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口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466&run=13

  安徽是个土地面积较小,人口数量较多,民族成分较单纯的省份,总面积为13.
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居第22位;总人口1985年为5165万,占全国的5%,
居第8位。全省人口中,汉族占99.47%,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0.53%。
  安徽属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十分丰富,适
宜农作物生长,为人口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安徽具有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全面综合发展的优越的地理条件,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铜、铁、煤等重要工业原料储量均居全国前10名。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口的
经济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安徽人类活动历史悠远。和县龙潭洞、潜山薛家岗的考古证明,早在40万年前,
我们祖先即在江淮大地上生活、繁衍。夏商周时期,先后有南巢、钟离、皖国、六
国等。几千年来,安徽的区划、名称屡有变更,归属不一。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
建省到1985年的318年间,省内行政区划及名称变动较频繁,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下称建国)后,全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变更,就达26次之多,省际疆界亦
有以县为建制的调整,给人口调查和统计造成诸多不便。到1985年底,全省共设有
9个直辖市,8个地区,73个县(市)。
  安徽是我国经济、文化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春秋时期,皖北地区即已受
黄河流域较先进的政治、文化带动,经济发展较快。到明、清两朝,皖南地区兴旺
繁荣,徽商、芜湖米市名闻遐迩。尤其是徽商,遍及全国,称雄达300年之久, 其
时竟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安徽因地势扼要,自商周以来历为兵家战略要冲,史
称其为“吴头楚尾,天下有事辄先用兵。”是故屡被兵祸。民国期间,灾荒连年,
大小军阀和日本侵略军相继祸皖,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人口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建国后,安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建成了工业门类较齐全,交通运输较发达,农
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的工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到1985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已达
405.83亿元,比1949年增长9.6倍。尤其是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23.5亿元,为建国初
的50.2倍。重要的工农业产品年产量分别为:钢194.29万吨、煤2905.09万吨,粮
食2167.95万吨,棉花16.67万吨,均居全国的前10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
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改善。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安徽境内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几起几伏,变化
的轮廓是:
  从奴隶社会后期到封建社会前期,是第一个兴旺时期。由于受中原地带发达经
济文化的带动,安徽北部经济发展较快;同时,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扩张领
土等的政治需要,采取了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促进入口增长。史料记载,西汉时
即已成为当时全国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人口损失惨烈。当时诸雄纷纷拥兵割据,
争斗不息,安徽成为群雄争战的主战场,皖东北各县人口一度几近灭绝,人口发展
处于极深低谷。为避战祸,北方的大量人口纷纷迁向淮水之南。仅永嘉至元嘉年间
(307年-450年)从北方迁至安徽境内的就有17万人之多。在这段低谷期,安徽人
口基本上在50万左右徘徊。
  隋、唐两朝,人口再度兴旺。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在安徽境内的河段
称汴河,又名通济渠)的开通,使淮北地区成为沟通我国南北的交通要冲,刺激了
经济开发,人口回升迅猛。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安徽境内共有户523174,
口3199139。但当时百姓为逃避赋税、徭役,隐匿户口较普遍,专家们普遍认为,
唐时人口数字已超过西汉。
  从唐朝“安史之乱”直至金时,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割据分裂
时期。内战外患,刀兵四起,以致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人口发展又处于低谷。金
兵与南宋军队在江淮地区长期对峙,争战激烈,展开“拉锯战”,对人口摧残严重,
而淮北地区又首当其冲,受祸最烈,以至“良田沃土,悉为茂草”。“盗贼、官兵
以致居民,更互相食”,其景惨不忍睹。
  明、清两代,人口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高峰。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很快,
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较快,商业繁荣,沿江城镇兴起,人口增殖迅速。尤其
是明朝将凤阳、宁国、广德、太平诸郡视为“兴王之地”,采取了免赋减租等优惠
政策,更促进了该地区的生产发展、人丁兴旺。明万历六年(1578年),安徽人口
已有432万。清时,为强盛国力,巩固政权,从康熙、雍正年间起, 清政府采取“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等开明政策,封建政权
对农民等人身束缚有所放松,而农民承担的赋税等压力也有所减弱,造成生产力的
相对解放,经济发展较快,促成了人口再生产的加速。到清咸丰二年(1825年),
全省人口发展规模达到建国前的高峰,达3765万。在清朝廷对太平天国、捻军等农
民起义的疯狂镇压中,安徽又成为重要战场,“杀戮之重,焚掠之惨,殆难实言,
实为非常之奇祸”。大兵之后,又经大疫,死难惨景,触目惊心。40年间,全省人
口净减1700余万。自此,人口规模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在2000万左右徘徊。
