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典型事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8&rec=54&run=13

一、德州地区
  该地区回族群众发挥经商和养殖业特长,充分利用地近津京的优势,发展民族
乡村养殖业、屠宰加工业及其他工副业。1984年全区民族乡村粮食总产量6368.7万
斤,棉花总产量1079.2万斤,农副业总收入4778.3万元,平均每人占有粮食987斤,
棉花152斤,收入673元。庆云县,1980年与天津食品公司合资创办“津庆联合牛羊
加工厂”,1981-1983年建成冷藏1300吨的清真冷库,3年共收购肉类食品8947吨,
其中羊腔5749吨、活牛5000头、牛羊下水1678吨、禽863吨、鲜蛋760吨,总产值达
1214万元,获取利润近250万元,其中少数民族村庄通过饲养、屠宰加工直接获利
156.32万元。大丁乡杨庄子回族村曾长期从事农业单一生产,1980年人均分配仅76.
5元,1981-1984年全村回民屠宰专业户发展到127户(占全村总户数90.7%),年均屠
宰牛羊10万头以上,直接收入3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年人均收入510元。津庆肉
联厂的建成,推动了全县少数民族村庄畜牧饲养业,饲养家禽由1980年的24万只发
展到1984年的112万只,养羊由1980年的4万多只发展到1984年的79200只,饲养大
牲畜由1981年的9456头发展到16252头,全县饲养专业户达4000多户。陵县县委、
县政府始终把帮助回民村庄发展经济放在民族工作首位。1980年重点解决了荒地承
包问题,1981-1982年着重解决了生产、购销合同兑现和提留的管理使用问题,
1983年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改革和扩建技术、排灌、植保、良种、购销等服务组织,
解决回族农民生产与交换中的实际难题,充分调动其粮棉生产积极性。张习桥乡大
河涯村135户回民全面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粮棉连年增产,1983年全村农副业
总收入人均达到1022元,是1978年的6倍,向国家贡献粮食20万斤,集体积累45万
元。1984年全县回民村庄养牲畜5800多头,户均1头多;养羊2.7万只、家禽12万多
只,家庭饲养业户均收入达200多元。黄集乡700多户回民宰羊加工重点户有230户,
户均年收入2000元。1982-1984年,县委、县政府3次召开少数民族村庄专业户、重
点户座谈会和表彰会,参加会议的有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手工、饮食、
服务、经销等专业的回族干部和群众代表164人。1984年全县回民村庄“两户”达
1403户,占回民村庄总户数的26%。1983年全县回民村庄粮食总产量2680万斤,比
1978年增长1.8倍;棉花总产量402万斤,增长20倍;农副业总收入人均759元,增
长6.9倍,高出全县平均水平69元。1984年全县回民村庄农副业总收入人均超过800
元,多数回民村庄超过了全县农业生产平均水平。
二、菏泽地区
  1987年全区10200户少数民族中,各种个体专业户达6840户,占总户数的60%以
上,其中万元户4000多户,10万元以上大户400多户。全区2个民族乡镇和26个回民
村集体、个体工副业总产值2.03亿元(1978年仅有2000多万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
是1978年的10倍。全区少数民族人均分配由1978年的98元增至780元。该地区从充
分发挥回民传统行业优势入手,综合利用资源,繁荣少数民族商品经济。菏泽地区
回民历史上有善经商的优势和皮革、制裘、饮食、牛羊饲养与屠宰技艺,但在50年
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回民群众曾集中于单一农业经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地区行署引导回民解放思想,振兴民族经济,使传统行业优势在发展商品经
济过程中有效施展。1987年全区民族乡、村以肉食牛为主的大牲畜饲养量发展到2
.4万头,51个回民居住村约有80%户经营牛羊屠宰,年均宰牛羊50万头以上,收入
500万元;全区26个回民聚居村都兴办起毛皮加工、皮毛玩具、皮革鞣制、制裘等
企业,许多产品畅销国际市场。1987年全区少数民族集体工副业总值达7000多万元,
上缴税利1600万元,出口产值累积创汇500万美元。鄄城县军屯村自80年代初迅速
发展起各种专业户150多个,每年加工出售羊毛500多吨、羊肉500吨,总收入150多
万元,1987年人均收入超过1300元,万元户超过村总户数的80%,10万元户达10%。
曹县侯集回族镇自1978年先后建起了皮革厂、裘皮厂、地毯厂、羊毛刷厂等十几个
工副业项目,全镇屠宰专业户多达1200多户,年产鲜牛羊肉900多万斤,常年供应
北京、上海等地鲜肉并部分出口,为消化副产品做到多层次深加工,鼓励几家个体
户办起骨粒骨粉厂、牛羊肝膏厂,实现了饲养、屠宰、加工、冷冻、销售一条龙,
