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8&rec=23&run=13

  回族先民以公元13世纪迁入的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
伯人为主,包括7世纪以来侨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后裔在内,在长期发展中
吸收汉、蒙古、维吾尔族等民族成份而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徙居山东的回
族人,多系元朝从西域东来的“回回”(元朝色目人组成部分),不论自西往东或从
南到北,迁徙原因大致有7类。
  元朝来山东任官携家眷或经商留居 据《赛氏古今宗派》(山东省儒学提举门
下士番明编)记载,济南回族赛氏系元朝贵族赛典赤·瞻思丁(1211-1279,曾任陕
西、四川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之孙沙不丁后人,元时经商卜居济南。谙都剌(
1276-1346)于1342年(元至正二年)任益都路总管兼管军政事务,益都回族杨氏之六
世祖为临朐中尉,均有田宅于青州。元末益都金岭镇(今属淄博市临淄区)有经商回
回人聚居。
  元朝编迁屯垦的探马赤军与当地汉族女子通婚定居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时,
将俘虏的部分回回人分配给蒙古贵族当奴隶,大部分编为“探马赤军”,元朝建立
后令其分地屯垦。1263年(元中统四年),益都路设屯马场,每年造蒙古、回回、汉
字文册上报。1273年(元至元十年),元世祖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
1308年(元至大元年),罢益都诸处牧马人,随地入社。回回军士取得编民身份后与
汉族女子通婚,繁衍生息。无棣县的五营,阳信县的大营、小营和六营,济阳县的
刘家营、马家营,泰安市的前营,鄄城县的军屯等回族聚居村庄,迄今仍保留编民
屯垦的称呼。
  元末明初避难迁居山东 青州回族杨、赵二姓于明初由大都(今北京)迁来。青
州《杨氏世谱》(明嘉靖十九年)载:“大明洪武元年,兵取大都,大将军令都人南
迁,六世祖遂协(携)莫苏及二女奔青州。……以尝居羊市,易姓为羊,复改为杨”,
隐姓埋名,以农耕为生。金岭回族镇《马氏先茔墓碑》(清嘉庆八年立)铭文载,马
氏先祖原为元末金陵守官,明太祖即位,“以世为元臣,耻仕明,遂携家隐居临淄
甘为齐民焉。又以世奉回教,临淄回教鲜少,见益都之金岭镇回教甚夥,乃自临淄
移家于金岭镇”。
  明清时期移民以及在统治阶级 “分而治之”政策下被迫迁居山东 历代统治
阶级对回民严于防范,不准其居住过于集中。清朝西北回民起义后,部分回民由西
北经山西迁往山东。山东许多地方回民先祖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
  汉族人因改信伊斯兰教而为回族 金岭回族镇孟、陈、郭姓回民,原为汉民,
因信仰伊斯兰教和过继等原因改变族别已有50年以上历史。益都有王、谢、杨姓汉
民因改信伊斯兰教而演化为青州回族。
  外籍人归化 德州市北营村回族 温、安二姓,系苏禄国(位于菲律宾群岛和
北加里曼丹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苏禄东王巴都葛·叭哈剌后裔。苏禄东王于
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率使节团访问中国,归途中病逝于德州会同馆。明成祖命以
王礼厚葬于州城之北,赐谥号“恭定”,建东王陵墓。其长子回国,王妃、二子、
三子等10余人留当地守墓而定居。明成祖诏谕按时供给“俸粮”和“钞贯”,命有
司拨给祭田2顷38亩,永不课税,并从历城拨来3户回民看守王墓,供王裔役使,耕
种祭田。这种定例,一直沿袭到清代。1731年(清雍正九年),获准入中国籍,从两
位王子温哈剌、安都鲁的名字中各取第一个字为姓,清廷准二家各设奉祀生1名,
发给永久执照。从此,温、安二姓定居德州。因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同回族,并与
回族通婚,而成为回族人。迄今繁衍200多户,并仍然保留温、安不通婚的习俗。
  各历史时期自然迁徙山东各地 或由省外迁来,或在省内易地迁居等,多因天
灾人祸及谋生需要,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