  民国时期,战争绵延,旱涝洪荒不断,经济凋零,政治腐败,民众难以求生。
国民党军队对皖西、皖南革命根据地的多次残酷的围剿,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38年中,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补偿性低速恢复。到1949年,人口方达2783万,仍比
咸丰二年少982万。
  建国后,人口增长很快。到1985年底,已达5156万。在这36年中,虽然在1959
-1961年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工作上的重大失误,使人口净减407万。但人口
总的趋势仍是增长很快,为历史上绝无仅有。36年间全省人口净增加2370万。而且,
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医疗保健等条件大幅
度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这使人口无论从规模以及质量、结构
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由于受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统诸
因素的交替作用,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
  人口基数大、密度高。从历史上来看,除因遭受兵祸、灾荒等特殊时期外,始
终是个人口众多的省份。西汉时,安徽就成为全国人口较多、较密集的地区之一。
清时,人口增长颠峰期间,成为仅次于四川、江苏的全国人口第三大省。
  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人口密度就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到清咸丰元年(1851
年),达231.88人/平方公里,大大高于同期清代各省的平均数80.69 人/平方公
里的密度。民国期间,无大变异。建国后,人口密度增长很快。1949年时为200人
/平方公里,1985年达370人/平方公里,是同期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11.5人/平方
公里的3.3倍,居全国第5位。
  人口数量多,密度高这一基本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人口发展的规模、
速度及人口结构等演变,并严重地制约着安徽经济的发展。
  人口地域差异显著。安徽人口在分布、密度、死亡率、平均寿命等方面,由于
受自然环境、经济开发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点。大体上按淮
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皖南山区、皖西山区的顺序排列。基本态势为:西
北部人口数量多,密度高;东南部人口少,密度低;平原地区人口多,密度高,丘
陵次之,山区人口少,密度低。1985年全省人口密度为370人/平方公里, 其中淮
北平原为537人;江淮丘陵为374人;沿江圩区为438人;皖西山区为192人;皖南山
区为157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位于淮北平原的界首县,每平方公里856人;密度最
低的是皖南山区的石台县,仅65人。两者相差13倍。
  人口死亡率和平均寿命的地域差异也较大。从1962年到1985年的23年中,各地
域年均死亡率分别为:淮北平原5.28‰,江淮丘陵5.69‰,沿江圩区6.76‰,皖南
山区8.1‰,皖西山区9.01‰。皖西山区的年均死亡率是淮北平原的1.72倍。1982
年人口普查,全省人口长寿水平最高的是淮北平原的萧县、砀山,分别为10.04%
和9.77%;最低的是芜湖、岳西两县,分别为4.19%和4.30%,两者相差1倍多。
  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男女文化程度差异大。民国28年(1939年)统计,全
省1397万人口中,不识字的就有1265万,占总人口的90.6%;仅仅认得字的有102
万,占7.3%;受过初等教育的有22万,占1.6%;受过中等教育有5万,占0.36%;
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1.8万人,仅占总人口的0.13%。建国后,教育事业发展较快,
1985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4.8%;各类在校生总数为998.8万人, 与建国
初相比,高等院校数量增长了52.8倍,中等专业学校增长了9.75倍,普通中学增长
了68.53倍,小学增长了9.86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则人口文化素质仍然偏
低。1982年人口普查,有文化人口为2400万,占全省人口的48.3%,低于全国10.5
个百分点。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0.3万人,占总人口的4.1%,也低于全国1.7个百分
点。而12岁及12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却高达1673.8万,占总人口的33.7%,
占同年龄人口总数的46.2%,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率居全国第6位。
  在有文化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而增大。男女性在
不同文化程度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小学文化,男性占64%,女性36%;初中文
化,男性70.2%,女性29.8%;高中文化,男性69.2%,女性30.8%;大学文化,
男性77.8%,女性22.2%,差距不断拉大。显而易见,大批文盲、半文盲人口的存
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有计划、高质量地稳定增长不利。
  人口年龄结构较轻。历史上,安徽人民由于生活贫困,健康水平极低。加以战
事频频,大部分不能终寿而亡,寿者寥若晨星。民国23年(1934年)的全省人口中,
15-29岁青年组人口占46.5%,0-14岁的少儿组人口占26.4%,30岁以上的仅占27
.1%。直至建国前,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人口年龄结构必然偏轻。建国后,
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状况大大改善,人口平均寿命增加近一倍,然而出生率
一直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年龄结构仍然偏轻。建国三次人口普查,0-14岁少儿组
人口比重都很高,年龄中位数则不断下降。1953年,少儿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
06%,年龄中位数为23.04岁;1964年,少儿组人口比重上升为38.42%,年龄中位
数降为20.98岁;1982年,少儿组人口比重为36.15%,年龄中位数为20.27岁, 比
全国年龄中位数22.91岁低2.73岁,居全国第21位。
  性别比偏高,是历史遗留的另一特点。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统计,全省男
性为7956186人,占总人口的56.49%;女性为6128434人,占43.51 %, 性别比为
129.82(以女为100)。民国17年(1928年)调查,全省60 个县婴儿出生性别比,
平均为138.07,个别县竟高达200。这主要是由于受封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
