于钦诗碑;明宣德状元马愉诗碑,
吏部尚书刘王羽代祀碑,户部侍郎乔宇诗碑,巡抚应天十府陈凤梧诗碑,万历状元
赵秉忠诗碑;清工部尚书刘昌代祀碑,四部尚书李振裕代祀碑,礼部尚书曹秀先诗
碑和大书法家刘墉题咏“五镇之首”碑等。这些古碑,不但记述了风雨不调,亢旱
洪滥等自然灾害,还刻记了国家变革、征战讨伐,边关军事情况,也歌颂了东镇奇
山异水、秀丽绝佳的风光。东镇碑林,是国内少见的艺术珍藏,是研究古代社会政
治经济情况和文学、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史料。
  由于碑置露天,日久年深,任风雨剥蚀,一些碑文漫漶不清,个别断裂倾倒。
特别是近百年来,战乱频繁,遭兵燹之祸,加之旧时遗物,不被人们重视,用于筑
桥铺路、兴修水利,破坏甚巨。“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遭到破坏。为保护管理
好文物古迹,临朐县政府于1985年秋动工复立,现已复立古碑90余幢。

七、圣水岩
  圣水岩亦称圣水宫,位于乳山县东北小昆嵛山南端山谷中。据《宁海州志》记
载,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全真道人王玉阳应金世宗诏入燕京归来时,被其弟子
迎至圣水山结庵居之。后易庵为观,且辟地扩建,道观日兴。承安二年(1197)章宗
再召进京,敕牒赐额“玉虚观”,崇庆年间又敕赐“玉真观”。道观盛于金、元间,
为当时全国著名宫观之一,建有三清殿、三官殿、玉皇阁、万寿宫、三义殿、灵官
殿、老祖殿、青龙门、正阳门、仙人桥等。均废圮,现残存殿基、碑刻和圣水、玉
阳二洞。
  圣水洞 为花岗岩天然石洞,处于高达30余米的石壁之下,南向,洞口高8米,
深9米。洞内泉出自石罅。清同治《宁海州志》载:“圣水洞中东西二源,洞滴激
激如线,二源一停一注,十二年一周,故曰圣水。”洞口东上方刻有“圣水 ”3
个楷书大字,为玉阳真人手书,洞口踏石镌“大安二年”题证。
  玉阳洞 在圣水洞东侧崖壁间,高距地表10余米。东南向,呈拱门形,洞高3
米,深6米许,内凿神台,两壁有9龛,原有造像均无存。洞外两侧各凿台阶12级,
洞上东向石壁镌“玉阳洞天”4字。
  《玉虚观碑》 位于万寿宫前,金贞二年(1214)立,螭首龟趺,通高5.66米,
碑首正面篆刻“玉虚观记”,碑文1600余字,记载金世宗、金章宗召见王玉阳问道,
易庵为观,两次敕牒赐额,拓建道院等。碑阴刻“玉阳宗派之图”,是研究全真道
的重要资料。

八、大基山道士谷
  道士谷位于莱州市区东10公里大基山。谷呈葫芦形,方圆近5平方公里,群山
环列,白云缭绕,峭壁陡立,怪石丛生,树木苍翠,泉水淙淙,呈现出一派清幽秘
邃、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色。自古以来即有“郡之甲胜”之说。谷中岩壁间现存历代
刻石24处,其中北朝刻石14处,金代2处,元、明代各1处,清代2处,不明时代刻
石4处。
  北魏光州(今莱州市)刺史郑道昭的刻石是道士谷最早有纪年的刻石。延昌元年
(513)郑道昭率僚属游览大基山风光时,置仙坛5处,并作“仙坛诗”一首,题字数
处。他主持和指定的题刻,按东南西北中,前后山门的位置分布,如同当时的建筑
模式。以四方之神定四面之位,将东面主峰太基顶称作“青烟寺”(取东方方位神
青龙之首字),南面主峰为“朱阳台”,西面曰“白云堂”,北面名“玄灵宫”,
中间的则叫“中明坛”,并刻字志之。金大定九年(1169),全真道首王重阳携马钰、
谭处端、丘处机云游至莱州武官村,见一壁题诗颇有得道之意,遂收题诗人为徒,
赐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并赐诗一首“钓罢归来又见鳌,已知有分到仙曹,
鸣榔相唤知予意,跃出洪波万丈高”。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刘处玄被以上宾之礼
邀赴京师,数月后携旨返故里修建先天观于道士谷,并常居此地。丘处机亦曾在此
修真炼性,其作于泰和四年(1204)的“春日登临”诗,镌刻于西峰山腰摩崖上。此
后,这里一直为道家所居,并续建有老子殿、玉皇殿、泰山庙、姑子庵等,至今遗
址尚存。谷之得名盖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