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数据处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652&run=13

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处理任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完成数据录入、处理、汇总
制表,并建立人口数据库。广西的数据处理,采用“分散微机录入、二级处理、三
步汇总”的工作模式,由自治区和地(市)二级共同承担,以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
为主,有关部门协助完成。地(市)的任务是:逐县以乡级为单位在微机上进行数
据录入,产生乡级数据文件;在微机上对乡级数据文件进行编辑、改错和质量抽查;
将乡级数据软盘读入到80386超级微机合并,进行再编辑、检查, 产生县级综合数
据文件,并将拷贝磁带上报自治区;进行县级和地(市)级汇总制表,并将汇总结
果送地(市)、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审核;建立地(市)级人口数据库。自治区的任
务是:验收地(市)级上报的县级综合数据文件,再进行编辑;将编辑通过的县级
综合数据文件上报国家;进行自治区级汇总制表,并将汇总结果报自治区人口普查
办公室审核;建立自治区级人口数据库。
从1989年5月开始,自治区着手抓地(市)统计局计算站的筹建工作。 经过多
方努力,全自治区13个地、市均陆续成立了统计局计算站,并按要求配备了技术人
员,新建或扩建了机房,安装了必要的调温、调湿、防尘设施,使机房环境基本满
足有关技术要求。 自治区统计局计算中心也进一步改善了工作环境, 扩建装饰了
246.8m2的机房,购置了完成普查数据处理必需的小型机。 在装备上为人口普查数
据处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由于缺少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经验,加上软、硬件全是新的,对数据处理工
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任务十分繁重。自治区克服了培训用机不足、学员基础水平
差距大、缺乏教材等困难,举办了内容不同的9种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93人次,累
计培训时间达89天。还组织地(市)计算机人员,利用近1万人的试点登记表, 使
用国家下发的试点程序和10%提前抽样正式程序,按规定流程进行了2 次省级数据
处理全过程的模拟试处理。各地(市)也组织进行了数据录入试点,录入、处理量
为17000多人。在自治区进行了地(市)录入员师资培训后,各地对选调的302名录
入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培训期一般为3个月,培训内容为职业道德、指法训练、
微机知识、录入程序等。自治区数据处理组派出人员到各地、市进行培训技术指导
和检查,分阶段2次按规定标准对每个录入员进行严格的随机码和普查表录入考试,
不合格者逐步淘汰,合格者发给录入员合格证书,准予上岗。通过培训,培养出一
批合格的录入员,也培养出一批数据处理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第四次人口普查
数据处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第四次人口普查,首先进行10%提前佃样资料的录入处理和汇总制表,然后进
行90%资料的录入处理和100%资料的汇总制表。广西10 %提前抽样资料的数据处
理工作于1990年10月3日全面开始,11月29日完成。对105个县级单位、1717个普查
区进行了数据处理,共录入总人口425.3万人,录入字符2.3亿个。10%提前抽样的
所有县级上报数据均一次通过国家验收,比国家原定计划提前2 个多月完成数据上
报工作。自治区10%提前抽样汇总表格,于12月5日送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审核,
比原定计划提前2个月。各地在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90 %
资料的录入。1991年11月16日,全自治区100 %人口普查资料的数据处理工作基本
完成,所有县级综合数据均由自治区上报国家验收,自治区级汇总结果,报送自治
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审核。数据上报时间比国家原定时间要求提前6个月。 广西数据
处理的质量情况是:原始数据质量抽查的项目总差错率为0.41 ,年龄项差错率为
0.6 ,民族项差错率为0.28 ,性别项差错率为0.03 ; 微机编辑抽查的总记录
差错率为0.33 ,项目差错率为0.01 ;80386 超级微机编辑抽查的总记录差错率
为0.21 ,项目差错率为0.002 。 数据处理的各项质量指标均大大低于国家规定
的标准,所有县级数据上报国家均一次验收合格。数据复录校验量大大超过国家要
求,国家要求的复录校验量为15%,而广西全部数据复录校验量达97.18%。 第四
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自治区和地(市)两级共投入技术、管理人员123 人,
录入员268人,录入微机124台,80386超级微机16台,打印机84台,工作终端33台,
完成录入总量21亿字符,制表打印35万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