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不少家庭溺弃女婴所致。建国后,随着妇女经济、政治地
位不断提高,以及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些都
有助于性比例的平衡。1985年统计,全省男性人口为2683万,女性为2437万,性别
比为108.46,比建国前大有转变,但仍高于全国同期106.9的比例, 性别比之高,
居全国第5位。
  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安徽历史上就是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
城镇少,所以农村人口数量极多。民国23年(1934年)调查,16岁以上人口中,农
村人口为653万,占16岁以上人口的98.3%。建国初,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省农村人口为283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2.36%。以后30多年, 农村人口所占比
重虽不断下降,然由于原有农村人口基数大,发展的惯性大,到1985年底,农村人
口仍有4181万,占总人口的81.1%。虽比1953年下降了11.26个百分点, 但仍大大
高于全国农村人口63.4%的比重。1982 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省农业人口为
4406万,占总人口的87.8%,农业人口中,98.4%的人口又都是从事种植业,这种
单一和人口行业构成,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1982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
的深入贯彻,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大批农村劳动力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农村经济
由单一的种植业为主,发展成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工业、商业、运输
业、服务业、建筑业并举的大农业。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已开始改变。
  安徽省工业发展进程滞缓,作为经济发达重要标志的城镇人口发展水平更是举
步蹒跚。1949年,全省只有合肥、安庆、芜湖、蚌埠、淮南5座小城市, 城市人口
52万人。建国后,全省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执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到1985年,全省已拥
有8个中等城市和7个小城市,县属建制镇也有很大发展,城镇人口增长到975 万,
占总人口的18.9%,比1952年增长4.3倍,但仍大大低于全国同期36.6%的水平。
  人口问题,如同土地问题一样,一直是我国历代统治者、政治家、思想家们非
常重视的国家大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颍上的管仲,即已提出大力增加人口、重
视人口发展等各种有利于齐国的强盛繁荣的主张。以后,出于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
状况和所代表的阶层、集团的不同利益,产生了各种不同见解的人口思想。从总的
趋向看,是以宣传、鼓吹人多为上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当然,在晚清人口过剩的背
景下,也产生了像绩溪的汪士铎这样力主大量减少人口,甚至不惜借助战争和“广
施溺婴”之法,来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观点。科学意义上的人口理论体系和全社会
的人口控制工程的建立,是建国后才开始的。
  建国后,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控制产生巨大影响。1962
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通知》后,全省开始正式推行计划生育,
1963年成立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主要是进行政策的宣传和号召,在计划生育技术
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不久,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一度中断,直至1973年才
恢复工作。1974年,由省、地(市)、县等各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计划生育先进单
位代表3400余人,对全省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计划生育工作大检查。这是人口
控制工作的一个极重要的转折点。以后十几年来,在各级中国共产党组织和人民政
府的不懈努力下,尤其是中共十二大将实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质”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计划生育的发展。无论在计划生育的
组织机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还是计早生育的科学技术和宣传教育方面,都
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人口控制体系。人口出生率,妇女
生育率逐渐下降,独生子女,晚婚晚育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在城市,独生子女已成
为普遍的社会现实。人口出生率由60年代的年均36.99‰,降至70年代的24.99‰,
1985年又降至15.5‰。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由1950年的193.8‰,到1985年降至70.
82‰;总和生育率由1950年的5.58,到1985年降至2.38。到80年代,基本实现人口
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要转变,由建国初的人口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入了低出
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较稳定控制时期。可以预见,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安徽人口的发展演变,不是表现在
人口数量方面,而是主要表现在人口素质、结构、分布与内在质量等方面的演变上。
当然,农村人口比重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转变。
但只要全社会都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并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尽可能广泛的手段,
使进入口结构趋于合理,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等诸方面有机协调起来,就一定能够充分地发挥人口的全部潜能,为安徽的繁荣和
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