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地域人口密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478&run=13

  一、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地域人口密度缺直接可辑录的资料,现据地域人口分布数据整理。
  民国8年(1919年) 淮北平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5人,江淮丘陵区179人,
沿江圩区239人,皖西山区181人,皖南山区101人。本年度沿江圩区居首,皖南山
区居末。
  民国17年(1928年) 淮北平原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5人,江淮丘陵区186
人,沿江圩区255人,皖西山区166人,皖南山区95人。位次依旧。
  民国23年(1934年) 淮北平原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4人,江淮丘陵区207
人,沿江圩区306人;皖西山区173人,皖南山区102人。位次依旧。
  民国33年(1944年) 淮北平原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人,江淮丘陵区153
人,沿江圩区208人,皖西山区107人,皖南山区67人。位次依旧。

  二、建国后
  建国后历年地域人口密度

          1949-1985年地域人口密度
表1-3-8                  单位:人/平方公里
┌──┬────┬────┬────┬─────┬─────┐
│年份│皖南山区│皖西山区│沿江圩区│江淮丘陵区│淮北平原区│
├──┼────┼────┼────┼─────┼─────┤
│1949│77   │107   │241   │194    │296    │
│1950│79   │109   │246   │199    │301    │
│1951│82   │114   │256   │207    │302    │
│1952│84   │117   │261   │210    │307    │
│1953│88   │119   │267   │218    │317    │
│1954│90   │121   │271   │226    │328    │
│1955│92   │122   │275   │231    │331    │
│1956│94   │124   │280   │236    │333    │
│1957│97   │127   │288   │244    │342    │
│1958│102   │132   │293   │251    │342    │
│1959│101   │130   │290   │257    │347    │
│1960│95   │119   │258   │227    │304    │
│1961│95   │122   │258   │215    │301    │
│1962│98   │128   │268   │224    │320    │
│1963│102   │131   │277   │231    │328    │
│1964│104   │130   │278   │231    │314    │
│1965│108   │134   │288   │240    │322    │
│1966│112   │138   │298   │249    │334    │
│1967│116   │142   │308   │258    │346    │
│1968│119   │146   │319   │266    │359    │
│1969│123   │152   │328   │274    │372    │
│1970│127   │157   │343   │286    │392    │
│1971│131   │162   │356   │295    │405    │
│1972│135   │166   │367   │305    │418    │
│1973│138   │170   │377   │313    │431    │
│1974│141   │173   │385   │320    │441    │
│1975│143   │175   │392   │327    │448    │
│1976│145   │177   │399   │331    │455    │
│1977│147   │179   │404   │336    │463    │
│1978│149   │181   │410   │342    │474    │
│1979│150   │183   │415   │347    │487    │
│1980│151   │185   │422   │354    │499    │
│1981│152   │186   │425   │358    │508    │
│1982│154   │188   │429   │363    │515    │
│1983│155   │189   │432   │366    │519    │
│1984│156   │190   │435   │370    │525    │
│1985│157   │192   │438   │374    │532    │
└──┴────┴────┴────┴─────┴─────┘
  历年地域人口密度特点是:
  其一、平原地区大于沿江圩区,沿江圩区大于丘陵地区,丘陵地区大于山区。
  其二、皖西山区大于皖南山区。
  其三、长江以北地区大于长江以南地区。
  其四、五大区域的人口密度的增长比例都比较接近,从1949年到1985年,皖南
山区增长104%,皖西山区增长79.4%,沿江圩区增长81.7%,江淮之间增长92.8
%,淮北平原区增长79.7%。
  建国后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安徽地域人口密度

        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地域人口密度
 表1-3-9                    单位:人/平方公里
┌────────────┬───┬───┬───┬───┬───┐
│区分          │淮北 │江淮 │沿江 │皖西 │皖南 │
│            │平原区│丘陵区│圩区 │山区 │山区 │
├────────────┼───┼───┼───┼───┼───┤
│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304.15│238.98│247.38│118.54│86.93 │
│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309.13│226.41│271.84│127.11│102.66│
│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509.30│358.99│424.66│186.45│153.27│
└────────────┴───┴───┴───┴───┴───┘
  上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密度比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淮北平原区增长67.45
%,江淮丘陵区增长50.22%,沿江圩区增长71.66%,皖西山区增长57.29%,皖
南山区增长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