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造像(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9&rec=27&run=13

  黄石崖造像群位于济南市千佛山南螺丝顶主峰西侧,因山石呈赭黄色而名。窟
龛及造像分布在长约30米的峭壁下部,现存石窟1座,大小浅龛20多个,造像85尊,
题记7则,大部分雕造于北魏正光四年(523)至东魏兴和二年(540),历时17年。石
窟在峭壁东北端,由天然石洞改造而成,呈三角形,正面无造像。东壁造像7尊,
除立佛、坐佛各1尊外,余皆为菩萨。立像和坐像身后刻有椭圆形背光和圆形头光,
头光内为莲荷卷草纹饰。西壁造像17尊,佛像头光之上浮雕飞天,造形生动活泼。
窟门上沿及洞壁顶部留有壁画残迹。石窟以西全为摩崖造像,其中4尊飞天手中各
持乐器,身上除飘带外全部裸体或半裸体。造像风格北魏汉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躯
体修长,面容清瘦恬静,刀法简朴厚重,是山东地区发现最早的一处摩崖造像。
  龙洞山摩崖造像龙洞山位于济南市东南十几公里的群山之中,因山中有“龙洞”
而得名。山的西峰悬崖上有一天然溶洞,洞口高2.7米,宽1.3米,深里许,东西相
通,传为神龙蛰居之处,故名龙洞。洞内高爽如殿堂,洞壁有东魏天平四年(537)
造像8尊,均为立体式高浮雕,其中高约4米的大佛3尊,法相庄严,宽衣博袖,风
格古朴。据《山左金石志》载:造像者为汝阳王□叔,而后有车 将军乞伏锐及征
北将军衔名。乞伏锐时为齐州长史,元象二年(539)在黄石崖造佛像。洞外石壁及
另一狭窄的天然石洞中,有隋唐及元代的佛、菩萨、天王、力士以及禽兽等造像、
石刻50余躯。其中有梁师都永隆四年(620)及元延佑五年(1318)题刻。造像手法不
同,造型多变,神态各异,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龙洞下临深谷,谷底
为宋代寿圣院(又名龙洞寺)遗址。
  出龙洞向东南步出3里即“佛峪”。自佛峪胜境牌坊拾级而上,有长百米、高
数十米的悬崖,崖上刻造隋唐时期造像20余尊和摩刻铭文;清光绪九年(1883)刻大
“佛”字及“云殿泉厨”、“别有洞天”、“严阿仙境”、“林壑优美”等大小题
记30余则。
  莲花洞石窟造像位于泰山西北麓长清县五峰山的西峭壁上。因窟顶镌有彩色莲
花藻井而名。石窟高3米,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僧二菩萨,四壁及拱门两侧雕小型佛
像242尊。洞外东石壁雕小佛10余尊。洞内题字大部漫漶,能识者尚有东魏武定五
年(547)及北齐乾明元年(560)造像题铭。明天启六年(1626)五月,窟外增砌卷门,
门额置“圣佛莲花洞”刻石。1979年定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函山西佛峪摩崖造像位于岱阴历城区十六里河镇玉函山北麓。西佛峪东、西、
北三面绝壁峭立,北临万丈深谷,山腰巨石外伸,突出崖壁约一二公尺,状如重檐,
形成天然石窟。石窟的石崖上,依山雕刻了95尊高大的佛像,其面部已毁,佛身尚
好。像旁有隋代题记12则,唐代2则,元代3则,最早的为隋开皇四年(584)“刘格
造像记”。石窟下方约十来公尺宽的一个新月形天然石台上,为隋代修建的西佛峪
寺(又名卧佛寺)遗址。
  大佛寺石窟造像位于岱阴历城区锦绣川乡青铜山南麓悬崖上,坐北朝南。大佛
寺荒废无存,仅存石窟造像。窟为方形,高9.5米,深5.10米,拱形窟门。内雕大
坐佛一尊,身高8米,宽4.7米,佛座高1.05米。头挽高髻,法相庄严,着披肩式大
衣,胸前博带左右下垂,结跏高坐,两手作弥陀禅定印平置于膝上。大佛左侧有菩
萨和比丘立像。菩萨高2.2米,肩宽0.7米,额冠上有坐佛,身着璎珞帛衣,腰系宝
带,面容丰满,左手持净瓶,右手举柳枝,呈现出一副时刻准备救民于水火的姿态。
紧挨菩萨而立的比丘身高1.8米,宽0.6米,身披僧衣,朴实无华,双手虔诚地捧于
胸前,仰脸带笑侧向主佛,似在恭聆法音。大佛右侧,龛内镌坐佛。全窟造像均为
高浮雕,东西两壁有造像铭记3块,保存均完好。从雕刻规模、技法和铭文可知,
是隋代雕刻。大佛寺石窟造像是山东地区现存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尊,1977年列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虎山千佛崖造像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四门塔西北白虎山崖壁上,是山东
省唐代佛教石刻造像的主要遗存。南北长65米的壁面上,雕凿大小窟龛100余个,
造像221尊,现存210尊,造像题记43则,其中有纪年的题记10则。从唐高祖武德时
(618-626)始凿,包括太宗贞观、高宗显庆、永淳和睿宗文明(684)等唐初四帝5个
年号。主要造像者多为当时的皇亲国戚、达官贵族及僧侣等。南端第一窟内镌坐佛
1尊,面相丰满安详,衣纹细密流丽,雕刻技法娴熟精练,是显庆三年(658)南平公
主为已逝去的父亲唐太宗祈福而造。由此往北,有两个大窟,即贞观十八年(644)
和显庆三年(658)僧人明德造像窟。两窟内共有大佛3尊,其上方和左右侧罗列许多
