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上清宫、崂山太平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9&rec=47&run=13

崂山上清宫
  上清宫,亦称上宫,位于崂山东南麓,地处深山,四面群峰,环境幽静,林景
山色俱佳,道教称其为“三清”仙境之一。
  上清宫属全真道龙门派道观,创建于宋初,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
若拙敕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1297年(元大德元年),道教全真派第三代道士“
通玄弘教洞微大师”李志明,披荆斩棘,鸠工重修了上清宫。元延佑四年,承务郎
朱所撰《重修上清宫记》,记载了此事,并引用佚书《齐记》所载“泰山虽云高,
不如东海劳”之说。丘长春、孙紫阳真人均曾在此修真讲道。光绪年间被水冲毁一
次,后逐步修复。
  上清宫有前后二处庭院和偏院,前殿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祀三官和
七真,原有木雕神像极精美,现已不存。前院粗大的银杏树,东西对称,苍劲古朴,
胸围近4米,横出的粗枝上有3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宫中道士传说一千年才能长
出一个。在青岛的古银杏树中,此树堪称“银杏之尊”。明末汪有恒的《游崂山记》
说,这两株银杏“宋初至今弥茂”,称“仙树”。证明其树龄已逾千年。国内不少
植物学家专程前来考察。
  大殿之东为偏院,院中有一巨石,名“道山石”,石下有小洞,旁镌“道山”
2字;石背刻有上清宫的土地亩数等。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上,镌丘处机《青玉案》
词,词前有序:“长春真人于大安己巳年胶西醮罢,道众邀请来游此山,至南天门,
命黄×士奏空洞步虚,乃填词一首名曰《青玉案》。”以后“以作诗十首,刻在别
石”。所说“别石”,即宫外西北角的“鳌山石”。鳌山石形如圆丘,横镌“鳌山
上清宫”,直刻“长春真人作诗十首”及十首诗全文。其中,“陕右名山华岳稀,
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尽不知”,对崂山的评价甚高。
  上清宫西和宫前,各有小桥1座,分别名“朝真”、“迎仙”。宫外不远处,
有丘处机的“衣冠冢”。1982年12月,上清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仰口湾畔的上苑山麓,负山面海,景色绮丽,有奇峰异石,古林幽
洞,有“海上宫殿”之称,是崂山的主要游览区之一。
  太平宫属全真道华山派,是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年在位)为“华盖真人”刘
若拙敕建的道场。因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国院”,后改为太平
宫。早期的建筑,西为三清殿,东为玉皇殿,配殿东为三官殿,西为真武殿。另外,
附近还有东华宫和关帝庙两处分院。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和清顺治十年(1653),
均曾进行重修。该庙道士相传已至24代。“文化大革命”中大平宫遭受严重破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拨巨资进行了全面修缮。修复后的太平宫基本
保持了清初的规模。同时增建了石阶游路、眺望平台,镌刻了多处当代名家的书法、
诗词等,景观远胜畴昔。在众多的刻石中,古代遗迹首推白龙洞丘处机的七绝二十
首,细腻的描绘出了崂山雄伟、秀丽、险峻和清幽。太平宫附近有白龙、犹龙和槐
树3处自然洞窟,各具特色,其中白龙洞因有丘处机的题诗而闻名,洞中旧有道教
全真派“七真”马丹阳等塑像。太平宫于1982年12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