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9&rec=43&run=13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城内,又名东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供奉泰山
神的主要庙宇。
  宋《天贶碑》载:“秦既作峙”,“汉亦起宫”。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均先
在岱庙礼拜泰山神。岱庙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就汉唐旧庙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
的,至宋徽宗宣和年间,“反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
庑合八百一十三楹”(《宋宣和碑》)。金大定十八年(1178),庙除垣寺墙外,全部
毁于火,次年按旧制重修。明清两代屡加修葺。建国后,又进行了数次翻修和重建。
现存建筑保存了明末清初的风格。总面积为96400多平方米。
  岱庙平面布局可分中、东、西三路,中路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配天门、仁安门、
天贶殿、后寝宫,天贶殿与仁安门之间以廊庑连接。东路有汉柏院、东御座;西路
有唐槐院、雨花道院。整组道院高大雄伟。
  天贶殿为岱庙主殿,建在高出地面2.65米的石台基上,正殿九间,面阔43.67
米,进深四间17.18米,通高22.3米。重檐庑殿式,上覆黄硫璃瓦,双檐中间高悬
“宋天祝殿”巨匾。檐下8根大红明柱,檐施彩绘,辉煌壮丽。与北京太和殿、曲
阜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建筑。殿内祀泰山神。1928年像毁,1944年重塑;
1966年毁,1984年再塑。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
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
陈列明、清铜五供各一套及铜鼎、铜釜、卤簿等。殿内北、东、西墙壁上绘有巨幅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图高3.3米,总长62米,
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
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
  大殿前重台宽广,雕栏环抱,中置明代铁铸鼓腹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铸铁缸,古
称“海门”,亦称“吉祥缸”;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殿两侧
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东廊中
间有鼓楼,西廊中间有钟楼,均毁于清末。1982年后,陆续重建环廊与钟楼。殿前
院古柏蔽荫,碑碣林立。东有《宋封祀坛颂碑》、《金重修东岳庙碑》、清乾隆皇
帝御制《重修岱庙碑记》;西有《大宋天贶殿碑铭》、明太祖御制《封东岳泰山之
神碑》;中立《大观圣作之碑》、清康熙年间《重修岱庙记碑》等。殿后为后寝三
宫,系宋真宗为东岳大帝封“淑明后”而建。
  岱庙内除天贶殿祀“东岳泰山之神”外,后寝殿祀淑明后;仁安门内祀天聋、
地哑之神;三灵侯殿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太尉殿祀杜琮;柄灵殿祀泰山三
郎炳灵公;三茅殿祀“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延禧殿祀延禧真人。
除泰山神重塑外,其余诸神皆久毁。
  岱庙属全真道龙门派。1966年以前,天贶殿由著名道士尚士廉和道徒数人住持,
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以来由泰山管委会管理。1988年1月,岱庙
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