小窟和佛龛,是千佛崖造像最丰富多彩之处。千佛崖中部悬崖有一群体像,大小均
匀,排列整齐,共35尊。北部的两座大窟,南边的窟门有一石柱,窟内镌两尊高近
3米的大佛,系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福于显庆三年为太宗所造。中间石柱上的小型
造像和题记为永淳二年(683)当地民众百余人因天旱祈雨所造。北端最后大窟,造
像6尊,正中大佛高2.65米。197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定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山造像位于长清灵岩寺后方山之巅,即积翠证明龛。又有证明功德龛和方山
证明殿之称,为唐初开凿。龛平面呈椭圆形,面阔6米,进深5.5米。正中雕高约5
米的释迦牟尼佛坐像,面部硕圆生动,高肉髻,体态丰满,身着袈裟,结跏趺坐,
作说法印。龛东西两壁各有协侍菩萨1尊(原有四尊,两尊已失),均为高浮雕。龛
内镌有唐大中八年(854)牟撰《修方山证明功德记》,刻铭述及证明功德之由来,
会昌五年历劫后况和大中五年始重修窟龛之情形。另有唐、宋题记多处。明嘉靖三
十八年(1559)龛外增修方形石室,拱券朱门,远望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故俗称
红门。
  佛慧山大佛头造像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姚家镇羊头峪村南佛慧山上。北宋景 二
年(1035)刻,为单体摩崖造像。大佛头就崖凿刻,高7.8米,宽5.35米,半身式,
高肉髻,面相方圆,双眉间有一凸起白毫,唇厚颐丰,头后饰圆光。像东侧壁上有
明代人李伯春所刊楷书“大慈大悲”四字,字大如斗,像西侧壁上有一小块铭记,
为明万历丁未(1607)三月信徒重妆佛头时所镌。1923年增建保护性石室,高9米,
平面方形,拱门上镌刻清末御史张英麟书“大雄宝殿”。佛头东侧约5米处峭壁上,
高浮雕两座密檐石塔,顶端呈喇叭塔状,塔檐7级,双塔间嵌一方形题记,为北宋
景 三年(1036)所刊,题记追述了大佛头雕凿的缘起。大佛头除面部外,其他部位
相当粗糙,然而,就其形状巨大而言,只有乐山、安岳大佛能够与之相比。
  驼山石窟造像驼山位于青州城西南5公里处,主峰海拔408米,与云门山隔山相
对,因山形似伏卧的骆驼,故名驼山。在驼山主峰东南面的悬崖上,排列着大小石
窟6座、摩崖造像群1处,共有石佛造像638尊,大者高逾5米多,小者不足30厘米,
造型优美奇特,雕工流畅细腻。
  自北至南的第三窟,是驼山最早最大的一个石窟,开凿于北周时期。窟呈尖拱
型,深2.5米,正面为西方三圣像,中间阿弥陀佛,高近7米(包括像座),造像比例
准确,法相丰满,鼻挺眉弯,腴中蕴秀。佛座下部刻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
公”题记(平桑公韦操,北周末年任青州总管)。两旁侧立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高
均为3.94米。其中观世音菩萨头戴化佛高冠,冠径小于头径,面目较为清瘦,颈部
无横纹,项链呈箭头状,缨珞较为简单,外袍宽大,肥袖和长裙拽地,下摆整齐,
裙折较为生硬,双肩过宽,上身过长,下肢极短,右手过膝,比例失调。这些造像
与青州地区汉代石刻和北魏时期的单体造像,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关系,具有浓厚的
早期造像风格。窟的左右壁有千佛像。
  第二和第五两窟,开凿于隋代。第二窟是一方形平顶中型窟,深宽都在2米以
上。窟内为西方三圣像,门两旁是力士像。整体造像姿态丰满、飘逸。第五窟是一
方形平顶三面有坛基的小型窟。这两窟菩萨造像基本相同,其头上刻有复杂花纹的
高冠,冠两旁有较大的如翅,如翅上引出下垂的冠带;面目较为丰满,颈部出现横
纹,并佩有连珠状的项链和精致的缨珞;长裙拽地,下摆变化较多,正中有宽博的
裙带下垂至脚面。这种衣服和装饰,与河北省曲阳县修德寺出土的隋代菩萨像装饰
相同。那简单稀疏的装饰,婷婷玉立的身材,充分表达了隋代造像的特征。
  第四窟,是一方形平顶三面有坛基的小型窟,菩萨像头部已残,胸前有兽头型
环饰,没有下垂的裙带,腰部稍有曲线,具有初唐时期菩萨造像的特征。此窟之北
是摩崖造像群。
  第一窟,是一方形平顶的中型窟,是唐代武则天执政时开凿,是驼山石窟雕刻
艺术的瑰宝。窟内的刻像有一佛、二菩萨、二罗汉、二力士。工匠们为了迎合武则
天的兴趣,竞把立佛以武则天为模特儿,雕为女性形象。袒露丰满的前胸,佩饰精
美的璎珞充作项链,头梳螺旋式发髻,面目丰满秀丽,下身穿出水式长裙,身躯微
微欹斜且有明显的曲线,似出水芙蓉立于莲花座上。这是武则天时期风行一时的美
女形象,是比较难得的盛唐时期的典型圆雕。菩萨外部有上身袒露、下着裙、赤脚
力士,威武勇猛,夸张合理,是理想化的唐代武将形象。另外有一长方形小窟,窟
内未造像,疑为修行窟或葬窟。在第一窟内,有武周时期青州刺史尹思贞在长安二
年(702)的造像题记:“谨施净财于驼山寺敬造石佛像”,由此可知,唐朝时这里
有驼山寺,但寺址所在,何时创建,尚无准确资料记载。197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