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王母池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9&rec=45&run=13

  王母池庙位于泰山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唐代改名瑶池、王母池。始建年
代不详,三国时已有建筑,魏曹植《泰山仙人篇》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
句。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泰山诗中也有“朝饮王母池,暮投天门阙”的诗句。经历代
重修,遂成现在规模。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
  王母池是三进庙堂式建筑,依山傍水,密林掩映,平面呈长方形,由山门、王
母池、王母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悦仙亭、七真殿和蓬莱阁组成,面积3900平
方米。
  山门为五脊硬山顶建筑,棋盘式门上嵌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题匾。门内为池,周
环石栏,中架拱桥。池西崖洞内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冽。洞北有宋皇五年(
1053)《重修王母殿碑》。池东立《泰山凿泉记碑》,叙述冯玉祥于1932年在此凿
朝阳泉的经过。
  沿阶而上为正殿,面阔3间,前后步廊式五脊硬山顶。内祀明代铜铸王母坐像。
殿两侧为耳房,西为禅堂,东为穿堂通向后院。
  前院内有东西配殿各3间。东殿外临溪流,匾书“观澜亭”、“咽石山房”。
西殿是药王殿,原祀唐代名医孙思邈,今为泰山文物展室。
  后院台基上有七真殿,又名吕祖殿,前廊5间,卷棚悬山顶,前廊接后殿3间,
殿内原供明代彩塑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及吕祖弟子柳树精、苗庆、焦成广、济
霄堂等七真像,栩栩如生,素称名塑。1946年陈毅登泰山时指示拨款加护玻璃罩,
1966年像毁,1986年重塑。殿东有蓬莱阁与殿相连,殿前有悦仙亭。
  庙前原有飞鸾泉,1956年改建为喷水池。庙东临中溪绝涧,旧时跨涧筑有王母
梳洗楼,故俗称梳水河。东岩有吕祖洞,与王母池庙隔溪相望。洞内原祀吕祖石像,
1967年毁。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炼丹于此,食虬成仙。
  现王母池庙为碧霞祠下院,由坤道住持。1990年底有坤道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