1987年全镇工副业总产值达1200万元,实现税利80万元。
三、青州市(益都县)
  1978年益都县大部分少数民族村队经济基础薄弱,城区昭德、徐桥、夏钦园、
东后坡等回民村人均所得不足百元,北城满族村人均所得109元。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益都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指导思想上,
由过去的单纯解决一家一户温饱问题转到扶持集体和联户上项目,由过去的单一经
营转到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帮助少数民族更新观念,调整生产结构,对少数民族
的经济建设项目给予优先定点、优先扶助、优先贷款、优先安排原材料的“四个优
先”扶持,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规定:民族乡财政超收部分全部留给乡
镇,上交本市财政部分在5年内由市财政按50%返还民族乡;市属集体和乡镇办企业,
少数民族人数占30%以上者为民族企业,民族企业免征所得税3-5年,免征产品税、
增值税2年,2年后减免产品税、增值税20-50%,由税务部门按手续报批,减免的税
款用于发展生产;企业对少数民族招工可降低10分录用,集体企业招收农村少数民
族青年做工享受农民合同制工人待遇;此外对民族企业银行信贷、物资能源供应、
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等,均有优惠规定。
  发展回族乡村经济。工农回族村原无集体副业项目,市政府根据其邻近临朐缫
丝厂及市内桑蚕基地的有利条件,于1986年4月投资50万元建丝绸厂,市长亲自出
面与咸阳市纺织厂联系购进K251型纺织机16台,8月份试产,12月份已生产里子绸、
提花被面、合欢呢、绵羽绫4品种,年生产能力30万米,产值150万元,利润10万元。
徐桥回族村工副业项目较少,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亲自协调,由市经委牵头与北京清
华大学联合,新上青州市化工实验厂,主要生产NF高效减水剂、ZJ早强减水剂、PJ
普通减水剂和UC油井水泥处理剂等系列产品,后两种为国家空白项目、青州市首创。
东后坡回族村群众有屠宰传统技艺,1985年市政府引导该村与市食品公司牛肉商店
联营建成回民罐头厂,当产投产盈利10万元,1986年又办起骨粒厂,新建100吨冷
库1座,并带起1个纸箱厂,1985年该村农工副各业总收入103.2万元,人均所得722
元。云峡河村及周围10多个村为回民集中区,土薄水缺,经济发展缓慢,1984年建
回族乡并确定为市民委联系点,1984-1986年,充分发挥其山区资源优势和劳力优
势,先后办起机械厂、地毯厂、贸易货栈等乡办企业,组织300多名劳力建起大型
石料厂,从事建筑石料的开采、加工、运输,集中220多人成立建筑公司,全乡发
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体24个,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的专业户和重点户达250多户,
1985年全乡各业总收入621万元,人均所得430元。
  满族村经济建设。1982年益都县委、县政府扶持北城满族村,投资100万元在
县内繁华地段建成鲁青饭店,客房设200多个床位,商场经营1500种商品,至1984
年营业额总计35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0万元,盈利35万元,壮大了集体经济。北
城满族村于1984年6月投资30万元建起鲁青食品饮料厂,生产山楂全汁酒、山楂汽
酒、鲁青啤酒等多种饮料和具有满族风味的长寿糕、鸡蛋糕等20多种糕点,畅销山
东、辽宁、内蒙古3省区28个县;1985年投资20万元建起装璜印刷厂,投资30万元
增上汽车大修厂和汽车配件公司,投资10万元新建玻璃纤维厂,还在东营市办起拥
有106个床位的旅馆饭店1处;1986年投资40万元建起1幢2000平方米的4层服装加工
展销楼,主要经营服装、鞋帽、五金、文具、副食等商品,同年该村各业总收入达
2000万元,人均所得1200元,是1978年的11倍。
  发展清真食品加工业。80年代初恢复了青州老字号“隆盛”糕点铺,至1986年
先后办起6处清真糕点厂,生产28个品种,年产量近300万斤。1982年扶持徐桥、昭
德、夏钦园3个回族村联办“青州市清真罐头厂”,发展传统的食品加工业,主要
产品是清真肉禽类罐头和水果蔬菜罐头计5大系列20个花色,1985年6月在山东省乡
镇企业食品行业产品评比中,该厂生产的红绕牛肉、红烧鹅、红烧鸡罐头被评为优
质产品,其所需原材料屠宰加工均请阿訇代刀,产品远销北京、天津、黑龙江、辽
宁、云南、内蒙古、新疆等地。1987年青州市民族集体企业发展到135个,联合体
56个,专业户、重点户637个,从业人员4500多人;各类企业中,集体企业占主导
地位,产值占70%以上;24个少数民族村庄和2个街、居总收入2618万元,人均所得
676元,比全市农村人均所得高出2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