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423&run=13

由于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全省人
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人口预期寿命延长。1949年以前,全省人口平均寿命不足35岁。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省人口平均预
期寿命有了大幅度提高,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1981年全省人口
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68岁,特别是市、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0岁以上,接
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全省百岁以上“老寿星”共有33人,占全国百岁以上老年
人民总数的0.86%。
人口死亡率(包括婴幼儿死亡率)降低。随着妇幼保健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
发展,全省人口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下降到1985年的4.76‰。由于经济
状况好转,社会生活趋于安定,特别是卫生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接生后,大
大减少了由于接生方法的不科学所造成的婴儿死亡,使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1955
年省内婴儿死亡率已下降到70.06‰,1956年进一步降至57.68‰。在3年困难时期,
全省婴儿死亡率有所回升,经济形势好转以后,婴儿死亡率又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
趋势。1978年,国家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实行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科学接生、
住院分娩”两种制度,使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省1981年婴儿死亡率已降到34.69‰。与1949年相比,下降了170个千分点。
人口文化普及程度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狠抓了文化
教育,大力普及文化知识,使全省人民的文化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据1982年第
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省人口的识字率为77.83%;全省12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
不识字或初识字的文盲、半文盲为524.9万人,文盲率为22.17%,比全国低9.7 个
百分点,在全国排列第6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全省调整了教育
结构,加强了成人教育和岗位文化、专业技术培训,改善和提高了社会劳动者的文
化构成与知识层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在业人口中有88. 69
%的人是有文化人口。
由于党和政府一直把加快边疆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先后有
几十万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黑龙江省,改变了全省人口知识结构,
对提高知识分子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仅从每万人平均拥有大学
在校生的人数看,1949年是4.67人,1978年增加到10.62人,到1980 年第三次全国
人口普查时,平均每万人中拥有大学在校生人数增加到13.22人,比1949年增长了1.
8倍。